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律例重訂統纂集成》
《大清律例重订统纂集成》是清代一部重要的法律典籍,以下是相关介绍: 成书背景:清朝在乾隆五年定名为《钦定大清律例》后,律文基本定型,之后主要通过增改例文来调整法律制度 。随着时间推移,条例不断增多且繁杂,为了更好地梳理和理解法律条文及相关案例,需要对律例进行系统的编纂集成,《大清律例重订统纂集成》应运而生。 :它以《大清律例》为基础,对律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同时收录了大量的条例、案例以及相关… -
《新刊笺注决科古今源流至论》
《新刊笺注决科古今源流至论》(明刻本) 科举鼎盛时期。数量庞大的应考士子为建阳书坊提供了稳定且广阔的销售市场,应对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成为书坊的重要经济来源。历史上建阳书坊雕刻、出版的应对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数量之多是难以想象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存世的数量并不多。 书名直截了当地点明为科举考试服务的用途,是古代建阳书坊出版的应对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的一大特点。如《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决科”原指参加… -
《补笔谈》沈括传世著作的续补版本
《梦溪补笔谈》是宋·沈括编著的一部子部著作 《梦溪笔谈》由沈括晚年历经八年陆续写就,原书为30卷,今传本为26卷,大约是后人重编而成。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 -
《青箱杂记》
青箱杂记 十卷.(宋)吴处厚撰.铅印本民国十一年商务印书馆校辑 作者: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属福建省)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 年)进士,历官汀州司理参军、定武军管勾机宜文字、将作监丞、大理寺丞、通利军知军、汉阳军知军、卫州知州等。 成书时间:成书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 年)。 主要有一卷本、十卷本、三十五卷本和九十七卷本四个系统。如明刻《唐宋丛书》本等属一卷本系统;明万历会稽商氏半埜堂刻《… -
《永樂大典.卷981.小儿证治十四》
简介:小楷钞本《永乐大典卷之九百八十一》二支.小儿证治十四,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宝藏。 小儿证治十四,明永乐大典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宝藏,中医专著。全书共70页,总容量约为19.2MB 。 -
《秘殿珠林》
张照(1691—1745年),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书法家和戏曲作家。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预修《大清会典》。乾隆元年(1736年)以挟私误军罪等廷议当斩,被乾隆帝特赦。历任武英殿修书处行走、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等职。资学明敏,工诗善文,精音乐、绘画、书法。书法初学董其昌,中年出入颜、米,为“馆阁体”书法代表者。乾隆初年所谓… -
《宝颜堂续秘笈》
《宝颜堂续秘笈》五十帙_[陈继儒编]_明明陈继儒编_明万历沈氏尚白斋 《宝颜堂秘笈》是明陈继儒编辑的丛书。收录唐、宋、元、明书籍229种,分正、续、广、普、汇、秘六集,所收多学故琐言、艺术语录之作。有明万历陈氏刊本。 [明]陈继儒编,民国十一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48册。明万历绣水沈氏尚白斋刻本,又有民国十一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此丛书乃明代较为著名的丛书之一。有正集(一名陈眉公订正祕笈)、续集… -
《百川学海》收录唐宋文人野史杂说的一部奇书
《百川学海》是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左圭辑刊的丛书。书名取于汉代学者扬雄《扬子法言》:“百川学海而至于海”。 该书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集,计100种、177卷。后由明代吴永续之,凡30集,至冯可宾又扩充10集。所收多系唐宋文人野史杂说之属。 《百川学海》虽然成书晚于《儒学警悟》70余年,但因其流传较为广泛,影响远远超过《儒学警悟》。中国刻印最早的丛书。 《百川学海》的编成付梓,标志… -
《六必酒经》
书名:《六必酒經》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8MB 页数:167页 年代: 清 作者: 杨万树 简介: 曲艺类书籍 酿酒与黄酒酿造技术 杨万树,清代嘉道年间宁海《城人。他在青年时博闻力学,无奈在考场上多次搏击都败下阵来,于是绝意举业,以书史自娱。他生性慷慨,带头修宗祠,设家塾,乐善好助,有声于时。中年之后,他收敛了豪侠之气,归于沉静,居市井间,以把酒吟诗为乐。他喜… -
《歴代君臣圖像》
日本后光明天皇庆安年间刻印的汉本古籍《历代君臣像》,收录了中国上至上古伏羲氏,下至南宋宋宁宗的君主画像,以及仓颉、伊尹等名臣画像。(名臣画像在下册)。神农氏,即炎帝,又称烈山氏。炎帝与黄帝是华夏始祖。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联合黄帝打败蚩尤。 黄帝,即轩辕氏、有熊氏,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号称是炎黄子孙。 伏羲氏:即太昊,风姓,上古三皇之一,传说中人类的祖先。 少昊,五帝… -
《高僧傳》记载从东汉永平十年至南朝梁天监十八年古籍
《高僧传》又称《梁高僧传》,是南朝梁僧慧皎撰佛教史书。共十四卷。类传体。所载僧人,从东汉永平十年(67)至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四百五十三年间,共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二百余人。分为十门: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每门都加以评论。此体裁大体为后世僧传所因袭。慧皎自序:“尝以暇日,遇览群作,辄搜捡杂录数十余家,及晋宋齐梁春秋书史,秦赵燕凉荒朝伪历、地理杂篇、孤文片… -
《古今历代中华地图》
书名:《古今历代中华地图》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22MB 页数:58页 年代:乾隆五十四年 作者:不详 简介: 禹贡九洲图、春秋列国图、秦三十六郡图、东汉洲郡图、两晋南北朝图、大明一统志图、大清国海陆道程图、战国七雄图、西汉洲郡图、三国洲郡图、唐十五道图 -
《梨园集成》
梨园集成 书名: 《梨园集成》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70MB 页数:1050 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梨园集成》,始编于清光绪四年(1878),成书于1880年,是现存的刊行年代较早、汇编剧本较多的皮黄剧本选集。 共收录大小剧目47种,包括《闹天宫》、《摘星楼》、《百子图》等,后来,周贻白在其《中国戏剧史长编》中所列《梨园集成》目录为48种,… -
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包公案》又称《龙图神断公案》
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包公案》,同时也是评书《三侠五义》在评书界的名字,以下是具体介绍: 小说集《龙图公案》 基本信息: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全书十卷,编著者为安遥时,成书约在明嘉靖年间,所见的最早刊本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朱仁斋与耕堂本 。 内容特点 故事主题:以包拯断案为主题,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内容涵盖了 “人命”“奸情”“盗贼”“争占” 等… -
《科场异闻录》
《科场异闻录》是清代吕子黼臣辑、钱塘俞增光校刻的一部关于科举考试异闻轶事的书籍,成书于同治十二年(1873 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由顺成书局石印出版。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介绍: 版本情况 清光绪石印本:线装四册,包含直省科场异闻录四卷及附录、前明科场异闻录五卷、唐宋科场异闻录三卷、国朝科场异闻录九卷。 内容特点 内容丰富: 分时别地记载了唐宋、前明、清朝时期的科场异闻,涵盖了不同朝代的… -
《精刻古今女史》十二卷.古今女史詩集.八卷.趙世杰.選輯.江之淮.參訂
精刻古今女史十二卷古今女史詩集八卷趙世杰選輯江之淮參訂 《古今女史》是明代赵世杰编辑历代妇女诗文选集,文集十二卷、诗集八卷。 女史:古代女官名,以有文化的妇女充任,《周礼》天官、春官所属皆有女史,掌礼仪、文书。《汉书.夕p戚传》:“(班婕好)退居东宫,作赋自伤悼,其辞日:‘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后世用作妇女的美称。此代指妇女的著作。 -
《大理府志》30卷_卷首_(清)黄元治等纂_(清)李斯佺等修_抄本
《大理府志》三十卷首一卷,由清康熙年间黄元治等纂、李斯佺等修,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清康熙三十年(1691 年),云贵总督范承勋等巡视金沙江,回驻大理时议及修志之事,随后委托大理府通判黄元治等进行纂修,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 年)成书付梓。 卷首:载有范承勋、王继文、诺穆图克等人的序,之后是黄元治的《自序》,再有《凡例》十六则。 正文:分地图、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等三十目,条目明晰,反映… -
《皇清职贡图九卷》
皇清职贡图九卷.清.傅恒等撰.乾隆内府刻本 《皇清职贡图》九卷是清代傅恒、董诰等纂,门庆安等绘的一部重要史籍,以下是关于乾隆内府刻本的介绍: 成书背景:乾隆十六年(1751 年),乾隆皇帝下令各地总督、巡抚将其管辖境内不同民族,及与清王朝有来往的国家之民族,描绘各民族的衣冠形貌,至乾隆二十二年完成七卷,二十八年续成一卷,合卷首共九卷,后于嘉庆十年(1805 年)又有所增补。 图像丰富:全书依地区编… -
《盐铁论》
《盐铁论》为西汉桓宽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而撰述的史书。记述了汉昭帝时期朝野内外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场论辩。 汉武帝时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这些经济措施,虽然适应了当时巩固西汉王朝政权的需要,为西汉王朝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但是,却… -
《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
《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是清乾隆年间由阿桂、和珅等辑的手抄本,是《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辑要版本。以下是关于它的具体介绍: 内容简介 姓氏与人物记载:《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辑录满洲姓氏 1114 个,立传者 2240 人,附载者 4938 人,合计 7178 人,加上这些人的子孙,共收入清乾隆以前的八旗人物超过两万人。《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作为辑要本,选取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满洲各姓氏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