

他的人生剧本堪称“大男主爽文”
被同门庞涓坑到膝盖碎成二维码
却硬是靠脑子在轮椅上打出
“战国第一军事指挥”
······



姓名: 孙膑
字号: 字伯灵
性别: 男
朝代: 战国时期
生卒年: 不详
职务: 军师
籍贯: 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
成就: 取得桂陵、马陵之战的胜利
孙膑既在战争实践中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围魏救赵”,又给后世留下了反映时代特点和战争规律的杰出军事理论。


老师: 鬼谷子,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又称王诩,道号鬼谷子。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
同学: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让他遭受了膑刑。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庞涓后来出仕魏国,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刖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占卫国两城,引发魏国围攻邯郸。次年,赵国向齐、楚求援。齐威王采纳段干朋之计,分兵两路:一路佯攻魏国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军救赵。此时魏军已破邯郸,庞涓率八万军攻卫,齐军抵达边境。孙膑提出”围魏救赵”之策,建议放弃正面交锋,转而直取魏都大梁。为迷惑庞涓,孙膑先令齐军佯攻战略要地平陵,并故意派临淄、高唐守军送败,制造指挥无能的假象。待魏军放松警惕,齐军即派轻骑突袭大梁郊外,同时主力在桂陵设伏。庞涓果然中计,弃辎重急行军回援,在桂陵遭遇伏击大败。此战通过”攻其必救”的战术,既解邯郸之围,又重创魏军,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公元前342年韩国遭魏将穰疵进攻,向齐国求援。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韩”之策,率军直逼魏都大梁,迫使庞涓从韩国撤军回援。孙膑深知魏军轻视齐军,便设计诱敌:令齐军每日减少灶坑数量,制造士兵逃亡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以为齐军溃散,便抛下步兵,率轻骑急追。
孙膑预判魏军将在夜晚抵达马陵,此处道路狭窄,利于伏击。他命人剥去树皮,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埋伏万名弓箭手,约定见火光即射。庞涓夜至树下,点火查看,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愤而自刎,临终叹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歼灭魏军主力,俘虏太子申。
此战重创魏国,使其丧失霸主地位,齐国则崛起为东方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