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自谓先人有盛德之名,并立志让这一高洁德行在蒲氏血脉中世代传承,于是抄录、总结了大量名言警句,集结成书,谓之《省身语录》,用于自省并警示后人(《省身语录•序》)。其中不乏金玉良言,字里行间的谆谆告诫、拳拳之心,在跨越三百多年的今天愈加熠熠生辉。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朝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已渐趋败落的小书香家庭,早年热衷功名,19岁接连考取县、道、府3个第一个,名震一时,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71岁才援例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在异地做幕客外,终生在家乡为塾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书存世,总近200万言。
先人盛德之名,闻于乡党,凡族人戚友,小有讼事,必来剖愬,求得一言,以判曲直。
由今以思,余兄弟不失读书种子,皆忠厚之谟所胎留也。
余半生落魄,碌碌无所短长,自念遗行或多,故不足以发世德之祥,敬书格言,用以自省,用以示后。
子能体是书,便为跨灶,孙能体贴,即为亢宗,凡我后人,共听之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
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刺刺不休,格格不吐,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
恋恋难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痴,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士君子利物济人,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
士大夫为国忧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少壮者事事当用意,而意反轻,徒泛泛作水中凫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
衰老者处处要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为辕下驹而已,何以脱缰锁之身?
贪心胜者,逐兽而不见泰山在前,弹雀而不知深井在后;
疑心生者,见弓影而惊杯内之蛇,听人言而信世上之虎。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的真机;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的妙境。
操存时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石;
应酬处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躯壳要看得破,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专虚,虚则义理来居;
性命要认得真,真则万事皆备,而其心专实,实则物欲不入。
家运有盛衰,久暂虽殊,消长循环如尽夜,乃彻上彻下道理;
人谋分巧拙,智愚各别,鬼神彰瘅最严明,即希圣希贤工夫。
无根本的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的识见似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无根本的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的识见似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针芒刺手,茨棘伤足,举体痛楚。刑惨百倍于此,可以喜怒施之乎?
虎豹在前,坑阱在后,百般呼号。狱犴何异于此,可使无辜坐之乎?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径庭也,而好名无殊好利;
天子营国家,乞人号饔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
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倏然歌残场罢,妍丑何存?
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手,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世网岂能跳出,但当忍性耐心,自安义命,即网罗中之安乐窝;
尘务哪得尽捐,惟不起炉作灶,自取纠缠,即火坑内之清凉散。
谋馆如鼠,得馆如虎,鄙主人而薄子弟者,塾师之无耻也;
卖药如仙,用药如颠,贼人命而诿天数者,医师之无耻也;
觅地如瞽,谈地如舞,矜异传而谤同道者,地师之无耻也。
半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
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贫贱忧戚是我分内事,当动心忍性静以俟之,更行一切善以斡转之;
富贵福泽是人身外缘,当保泰持盈慎以守之,再造许多福以凝承之。
潜居尽可以为善,何必显宦?躬行孝弟,志在圣贤,纂辑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见化行一时,泽流后世,事业之不朽蔑以加等。
贫贱亦可以积福,何必富贵?存平等心,行方便事,效法前人懿行,训俗型方,自然谊敦宗族,德被乡邻,利济之无穷孰大于是?
免责 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