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稽神录》
稽神录 六卷拾遗一卷补遗一卷.(宋)徐铉撰.铅印本民国十年商务印书馆校辑 《稽神录》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志怪小说集,以下是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作者:一般认为是徐铉所撰,也有一说出于其门客蒯亮之手。徐铉是宋初文学家,十岁能属文,不妄交游,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 “韩徐”。 成书时间:据徐铉自序,称自乙未岁(935)至乙卯(955),凡二十年撰作此书,为入宋以前所作。 卷目:原书共六卷… -
《梅雪争奇》
《梅雪争奇》是明代邓志谟编纂的一部文学作品,由明萃庆堂刊印,邓志谟,字景南,号竹溪散人,亦号百拙生,饶州府安仁(今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竹溪邓家)人,是明代重要的通俗小说家和民间文学家。他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 邓志谟的著作体裁多诞怪,其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式活泼,语言生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卷上为小说正文,共六节,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情节,以梅、… -
明代编修的一部典章礼仪的典籍《大明会典》
《大明会典》简称《明会典》,是明代编修的一部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典。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书成,共180卷。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重修,共228卷。引用较多的是万历版。 《大明会典》一书主要根据明代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明集礼》、《孝慈录》、《大明律》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十分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献。 《大明会典》以六部官制… -
《品花宝监》
《品花宝鉴》是一部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清代白话长篇狭邪小说。以下是具体介绍: 基本信息 又名:《怡情佚史》《京华群花宝鉴》《都市新谈》《燕京评花录》。 作者:陈森,字少逸,号宋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江苏常州人。 成书时间:成书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 版本:最早的刻本是道光己酉(1849)年幻中幼了斋刊本,后世又有道光复课本、咸丰、光绪刊本及多种石印本。 故事背景:以清代乾隆时期京师朝贵… -
《儒典玉枢玄科》
书名:《儒典玉枢玄科》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9MB 页数:54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书中所述:混元雷府洪范宏宣香云缭绕瑞凝烟,天神䕶壇筵妖邪远潜威光遍天大千,九天垂恩大天尊 内容包括:王天君,马天君,殷天君,郃天君,辛天君,张天君,赵天君,周天君, -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古籍《茶经》
茶经_(唐)陆羽撰_明嘉靖壬寅(二十一年_1542)新安吴旦刊本 《茶经》是唐代陆羽创作的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其版本以唐代抄本和宋及后世刻本为主。 《茶经》全书分为上中下3卷,共10章节,具体来说,上卷三节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一节,为“四之器”。下卷六节,分别为“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 -
-
《十三经》
十三经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8册 内容注释 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书的合称,是儒学的核心文献,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附春秋(史书)》、《公羊传》、《穀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和《孟子》。“十三经”的整体性概念成熟于明朝(1368-1644),以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神宗颁布诏令钦定《十三经注疏》为完全确立的标志;是从… -
-
《琵琶记》
琵琶记 作者: 高明 成书年: 元末明初 形式: 四十二出 内容注释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PDF预览: -
-
《孔子庙堂碑》 22页/虞世南刻
孔子庙堂碑.22页/虞世南刻 作者: 虞世南 成书年: 唐武德9年 形式: 22页 内容注释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书。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三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重修孔庙事而立。贞观七年(633)刻成,无… -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6卷/杜甫撰 残本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6卷/杜甫撰 作者: 杜甫 成书年:宋宝庆元年 形式: 6卷 内容注释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 “诗史”。此《新刊校定集注杜诗》由唐代杜甫著,南宋郭知达集(九家)注。全书共三十六卷,按体裁分:古诗、近体诗。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本(有配抄),是现存最早的杜甫诗歌注本之一。 -
《金鳌新话》 2卷/金时习著
金鳌新话.2卷/金时习著 作者: 金时习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2卷 内容注释 《金鳌新话》由朝鲜王朝初期著名诗人与小说家金时习(一四三五—一四九三)创作,小说集《金鳌新话》共收五篇小说,属于古代传奇体小说中的烟粉灵怪故事。情节缠绵悱恻,风格哀婉艳丽,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跟中国明朝的《剪灯新话》关系密切,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宝贵材料。 PDF预览: -
《金瓶梅》 16卷/兰陵笑笑生著
金瓶梅.16卷/兰陵笑笑生著 作者: 金时习 成书年: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形式: 近100万字(词话本) 内容注释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 -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 作者: 欧阳询 成书年: 唐贞观六年(632) 形式: 约1200字 内容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 [15] 。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 -
《廿体千字文》
廿体千字文 作者: 孙丕显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所著。周兴嗣字含光,号海岳。有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原来,梁武帝(502-549)命殷铁石在王羲之所写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供皇子皇孙们学书用的。但由于每个字都孤立,互不相连,梁武帝又召问周兴嗣问:“都说你有才能,有什么方法可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于是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也就是流传至今的《千字… -
-
《東皐先生遺稿》
東皐先生遺稿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7卷 内容注释 《東皐先生遺稿》共7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特色。就思想内容而言,“世教”是《東皐先生遗稿》核心,其首要表现为“忠君”,因此诗歌都充溢浓郁的忠君色彩。 PDF预览: -
《张猛龙碑》楷体/碑文
张猛龙碑.楷体/碑文 字体: 楷体 成书年: 北魏 形式: 碑文 内容注释 《张猛龙碑》碑高280厘米,宽123厘米,其中碑身高153厘米,宽87厘米,碑额高44厘米,宽40厘米。碑额三行12字。碑阳26行,满行46字,末四行为题名年月,主要赞颂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等功绩德行;碑阴12列题名,每列2行至22行不等,共156行,记立碑关系诸人的官名姓氏等。《张猛龙碑》的书法艺术风格,即险绝竣逸,又… -
《三合便覽》1册/[清]敬斋辑、富俊补著
三合便覽.1册/[清]敬斋辑、富俊补著 作者: [清]敬斋辑、富俊补 成书年:清代 形式: 1册 内容注释 这是一部满汉蒙三文合璧、集语法和词典为一体的工具书,也是清代最早按音序编排的满汉蒙文对照词典。清康熙、乾隆时期是清代编纂满蒙文辞书的鼎盛时期,但乾隆以前编纂的辞书中满汉文对照较多,蒙文词典只有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刊印之满蒙文对照《御制满蒙文鉴》,且该书是分类词典,查找词语很不方便。当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