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石窟是需要一定的智慧和素养的。一个窟就是一座庙。
石窟不是活人的一个定格、静态,而是魂走神留。石窟开凿者并非出于艺术创作,也不是出于商业目的,更不是某些人宣扬的说是“传教”,当然也不是朝廷投资的文化项目。
开凿石窟的人当时纯属修行!他们就像《大卫》的作者米开朗基罗所说的“我并非是在把石头雕刻成你们眼前的大卫,我是把一块大石头上不属于大卫的部分去掉。大卫本就在那里。”石窟跟正式的寺庙的区别就在这里!
到正式寺庙烧香、拜佛的人,大多数是听说那里有佛菩萨,于是就去拜托他们点什么。大凡宗教信仰,多数就这个心态。
石窟开凿者以及石窟作为道场的维护者(也是和尚但不同于正式寺庙)甚至包括到这里来的人,他们不是来托人办事儿的,他们是来寻找、发现佛陀的。
当然开凿者、维护者和一部分前来礼佛的人找到了他们所在找寻的。
我曾经在一些临终大士身旁经历了魂飞魄散神销陨的过程。那些石像绝对不是活人被按下镜头的定格感觉(有些正式寺庙和绘画有点像),但伫立在他面前的人可以并应该把神投进去以便让自己看到的是神魂兼具的活佛。其实这也恰恰就是开凿者以心神与石像两立不二的自照字画时刻的真相。当然这样的石像也期待着修士赋自神投射以活神像之修行!这一点是真的!就是这个过程,是前来修行的人在自家身上“整理”、“发现”、“唤醒”觉性的过程。
一个真正的行者,他可以在石窟里听到来自那某个地方的声音。他进去了,眼前的佛菩萨们活了。他们活在了一起,他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这是转染成净的刹那。
其实“自我”的执我背后活跃和沉睡着无数的灵魂、生命、分乘的法身。去伪存真,让眼前的诸格位得神而活的一刻,是自我澄明的瞬间。人们多是心浑嘴烂,语冰于夏虫是一种冒险。
石窟各有形制,这定然不是上级授权或经规划而来,而是开凿者一时起意!他对整个一座石窟的开凿过程也是这个团队完成的一次完整“闭关”。
所有石窟虽然不同,但其中佛陀和不同菩萨的组合却是有其特有“功能”的道场!每一位神祗各具形态但他们的组合才是道场!到这里修行的所得到的“加持”也与其他寺庙不同,这里是从修行者内中抽离出来众神而投射过去,在众神活跃的那一刻开始修行者自家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