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放妻书》- 敦煌莫高窟 出土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
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 jǐn成婚)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
前世三生结缘, 始配今生夫妇。
夫妻相对,恰似鸳鸯,
双飞并膝,花颜共坐;
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
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
反目生怨,故来相对。
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
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
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
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
重梳蝉鬓,美扫娥眉,
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
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
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于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
这份放妻协议给后人展示了历史上真实的一幕:
夫妻 之间提倡“好合好散”。
丈夫写下了对妻子的美好祝愿:待咱俩离婚后,希望你 “重梳蝉鬓,美扫峨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 意思是,离婚后你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凭借你的姿色,最好能再嫁个高官。
这份祝愿说得潇洒,显视一种胸怀,也说得真诚。作为即将成为前夫的男人能有如此心胸,乃现在人也不能比拟的!
末了,《放妻书》上还写明, 离婚后男方愿负担女方三年衣粮,而且一次性付清。最后甚至更放低姿态,留下一句祝福,“伏愿娘子千秋万岁”,于温情中不忘再现深情阔达。
想想在我们的现实中,夫妻分离、反目为仇,老死不相往来,为了利益、财产、将彼此相爱过或深爱的人演绎成了此生最憎恨、厌恶的人……
在缘份、爱情、婚姻、利益、直至最后缘尽,我们终将变得背离初心。 生活的琐碎、抱怨淹没了我们仅有的爱情,我们变得自私而冷漠 , 终将是我们的爱不够深,也许世俗的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交换,并不是理想境界中的爱情: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不然爱情怎能因为这些世俗东西去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