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王朝清王朝的国家法典。草创于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五月,以《大明律》为基础,再加以修饰。前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订后始定型。经过高宗御览鉴定后,正式“刊布中外,永远遵行”,形成清朝的基本法典 。 清朝入关后,即从顺治元年开始,“详译明律,参以国制”,着手法典的制定,经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的努力,法典逐渐趋于成熟。乾隆皇帝即位后,继续命臣工对前朝律… -
《风洞山传奇》
《风洞山传奇》是清末民初著名戏曲剧家吴梅的成名之作,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十八岁的吴梅在少年时期所作《风洞山》的基础上,根据南明时期的民间史料记载,深入研究瞿式耜、张同敞等抗清人物事迹,以及桂林地理环境、人物性格等,开始重新创作《风洞山传奇》,于光绪三十年(1904 年)完稿。 内容梗概 :剧本以南明末年瞿式耜抗清殉国故事为主线,将虚构的爱情故事穿插交… -
《芥子園畫傳五卷》
芥子園畫傳五卷王安節摹古 《芥子园传》,成书于清康熙十八年,由“芥子园”(李渔别墅)出版,系统介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画法与流派,是初学者国画入门的自学教材,公认的国画“教科书”。 全书分为【人物山水、梅兰竹菊、花鸟虫鱼】三集共10卷,有1000余幅画。每一集均包含画学浅说、技法解析和名家范画三个部分: 画学浅说:对国画历史、绘画原理的介绍。 技法解析:提炼、总结古代画家表达方法和技巧。相当于老师… -
《春脔拆甲》
春脔拆甲 作者: 日-活活庵主人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春脔拆甲-日-活活庵主人 活活庵主人撒泼此书署“茅渤活活庵主人撒泼着”,活活庵主人无考。茅渤为日本地名。是知此书为日本人所 著。 -
-
《匠家必携早割新書》
书名:《匠家必携早割新書》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23MB 页数:58页 年代: 清 作者: 田中国城 简介: 匠家必携早割新书.上中下.田中国城著 子部,工艺类书籍。一部工匠技能,古代房屋建造,包括了六边形,八边形,九边形,割圆法,三角函数、一些角度的观测手法,等,是一部古代工匠必备的技术型古籍资料 -
《三字经》
《三字经・高桥石斋书・和刻大字校正本》是《三字经》在日本的一个版本,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具体介绍: 基本信息 书写者:高桥石斋,他以楷书书写了这个校正本,展现出独特的书法风格。 刊行者:由江都书林山城屋佐兵卫刊行。 收藏情况:曾为津田左右吉旧藏,现藏于早稻田大学。 版本特点 字体方面:为大字版本,字体较大且清晰,相较于其他一些版本,更便于阅读和辨认,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儿童启蒙来说,能… -
乾隆中姑苏王君甫刊本”的《新编说唱孙行者大闹天宫一卷》
目前并未有确切资料记载存在 “乾隆中姑苏王君甫刊本” 的《新编说唱孙行者大闹天宫一卷》。不过,有清代康熙时期姑苏王君甫刊行的《大闹天宫说唱全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这部清代早期的木刻鼓词,在中国鼓词发展史上占有较重要地位,国内各家图书馆图书目录及专题说唱文学专题目录均未见著录。《西游说唱集》中也收录了一篇《大闹天宫说唱全本》,可能与这部作品有关。该书旨在为专业研究者和一般… -
《梅雪争奇》
《梅雪争奇》是明代邓志谟编纂的一部文学作品,由明萃庆堂刊印,邓志谟,字景南,号竹溪散人,亦号百拙生,饶州府安仁(今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竹溪邓家)人,是明代重要的通俗小说家和民间文学家。他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 邓志谟的著作体裁多诞怪,其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式活泼,语言生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卷上为小说正文,共六节,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情节,以梅、… -
《紫钗记・二卷・明・汤显祖撰・臧懋循订・明万历时期刊本・吴梅跋》
《紫钗记・二卷・明・汤显祖撰・臧懋循订・明万历时期刊本・吴梅跋》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戏曲古籍,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基本信息 作者 :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等,“临川四梦” 是其代表作,《紫钗记》是 “临川四梦” 中的第一梦。 改订者 :臧懋循对汤显祖原著进行了改订,臧懋循在戏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改订使作品在情节、曲律等方面更臻完善。 刊本信息 :此为明万历时期刊本,美国国… -
《张猛龙碑》楷体/碑文
张猛龙碑.楷体/碑文 字体: 楷体 成书年: 北魏 形式: 碑文 内容注释 《张猛龙碑》碑高280厘米,宽123厘米,其中碑身高153厘米,宽87厘米,碑额高44厘米,宽40厘米。碑额三行12字。碑阳26行,满行46字,末四行为题名年月,主要赞颂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等功绩德行;碑阴12列题名,每列2行至22行不等,共156行,记立碑关系诸人的官名姓氏等。《张猛龙碑》的书法艺术风格,即险绝竣逸,又… -
《絵本見夜野潤》
絵本見夜野潤 作者: 速水春 成书年: 1788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古代嫁女从书,东亚民族手绘春宫艳本....这些绘画资料仅可用于学习研究使用,请用艺术的眼光看待此类书画。 PDF预览: -
-
《西川祐代画》
西川祐代画 作者: 絵本花乃香 成书年: 江户初期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古代嫁女从书,东亚民族手绘春宫艳本....这些绘画资料仅可用于学习研究使用,请用艺术的眼光看待此类书画。 PDF预览: -
《琵琶记》
琵琶记 作者: 高明 成书年: 元末明初 形式: 四十二出 内容注释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PDF预览: -
《廿体千字文》
廿体千字文 作者: 孙丕显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所著。周兴嗣字含光,号海岳。有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原来,梁武帝(502-549)命殷铁石在王羲之所写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供皇子皇孙们学书用的。但由于每个字都孤立,互不相连,梁武帝又召问周兴嗣问:“都说你有才能,有什么方法可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于是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也就是流传至今的《千字… -
-
《 端公戲科書》残卷
端公戲科書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旺苍端公戏,虽历时数百年,至今原汁原味,其表演、服装、道具,都传达了历史信息,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都是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艺术的重要依据。 -
-
《风洞山传奇》
《风洞山传奇》是清末民初著名戏曲剧家吴梅的成名之作,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十八岁的吴梅在少年时期所作《风洞山》的基础上,根据南明时期的民间史料记载,深入研究瞿式耜、张同敞等抗清人物事迹,以及桂林地理环境、人物性格等,开始重新创作《风洞山传奇》,于光绪三十年(1904 年)完稿。 内容梗概 :剧本以南明末年瞿式耜抗清殉国故事为主线,将虚构的爱情故事穿插交… -
《封神真形图》
书名:《 封神真形图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二卷 大小:60MB 页数: 55页 年代: 清代墨绘本 作者: 不详 简介: 《封神演义》描写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清代墨绘本分上下两卷,刻画了《封神演义》中哪吒、赵公明、申公豹等55名主要人物。每幅都是单独人像,人物造型生动,神采奕奕;体形姿态变化巧妙,线条流畅,观之有味。 清代虽绘本“封神真形图”,上下两卷,共绘图像五十幅… -
《孔子庙堂碑》 22页/虞世南刻
孔子庙堂碑.22页/虞世南刻 作者: 虞世南 成书年: 唐武德9年 形式: 22页 内容注释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书。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三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重修孔庙事而立。贞观七年(633)刻成,无… -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 作者: 欧阳询 成书年: 唐贞观六年(632) 形式: 约1200字 内容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 [15] 。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 -
《张深之先生正北西厢秘本》1册/张深之著
张深之先生正北西厢秘本.1册/张深之著 作者: 张深之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1册 内容注释 《张深之正北西厢》中《双文(莺莺)像》、《目成》、《解围》、《窥简》、《晾梦》和《报捷》六幅插图,堪称是明清各种出像《西厢记》皈本中带有代表性的杰作。绘图者陈洪绶(公元一五九八年——一六五二年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工诗词,书法格高气雅,自刨一体。善画山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