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为西汉桓宽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而撰述的史书。记述了汉昭帝时期朝野内外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场论辩。
汉武帝时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这些经济措施,虽然适应了当时巩固西汉王朝政权的需要,为西汉王朝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但是,却也给农业生产、中小工商业和群众生活带来了困难。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朝廷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
《盐铁论》是世界上讨论国家政权与市场体系之间关系的早期最丰富的文献,是中国社会两千年以来各朝各代制订经济政策频频参考借鉴的“资源大典”,也是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上功利论与道义论最富有现实价值的目标与路径之争,留给后人不尽的思考和启示。从某种程度上说,汉代的盐铁会议具有寻找和创设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对今天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亦具有某种启迪和借鉴作用。
《盐铁论》为西汉桓宽所著。原为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后经桓宽整理而成此书。
桓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人。生卒年不详。宣帝时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
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
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由于《史记》对桑弘羊的记述不够完备,《汉书》又未立专传。《盐铁论》因有桑弘羊的对话,可补此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