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与《黄帝内经》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岐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著名医学家,被认为是《黄帝内经》的主要作者之一,与黄帝并称“岐黄”,后世尊其为“医家之祖”。
岐伯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内容又不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
《黄帝内经》经典语句:
所谓 “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解释:阴阳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万物的根本法则,一切变化的根源,也是生与死的本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解释:如果人体内正气充足,外邪(致病因素)就无法侵犯身体。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解释:保持心境平和、无欲无求,真气就能正常运行;精神内守不外泄,疾病又怎么会产生?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营卫生会》

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于气血的调和。

相关故事与传说—岐黄问答

《黄帝内经》以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形式写成,全书80%的内容由岐伯解答黄帝的医学问题。

节选如下: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译文】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到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了。这是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的缘故呢?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译文】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用保养精气的方法来调和,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享尽自然的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世间。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译文】现在的人就不同了,把浓酒当作甘泉般地贪饮,把任意妄为当作生活的常态,醉后还勉强行房,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不明白节省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生命的真正乐趣,起居没有规律,所以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

黄帝尊称岐伯为“天师”,因其博通天文、地理、医学。《黄帝内经》中黄帝常以“夫子”敬称岐伯。

岐伯与《黄帝内经》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李商隐一首诗写尽七件伤心事

2025-7-26 0:12:04

国学百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025-7-26 0:32: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