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国学百科 7月17日 编辑 国学之家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是减少富人手里的钱,而去补给那些贫困的人。而“人道”则是相反的,大家都去巴结富贵的,都去踩挤那些贫穷的人”。 越富的越有资源,越穷的越被排挤,比如马太效应: “越有钱的,越要给他加码;越穷的,越要把他仅有的拿过来”。 因此“人道”是最不公平的,只能让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幸亏我们还有“天道”,只有天道才是公平的,才能给世界主持公道。 它在冥冥之中,掌控了人类运行的大规律,维护了世界的公平。 蓦然回首,中国虽不是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但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 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都在拐点! 可惜很多人还没有认清现状,还在钻研怎么投机,还想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依然不肯洗心革面,直面时代。紧握旧地图发现不了新世界,固守昨天逻辑看不到明天的太阳,这些人必将被时代彻底淘汰。 在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也就是1978——2021的这40几年时间里,这个阶段社会的发展比较粗放。 绝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时代助推的结果。 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中国经济带来的红利。 很多人通过机遇或资源支持获得了成功,于是就飘飘然起来,错把偶然当必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了, 这叫贪天功为己功。 很多人取得成功之后就作威作福,贪得无厌的汲取财富,却不懂得及时反哺社会。 《周易》还有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想想这些坍塌的名人,有几个人的贡献能配得上自己的财富? 有多少人的发家,看似是能力和勤劳, 其实都是投机和变通的产物,甚至是变坏的结果。 他们手段粗糙,行事善变、不讲原则。可笑的是,这些人总以为自己成功了就大功告成了。要知道,出来混,总有一天是要还的! 现在很多富人的返贫, 表面上看是时运不济,背后却是规律使然。 有多少人遭遇困境后并没有反思和沉淀自己,反而去病急乱投医,这种人只能加速倒下。 所以中国不是在停滞,而是在净化。在迎来下一波高速发展之前,必须将自身净化,净化出那些杂质和垃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是众神归位、各尽其才的时代, 未来属于那些踏实创造价值的人,一切投机者将无处遁形。 这已经不是那个靠胆大就可以大发横财的时代了,这是一个价值回归的时代。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精耕细作的时代; 淘金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炼金的时代。 在未来这个“精耕细作”时代,行业将会越来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精益求精。 之前,我们经营的是商品,人围绕商品在转; 现在,我们必须学会经营人,人力资本在崛起; 之前,我们拼的是胆子大,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现在,我们拼的是学识和文化,是格局和人品; 之前,我们赚钱靠胆识、机遇、资源 现在,我们赚钱靠认知,劳动,价值; 之前,我们都是在外求,往外界寻找支持; 现在,我们必须开始内求,打铁必须自身硬!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声音,这是最好的下手时机,如今每个行业都遭遇了拐点,恰恰是你切入的最好时机。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耕耘好现在让你喜悦的事,任何事做到极致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你一定能遇到更好的机会。 大真必出大伪 我们不能因为共享单车不行了,就说共享经济不行了; 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平台跑路了,就说行业不行了; 我们不能因为币圈崩塌了,就说区块链不行了; 因为大真必出大伪! 越好的东西,越能藏住坏的东西。 每出一个新概念,总会先被一帮骗子利用,再被一帮投机者利用,最后才能轮到一帮热爱它的人坚守。 历史证明:从来没有摆在眼前闪闪发光的金子,只有被风浪冲刷出来的金子。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很多公司倒了,看到很多人倒下了,就充满了悲观。 因为大破必有大立! 2024年,必然会有一大批人倒下,但我们也要看到,必然也有另外一批人站起来。 纵观人类历史,社会的进步根本就不是一步接一步往前走,而是每进三步就退两步。 时代进步是允许出现曲折甚至是局部倒退的, 倒行逆施者常有之,但是时代前行的大方向却从不会出错, 每到关键节点,总有一个转折出现,确保时代向前行。 再看个人财富运势 中国社会公平的地方在于,它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自动出现一次财富重组,就是俗话说的:“ 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 翻一下中国历史就知道了,那些凡是企图把大量钱财直接留给后代,让他们继续作威作福的人,没有一个是得逞的。 还可以发现:那些后人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的家族,往往都是因为传承了爱读书或者某个良好习惯。所以,中国讲究的不是财富传承,而是文化传承。 所以这两年,我们看到很多之前有钱的人都在散财,因为很多人的发家其实都是投机和变通的产物,甚至是变坏的结果。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没有财富,风水轮流转,财富轮不到你也会轮到你的后代。 相关文章: 相术中的三大异相,只要有其一,就贵不可言! 《救荒本草》是什么书,什么朝代的人撰写的?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的区别在哪? 赖布衣是谁?赖布衣生平的故事及作品有哪些?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