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雉衡山人,即杨尔曾,字圣鲁,号雉衡山人,又号夷白主人,钱塘人,约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前后在世,好编刊通俗书籍。
明泰和仙客,从《韩湘子全传》字迹可知,此人即序言作者烟霞外史。
刊刻时间及地点:明天启三年(1623 年)金陵九如堂刻本。
首有版画三十幅,这些版画对于理解小说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新镌批评出相韩湘子三十回》又名《韩湘子全传》《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等,以唐朝韩湘子度化韩愈一家修道成仙为主线,情节曲折,讲述了韩湘子用尽心计,几经波折终于度一家人上山修道的故事,展现了道家之高超,是明末长篇幻化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奇幻而又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世界,如韩湘子在度化韩愈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考验和阻碍,使得故事充满了张力和吸引力。
成功地塑造了韩湘子、韩愈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韩湘子被描绘成一个神通广大、机智善良的仙人,他为了度化亲人不惜历经千辛万苦,其形象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韩愈则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文人,他的固执与韩湘子的执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融合了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研究明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小说中对道家法术、神仙境界的描绘,体现了道教的思想和信仰,而韩愈所代表的儒家精神,也在与道家思想的碰撞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