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奇书《格言联璧·敦品类》:原文+译文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处世奇书《格言联璧·敦品类》:原文+译文

《格言联璧 ·敦品类》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

想要拥有如真金美玉般美好的品格,一定要在烈火般的困境中锻炼;

想要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功业,必须要在如履薄冰般的险境里历练。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译文】

做人最看重他的品德,如果有过一点卑劣污秽的想法,就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行为是品德的关键,如果做过一件令人惭愧的事,就不具备泰山北斗般坚韧的品性。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

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译文】

众人都在追求荣华富贵,然而就在他汲汲功名利禄时,他已经承受了人间最大的羞辱;众人都在争夺上位者的宠幸,然而就在他倚仗权贵时,他已经位于人间最卑贱的地位。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译文】

有志之士孜孜以求的是不朽的功绩声誉、高尚的品行节操;凡夫俗子洋洋得意的却是华服美食这样的俗世生活。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译文】

巴结奉承上司来获取他的欢心,有气节的人以此等类似妇人的行径为耻辱;

人的本性没有被雕琢修饰,做大事的人依然保持纯洁善良的品格。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译文】

君子侍奉官位比自己高的人,一定忠心恭敬;对待官位比自己低的人,一定谦逊温和。小人侍奉官位比自己高的人,一定巴结奉承;对待官位比自己低的人,一定藐视怠慢。

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译文】

在朝做官时不能当个称职的官员,是因为他做官前就不是个有学识、有能力的人; 平日里不是个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是因为他小时候就不是个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译文】

做学问的人要像未出阁的少女,待人小心。 做官后要像嫁了人的媳妇,负责百姓的衣食。 辞官回乡后要像慈祥的老奶奶,和善地教导后代。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译文】

身处贫穷卑微之境时,眼里不看重荣华富贵,有朝一日发达了一定不会自满;

享受荣华富贵时,心中不忘穷困卑微之日,万一解甲归田也一定不会心怀怪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

在地位尊贵的人面前不要谈论自己地位低,不然他会认为你在求他帮你举荐;

在有钱人面前不要谈论自己没有钱,不然他会认为你在博取他的怜悯和同情。

小人专望人恩,受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

小人专门期望别人的恩情,但他接受恩情后立马就忘记了;

君子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情,一旦接受日后一定会设法回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译文】

与别人相处要态度平和,可贵之处在于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

看待自己要公正不偏袒,可贵之处在于圆融通达不会执拗顽固。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与其在人前被人赞许,不如背着自己时没人诋毁;

与其在和人交往时获得短暂的欢愉,不如与人长久相处却不被厌烦。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译文】

像有九条尾巴的狐狸一样应承逢迎,像百舌鸟一样巧舌如簧,这样的人太可悲了,应该为自己感到惭愧!像有三只脚的老虎一样暴跳如雷,比两个头的蛇还要歹毒,这样的人太可惜了,你的心已坏得无药可救!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译文】

到处卑躬屈膝、点头哈腰,可笑你的头跟上天有什么仇,又为何跟大地如此亲密?

一天到晚算计来算计去,问问你的心,为什么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么轻,把钱财看得这么重?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译文】

富家子弟常常因为谋求官位而倾家荡产,贪官污吏常常因为贪财失职而身败名裂。

亲兄弟折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译文】

亲生兄弟间阋墙要分家,把家产当作瓜一样切分;士大夫热衷于钱财,书的馨香都化作了铜钱的臭味。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译文】

读书人应为子孙创造福气,而不是谋求好处。严守家里的规矩,推崇节俭朴素,

教导后人如何耕作和治学,累积阴德,这是创造福气。广置田地宅院,与显贵人家联姻,争名逐利,卖官鬻爵,这就是谋求好处。创造福气,福气浅淡却长久;谋求好处,好处激增却短暂。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译文】

读书人要为这一生珍爱名声,不应为这一生出卖名声。推崇学诗读书,崇尚道德节操,谨慎地接受和给予财物,注重庄重的仪表,这就是珍爱名声。争相吹嘘自己,结交权贵,力求高人一等,没有自己的态度立场,这就是出卖名声。 珍爱名声的人,内心平静、与世无争;出卖名声的人,内心急切、手段拙劣。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助义举,此用财也。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

【译文】

读书人应为家里合理运用钱财,而不是铺张浪费。 帮助亲人和同乡,聘请各种老师来教育子孙,庄稼颗粒无收或是收成不好时赈济灾民,乐于行善,这些都是合理地运用钱财。 修葺装饰园林,请人唱歌跳舞,大宴宾客,收敛珍宝古玩,

这些都是浪费钱财, 合理运用钱财的人,虽然大量花钱但收获巨大;浪费钱财的人,敛财太多就会因此而灭亡。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译文】

读书人要为天下修养身心,而不是为天下吝惜身躯。减少嗜好欲念,减除烦恼忧虑,戒除愤怒,节制饮食,这就是修养身心。谋划利害,规避辛劳哀怨,钻营住宅房舍,只守护妻子儿女,这就是吝惜身躯。修养身心的人,显得小气而实际上人品高尚;吝惜身躯的人,显得丰盈实则心胸狭隘。

免责 声明: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不做商用,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洗髓真经》全篇及解说【收藏研读版】

2025-7-26 3:31:56

国学百科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

2025-7-26 3:51:5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