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其他易解选读:
1、《易经的智慧(全集)》(谢普2010年6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版权方:青苹果数据中心,ISBN:9787540223366):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介”是猖介,孤高的意思,“于”当作如解释,“豫”是欢乐但欢乐却容易使人沉溺,反而陷于忧患,在豫卦中,只有“六一”居中位,阴天阴位得正,
象征上下各爻都沉溺于欢乐中,唯独他保持清醒,坚守中正,像石头般坚定不移,在一天中,随时都慎思明辨,看破吉凶,由于纯正,因而吉祥。
《大学》中说:“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爻,强调在安乐中不可沉溺,应保持警觉。
2、《杨力全解《易经》》(杨力著.2011年8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304-5271-4):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释意:介,古文作砎,坚也。这句话的含意是有预见有准备的人,事业将固若磐石。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这是说六二爻阴爻居阴位得正,又是下卦中正,所以有利于行中正之道,而不会整天只会墨守成规。
3、《文白全解周易(超值白金版)》(青石 2011年10月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版权方:天津智愽文 ISBN:9787511316271 本书由天津中智博文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译】六二,坚贞如磐石,不待终日,守持正固可得吉。
◎《象》解释道:不等候一天终竟(就悟知欢乐必须适中的道理),坚守正道可获吉祥,因为“六二”居中得正。
【智慧解读】它以柔居阴,居中而得正,能以中正之道作为立身之根本;又无应无比(与其他各爻没有比应关系),意味着它不为外物所吸引,
能够我行我素,对于安逸享乐不动于心。这与“志满”的“初六”恰好形成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
4、《易经白话全译》(文史哲 2012年7月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版权方:兴盛乐书友会 ISBN:9787542934949):
译文六二:耿介如石,避开安乐,不待终日,坚守正道可获吉祥。
《象传》说:避开安乐不待终日,坚守正道可获吉祥,因为六二居中得正。 解读“介于石”,是说六二有操守,身处安乐之中,却能坚定如石,坚贞自守,并对各种诱惑避之唯恐不及,这与器小志满的初六恰好形成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
此爻寓意凭借着持中守正的人生哲理,坚定如石,不在安乐中消沉,可获吉祥。
5、《周易经传十五讲(第二版)》(廖名春,2012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ISBN:9787301211953):
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是说像石山一样孤傲,坚持不了多久。能改正而戒骄戒躁,才会吉利。“介”,孤傲、独特、不合群。
“不终日”,一整天都不能,即不能持久。《系辞传》:“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贞”,正,改正,此指戒骄戒躁。
6、《图解周易本义》(作者:郑同 2012年9月万卷出版公司出版 ISBN:9787547019214 本书由凤凰含章文化传媒(天津)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豫虽主乐,然易以溺人,溺则反而忧矣。卦独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于豫,而独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 其德安静而坚确,故其思虑明审,不俟终日,而见凡事之几微也。 《大学》曰: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正如此。 占者如是,则正而吉矣。
六二阴柔中正,如石头一样安静且坚定,上交不陷,下交不渎,但有知机速悟之德,之后可获得吉祥。
7、《图解易经》(方韬 2012年12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ISBN:9787550211117 本书由北京日知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介于石”,介的本意是刻画,古代文字中不但有甲骨文、金文,还有石文。石文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介于石”就是指这一种碑刻,这里比喻一种静止,因为石是静止的。
这就告诉人们,预计到了要表现出沉稳。像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那样,铭刻在心里。“不终日”,就是早上该干的事,绝对不等到晚上去干, 这就是正固,就会吉祥。 为什么吉? 这与前面那个鸣豫有几点相反: 一是前者一旦预虑到结果就要显于外; 这里他像磐石一样稳固、沉默。
其二,前者老是在空谈,不付诸实施;而这里是该早上做的事绝不等到晚上去做,就是这么踏踏实实、有条不紊地做。所以前者凶,后者吉,就是这样两个对应。
8、《图解易经(白话图解速断版)》(高永平 2013年3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9044750 本书由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二:正直如磐石,不整天享乐,坚守正道吉祥。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象辞说:不混日子,坚守正道吉祥,是因为六二爻居中而得正位。
【启示】六二能用道德约束自己,不过分追求享乐,坚定之心就像石头一样。又不为外物所吸引,能我行我素,对于安逸不动于心。 这与器小志满的初六形成对比。 就像文景之治时期的董仲舒,虽然身逢盛世,可是却不安于享乐。 每日只读圣贤之书,最后终于成为学问的集大成者。
9、《彩图全解周易》(任犀然 2013年9月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113-3812-9):
六二 坚贞如石,不用一天就明白坚守中道,吉祥。
《象传》说:“不终日,贞吉”,是因为君子能守中正。
【爻意分析】六二爻是豫卦中的阴爻居阴位,位置中正。此爻中二阴相逢,主极晦暗,安静之至。
但此爻的静并非沉寂不动,而是要在暗中静观其变,周围的福祸,事态的吉凶当可一目了然。此爻动静有致,配合相当,刚柔相济,
且柔要大于刚,是以沉稳宁静,虽强敌在外,也不能乱其心志,御外敌,除内患,开新局,功不可没,是豫卦六爻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爻。
【可断结果】所谓天降的吉凶,有大半决定于人为,身临险境如何抉择至关重要,正如六二爻爻辞中的“贞”字,此爻的吉祥安宁皆拜此字所赐, 贞者,稳固,坚持,能安守中正而不乱,这种定力正是六二爻成功的关键所在。
爻辞中的“介于石”便是主静,而“不终日”则是主动,当局势中的一切都趋于明朗,那么要果断地展开行动,将不利之处破除。
爻辞中的“介于石”还有为人耿介正直,不混迹于俗流,安于正道的意思。“不终日,贞吉。”的意思是,用不了一天便明白了欢乐愉悦必须适度的真谛,
六二爻居中守正,洁身自爱,所以即便身处享乐之中也不必担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必定吉祥无忧。六二爻宜守不宜攻,
宜静不宜动,若是心中贞静被扰乱,在还未弄清楚状态的情况下冒然而动,那么不止外敌能轻而易举地进犯,自身的内忧也会同时涌动,届时内忧外患夹攻,必将苦不堪言,一败涂地。
六二爻宜守不宜攻,宜静不宜动,若是心中贞静被扰乱,在还未弄清楚状态的情况下冒然而动,那么不止外敌能轻而易举地进犯,自身的内忧也会同时涌动,届时内忧外患夹攻,必将苦不堪言,一败涂地。
所以千万不可悖逆柔静之道而妄逞急行之功,得贞则吉,失贞则凶,贞静一无,立时凶机四起。当柔顺安静以避外敌之锋芒,暗中自强自坚,伺机而动,假以时日,便能将一切忧患化解成无。
【自取之道】六二爻为豫卦之中的解卦,是疏解缓和之意,意为眼前艰难不会持久,当可缓解,拨乱反正指日可待,之后会趋于稳固平安。
应先自困而后自救,在贞静自守之时,不可攀附于外力,扰乱自身,更不可贸然以进,丧失安稳。鉴于初六之骄躁,必定内患众多, 所以,安定内部为至关重要一步。 持之以恒,安守中正,身边忧患才可以解除; 内忧消除之后,自身毫无破绽,才有能力去除外患。
10、《周易正宗(全文解读本—全集)》(马恒君 2014年3月华夏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08078748 本书由华夏出版社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译文】独立如巨石,不等终日,守正吉祥。
象曰:不终曰,贞吉,以中正也。【译文】不等终日,守正吉祥,是因为处中位又得正。
【辨证】介同界,这从象上可以得到证明。全卦除上六外,各爻与卦的主爻九四非比即应,惟独六二与九四界限分明,毫无联系,是独立不移之象。
六二在下卦中位,又以柔爻处柔位得正,既中又正,犹如中流砥柱。全卦是喜乐悦豫,六二能不苟同于世,守正不阿,故得吉祥。
象辞说:“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指的是六二的位置既中又正。关于这句爻辞,《系辞·上》里讲过:“《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意为,独立如巨石一般,怎么会终日去等待?
一定会有他独到的见识。君子能察微知著,能柔能刚,就会抓住时机去行动,这是万民仰仗的对象。介是界限、区别,引申为不同一般, 耿介之意。 《离骚》: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中道而得路。 ”用的是耿介义。 《系辞·上》: “忧悔吝者存乎介。 ”介也是不苟同因循,能以独到的见识改变悔吝的局面。
爻辞的取象在互卦艮,艮为石,故言“介于石”,艮为终,故言“不终日”。取义则是说,不能沉溺于喜乐,要守中正,
见机而作,在因循苟且的世俗中,要有独立的见识,及时杜绝忧患的产生,这样才会吉祥。与初六的“鸣豫,凶”意思一反一正。
11、《周易元义》(王天苗 2014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161-4722-1):
【辞义】介于石:艮为石。介,细微也,指石头的细微之处。石,比喻稳固不动的状态。这里指于环境稳固之时,能明察秋毫、洞知微细。
不终日:艮为终。几微之征兆,转瞬即去,必不长久,故曰不终日。贞吉贞,定也。六二居中正之位,能查微细之征兆,则可贞固其本,故吉。
【爻义】六二居艮止之初,艮石之下,得中居正,安而不可动。君子虽处于如石般稳固之时,仍当知几知微,细密观察、敏锐洞察,预知其变化, 以明祸福之所将生。 征兆非长留之物,来去倏忽,故君子不可犹豫,当行善决之力,以中正之道行事,则可贞固守位。
《易传·系辞》对此爻的解释引用如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12、《周易卦解(2015年修订版)》(秦敬修 2015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版权方:社科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1648):
六二,柔顺中正,无有应与,当豫之时而无私系,故能察于物理,明以知几,而独不溺于豫,能自处其无逸者也。
其于逸豫足以亡身之理,辩之甚明,而中正自守,其介如石焉,其去之速,不俟终日,以此为正而固守之,则不处于豫,而有贞吉之占也。
夫逸豫人所耽恋者也。久于逸豫,则志满情肆,放心不收,而骄奢淫逸之习成,败家亡身之祸,伏于其中矣,惟君子无欲,故能辨之早,去之速也。
当举世耽于逸豫之时,而六二独以中正自守,弃而去之,自非辨之明,守之固,行之果,不足以及此,其占贞吉,为教深矣。
13、《周易话解》(刘思白 2015年1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版权方:道善文化 ISBN:9787542650214): 本卦只“六二”一爻,合中得正,又无正应。 当着安乐的时候,上下都贪恋游嬉。 “二”独以贞静自守,其节操耿介,坚劲如石。 一见嬉戏的兆头不好,恐怕自己沉溺下去,立时就去掉这种恶习,一日也不肯敷衍而留连。 如此能自立,能决断,都合正道,安得不吉?
14、《周易正义》(孔颖达 2015年9月出版,腾讯文学 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处豫之时,得位履中,安夫贞正,不求苟“豫”者也。顺不苟从,豫不违中,是以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明祸福之所生,故不苟说;辩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介如石焉。“不终日”明矣。
[疏]正义曰:“介于石”者,得位履中,安夫贞正,不苟求逸豫,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知几事之初始, 明祸福之所生,不苟求逸豫,守志耿介似於石。 然见几之速,不待终竟一日,去恶修善,相守正得吉也。
15、《周易浅述》(陈梦雷 2015年9月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 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二三四互为艮、有石象。 二变互三四为离、不终日而作之象。 乐豫易以溺人、溺则忧矣。 六爻独二中而得正、自守之安静、坚确如石。 静之至、故其思虑明审、不俟终日而见事理之几微、是不溺于逸豫而知备豫者也。 盖此卦当逸豫、以无所係应为善。 初应四而三五比之、皆有係而溺于豫者、故为凶为悔为疾。 二特立于众阴之中、而无迟恋之意。 故静则如石之坚、动则有不终日之速、不失其正而得吉也。
16、《周易卦爻辞释义》(雷宝 2015年1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版权方:社科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9460):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釋讀】六二:被小石頭硌到,不到一天就恢復了,吉祥之兆。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象傳》説:“不終日,貞吉”,是因爲能居中守正。
介:通“扴[jiá]”,《説文解字》:“扴,刮也。”段玉裁注曰:“馬本作扴,云觸小石聲。按扴于石,謂摩磢于石也。”“介”即刮、觸。參看兑卦九五“介疾有喜”釋。“介于石”,猶言被小石頭硌到。
【象解】艮爲介,爲石,六二爲艮之初,故“觸于石”。艮爲終日,二至上正覆艮,“不終日”也。《易林》大過之艮:“終日至暮,不離其鄉。”以艮爲終日。六二中正,故曰“貞吉”。
17、《周易尚氏学》(中国文化丛书第二辑 尚秉和 张善文点校 2016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 ISBN:9787101111941 本书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释文》云:介,古文作砎。郑古八反,云磨砎也。马作扴,云触小石声。案《说文》:扴,刮也。古黠切。《广韵》:揩扴物也。音戞。揩扴即磨砎,皆触坚不相入之声。
又《庄子·马蹄篇》: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陆云:介,徐古八反。亦音戞。介者触,倪睨同。介倪者,即马因感触月题等物之磨砎,因而睥睨也。
是《庄子》亦以介为触。然则砎、扴、介音义并同,盖非触坚,不能有磨戞之声。然则介于石即触于石。艮为石,二前遇之,故触于石。
《易》之道,异性为类,同性相敌,二五无应,承乘皆阴,如触于石之不相入。触石不入,故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也。
旧解诂砎字是,而义则不详。须知砎于石,乃危辞,以形容二之失类,故《系》云: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艮为终日。 《易林》大过之艮云: 终日至暮,不离其乡。 以艮为终日,坎为暮也。 夫居中位,而又能危惕自警,故贞吉也。 宋翔凤以《说文》无砎字,有扴,便谓砎为讹字。 岂知晋孔坦《答刘聪求降书》曰: 何知几之先觉,砎石之易悟。 《桓温传》亦曰,砎如石,所以成务。 不止郑作砎也。
18、《刘君祖易断全书》(刘君祖 2016年4月九州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10818844):
“六二”中正,中立不倚,耿介自持,居下卦坤的群众之中,却始终保持清醒,不随“九四”的魔音起舞,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与“九四”狂热的行动划清界限,像石头般坚定不可动摇。
介绍、中介、接口,介有隔离防护、严守中立之意。人能如此冷静,一旦“九四”行动失败,“六二”也能出手善后,维持全局不致坠灭。
不终日,当机立断,不等一天过完,即快速行动解决问题。本爻爻变,为解卦,《彖传》称:“解之时大矣哉!”豫卦《彖传》末赞称:“豫之时义大矣哉!”
“遇豫之解”,该出手时就出手,人生行事当如是乎!《系辞下传》第五章记载:子曰:“知机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机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习《易》就是要学知机应变,抓到正确的时机迅即出手,以建立事功。豫卦“六二”往上不拍“九四”权臣的马屁,往下也不迎合“初六”愚民的情绪, 冷静保留实力,等待出手整治的机会,真是有高瞻远瞩的大局观啊! “渎”为烦渎、亵渎,蒙卦卦辞即称: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 情欲蒙蔽理智,使对待关系污染不正称渎,贪污称贪渎,搞民粹迎合呼拢民众,也是下交渎,这是当今时代的通病,刻需驳正。
对上逢迎、对下拉拢,其实长远看未必有好结果,“初六”“鸣豫,凶”、“六三”悔之又悔,都是显例。“机”是什么?趋势变动都有征兆,通常隐微不显, 不易察觉,但却预示了往后重大的发展,这就是机。 照讲吉凶都有预兆,为何《系辞传》只称“吉之先见”? 人若有先见之明,就懂得及早防范,趋吉避凶,最后都能获吉,不会遭凶。 “俟”是等待,君子看到机会来了,立刻毫不犹豫采取行动,绝不等一天过完。 “介于石”的“于”字作“如”字解,刚介如石,坚定不移。
平时够冷静,机会来了,也能瞬间辨识,当机立断,哪里还需要等一天过完?君子知机顺势,清楚知道隐微不显的征兆, 会发展成明确彰显的大势,也晓得知道何时该用刚,绝对强硬,何时得用柔,灵活变通。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领袖,可为千万人所仰望。 孔子表彰谦卦“九三”“劳谦”服务的精神,豫卦却不选叱咤风云的“九四”,反而称扬“六二”的“介石知机”,其意义可真深远。
表面上看来,“九四”是万众拥戴的领导人,一旦失败,却也能陷民于水火,真正福国利民的领袖,其实是隐身民间的“六二”。 其爻变成解卦强调的仍是谦卦和平解决的精神,儒家反战的主张一以贯之。 蒋中正字介石,名号美称正由此爻而出,反讽的是他却“建侯行师”了一辈子; 谦卦《大象传》称“地中有山”,孙中山先生一生行事,倒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易》序由谦至豫,时代精神的演变, 与民国史若合符节。 谦卦之前为同人、大有二卦,亦和民国初年辛亥革命的主张相通。
19、《周易程传注评》(黃忠天 2016年6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版权方:道善文化 ISBN:9787551127479)
逸豫之道,放则失正,故豫之诸爻,多不得正,不与时合也。唯六二一爻,处中正,又无应,为自守之象。 当豫之时,独能以中正自守,可谓特立之操,是其节介如石之坚也。 介于石,其介如石也。 人之于豫乐,心说之,故迟迟遂至于耽恋,不能已也。
二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之速,不俟终日,故贞正而吉也。处豫不可安且久也,久则溺矣!如二可谓见几而作者也。
夫子因二之见几,而极言知几之道,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予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夫见事之几微者,其神妙矣乎!
君子上交不至于谄,下交不至于渎者,盖知几也。不知几,则至于过而不已,交于上以恭巽,故过则为谄;交于下以和易,故过则为渎。
君子见于几微,故不至于过也。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独言吉者,见之于先,岂复至有凶也?
君子明哲,见事之几微,故能其介如石;其守既坚,则不惑而明,见几而动,岂俟终日也? 断,别也,其判别可见矣。 微与彰,柔与刚,相对者也。 君子见微则知彰矣,见柔则知刚矣. 微与彰,柔与刚,相对者也。 君子见微则知彰矣,见柔则知刚矣,知几如是,众所仰也,故赞之曰“万夫之望”.
王宗传《童溪易传》曰:“凡人之情,于逸豫之事,心焉悦之,迟迟而不去,则必至于耽恋而不舍,何者?有所溺故也。 惟知几之君子,其视乐豫之事,如将浼己,断而识之,速而去之,又岂俟终日而后识之去之也哉? 此其所以当豫之时,以守正而获吉也。 ”
20、《周易精读》(王振复 2016年8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09123708)
[讲解] 筮遇六二,以石为界标,不待终日识别而一目了然,是吉利的占筮。
《象辞》说:不待终日识别,一目了然的吉利之贞问,其意义在于象征中正之道。六二以柔居阴,得中得正之爻。
“介于石”的“介”,同界,以石为界,分界判然。故《系辞》云,介于石者,“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此乃“不终日”之义。
介石等于中正,乃当代一著名政治人物名与字之来由。六二无应无比,无承无据,界石,中正之象。 二、三、四互体为艮,有石象。 六爻独二得正得中,自持固守,坚如盘石,不待终日而时义自明。
21、《周易现代解读》(余敦康 2016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ISBN:9787101117769 本书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介于石”,形容人的品行耿介正直,如同磐石那样坚定不移。六二处于初六、六三有违正道的两爻之间,上与六五无应,但是耿介如石, 不到一天就懂得了应以中正之道自处,所以守持正固而得吉。 关于这种中正之道,《系辞》作了详尽的解释: “知几其神乎!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几”是变化的苗头,吉凶的先兆,“知几”就是以清醒的理性如实地把握这种苗头先兆,采取适时之变的对策,促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 在处理与上级的关系时,虽恭顺而不谄媚,处理与下级的关系,虽平易而不轻慢。 处于豫乐之时,懂得豫乐与忧患相互转化的道理,
既不像初六那样耽于豫乐而导致凶险,也不像六三那样羡慕豫乐而生悔吝,而是以中正自守,“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保持自己耿介如石的独立的人格。
一个君子若能见几而作,达到这种境界,也就成为众人所仰慕的楷模了。
22、《通达人生的智慧:新解易经六十四卦》(严晋 2017年2月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50530 本书由北京中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制作与发行):
【品读】介,是孤高的意思。于,当作如的意思。“六二”阴爻阴位得正,保持清醒,坚守中正,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所以是吉祥的。
六二:像夹在石缝中那样不动,幸好不到一天就被人救出,卜问得吉兆。
《象辞》说:“灾难不足一日即得到解除,卜问得吉兆”,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坚守中正之道。
【启示】这一爻强调,不可长期沉溺于安乐之中,玩物丧志,应当保持清醒,坚守中正,坚守人生信念,防止乐极生悲。
23、《周易卦爻辞要义汇释》(臧海亭 2017年4月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604-4032-3):
“介于石”为豫卦六二爻爻辞,爻辞后有“不终日”三字。“介石”何义?王弼云:“辨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介如石焉。”意思为其操不移。
崔憬认为,六二爻既得位又居中,于豫之时,能顺以动而防于豫,如石之耿介,守志不移。
侯果也说六二爻“得位居中,柔顺正一,明豫动之可否,辩趣舍之权宜,假如磐石,不可移变”。
以上三人所说相似。但,《释文》云:“介,古文作砎,郑古八反,云磨砎也。马作砎,云触小石声。”按《说文》:“砎,刮也,古黠切。”
《广韵》:“揩砎物也,音戛。”如此说来,“介于石”是触摸小石之声,既无石之耿介,又无磐石之不移义。又据《庄子·马蹄篇》:“加之以衡扼, 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 ”陆云: “介,徐古八反,亦音戛。 介者触,倪睨同。 ”所以《庄子》以“介”为触,“介于石”即触于石。 《庄子》文中的“月题”即马络头,成玄英疏: “月题,额上当颅,形似月者也。 ”古人徂徕先生石介和诸多以“介石”为字者,不知其取摸石义还是触石为是。 若按“介石”为触石,六二爻之触尚亦可通。 卦象中的六二、六三、九四组成艮卦,艮为石,六二前遇之,正好是触于石。
六二与六五无应,且六二上承下乘皆阴,如触于石之不相入。触石不入,故不终日。在《康熙字典》中,“砎”又有一音一义,即“音戒,硬也。” 所以唐明邦释“介于石”为坚如石。 李镜池释“介”为夹,以为“介于石”是“夹在石缝中出不来”。
24、《周易全集》(佚名 2017年4月天地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45524031版权方:华夏盛轩,本书由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译文】六二:夹在石缝中不能动弹,不到一天就被人救出,卜问得吉兆。
《象传》说:“不到一天就被人救出,卜问得吉兆”,是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就像人坚守中正之道。
【评析】在欢乐愉悦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标准的道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强烈的忧患意识来谋划自己的未来。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葬送大好前程。
25、《周易大全》(刘力 2017年6月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5830402 品牌方:北京玖壹合创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本书由北京玖壹合创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六二:坚如石,但不到一天就有所转变,卜问得吉利。
《象传》说:事物不到一天就有所转变,卜问得吉利,这是因为能居中守正。
26、《周易全解(修订本)》(金景芳 吕绍纲 2017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32584864):
豫卦有一个特点,凡与卦主九四有所系应即应、比的,不是凶就是悔,不是悔就是疾,都不好。如初六与九四应,凶;六三与九四比,有悔; 六五与九四比,贞疾。 唯六二特立于众阴之中,无系于九四,处豫乐之中而无迟迟耽恋之意。 静则确然自守而坚介如石,处优越、顺利的环境不能动摇它的意志。
动则善于见几而作,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识断果决,去之迅速,早上该做的事情,绝不等到晚上。
贞吉,在《易》中有两种理解。一,贞吉是并列关系,贞且吉,即又贞又吉。 二,贞吉是条件关系,贞则吉,即贞是吉的前提条件,贞才能吉。 此贞吉是前者贞且吉的意思,即又贞又吉。 贞训正。 有人训占,是不对的。
27、《细读周易》(鲁洪生 2017年8月研究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199-0056-4):
六二:耿介正直如磐石般坚固,不用等到一天过完(喻不用等待事情结束就能预知结果),贞卜的结果吉祥。
《象传》说:“不用等到一天过完,贞卜的结果吉祥”,是因为六二既中且正,柔顺中正。六二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在喜悦之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行为耿介端正,防止乐极生悲。“介于石”几乎是充分必要条件,只要耿介正直如磐石般坚固,就能预知结果吉祥。很多人在快乐时容易得意忘形, 从而埋下祸患的种子。 快乐之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头脑清醒,认清形势,保持行为端正不偏。 《大学》云: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只有在喜悦时保持内心平静,冷静理智地思考问题,才能保证经过理智思考后的行动不出差错。
28、《周易六十四卦通解(修订本)》(朱高正2017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561458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介,正直不屈也。介于石,其介如石也。六二以柔居阴,得正居中,与九四无应比。诸爻溺于豫乐,独六二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坚定不移。
六二处豫而不溺于豫,思虑明审,见几而作,其去豫之速,不俟终日。六二以其能固守贞正之道,宜其得吉。
29、《全本周易精读本》(寇方墀 2018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ISBN 978-7-101-12565-8):
“介于石”指操守坚贞,品行如磐石般耿直不阿。在豫卦中,各爻多沉溺于豫乐享受,唯有六二能持中守正,坚贞自守,懂得安危转化、祸福相依的道理。
它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地观察形势,能够知几而动,适时应变,与上交往不谄媚,与下交往不傲慢,远离安逸享乐,立志有所作为, 发现有耽于享乐的苗头,立即警醒自己,迅速脱离,如此固守贞正,不但终将获吉,亦将会成为万众仰望的人物。
30、《周易(修订版上下)》(郭彧 2018年6月华龄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16913291,版权方:阅览文化 ):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豫卦二至四互艮,六二是互艮初爻,艮为小石,上震反艮又为小石。因而说“介于石”。 孔颖达《周易正义》曰: “介于石者,得位履中,安夫贞正,不苟求逸豫。 知几事之初始,明祸福之所生,不苟求逸豫,守志耿介,似于石然。 见几之速,不待终竟一日,去恶修善,恒守正得吉也。 ” 六二: 处于两石之间。 不贪图逸豫,见几而作不待终日,恒守正道得吉。
31、《东方百科全书:易经》(余世存 李克 2018年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9787122313539)
语译-六二,攻石治玉,不用持续一整天,占卜可获吉祥。《象传》说“攻石治玉,占卜可获吉祥”,是因为坚持行为中正,不走邪路的缘故。
32、《周易译注(国民阅读经典)》(周振甫2018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ISBN:9787101115369):
介于石,不终日:《释文》:“介,古文作砎。”坚也。“于”,犹“如”。坚如石,与六二为阴爻的阴柔不合,不终日即转而为柔,故吉。 坚如石,不过一整天。 占问吉。
33、《极简周易》(谷园 2018年9月天地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5539462 本书由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耿介如石,不等一天过完,守正吉祥。 快乐要适度,不能沉湎、迷失自我。 圣人讲,“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意思是对快乐要能免疫,快乐要可控。
蒋介石的这个名字即由此而取,自古英雄皆好色,当年他在上海滩的灯红酒绿中迷失,甚至得了梅毒,不得不痛下决心,以改名来断自己的念想,这招够狠。
34、《周易精解》(孙建安 2019年4月中国人文出版社出版 版权方:四川文轩在线 ISBN:9789887956303):
六二“介于石”中的石应是由石头构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处在这样一个空间内,视野就会被石头遮挡,以此比喻有某种因素使眼界受到限制,
不能进行较长远的谋划。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及时调整,改变这种受限制的状态,最终还是吉。
35、《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全四册)》(李镜池著,李铭建整理,2019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ISBN:9787101137026 本书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介于石”,“介”,夹也。这当是采石工人没预想到有石块会滚下来,被封堵在石洞里出不来。好在不到一天被人救了出来。这是没有预计,出了事故。
36、《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子夏易传》(卜商撰 吕相国导读 主编:林忠军 2019年5月华龄出版社出版,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本节摘自微信读书版):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注】卦一阳也,众阴竞之以求豫也。二得顺而中正,物至而顺,豫至而乐,不迁其正也,故介如石坚,难以苟变,感之至后动也,得吉之先也。其先知者,不疾而速,获其吉也,安用其终日乎?
37、《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汉上易传》(朱震撰 唐琳导读 主编:林忠军 2019年5月华龄出版社出版,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本节摘自微信读书版):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四艮为石,初、三不正,二介于不正之间,上交于三而不谄,下交于初而不渎,确然如石,不可转也。夫始交者,安危之几,不谄不渎,则不过乎中,故曰“介于石”。
三为内卦之终,二动离为日,不终日也。所谓几者,始动之微,吉之端可见而未著者也。离日为见,见之是以不俟终日而作,作则动也。
豫之时,上下逸豫失正,诸爻之才多与时合,二以中正自守,不溺于豫,可谓见几矣。备豫之道也,不俟终日而作,以贞故吉。
贞者,守正之谓也。心不动则中正,中也故见不中,正也故见不正,中正故知微知柔,不罹于咎,故曰“介于石,焉用终日”。
38、《周易》(王辉编译 2019年9月天地出版社 版权方:华夏盛轩ISBN:9787545548402):
六二:夹在石缝里但不到一天就被救出,卜问得吉兆。
《象传》说:不到一天就脱险了,卜问得吉兆,这是因为六二爻居下卦中位,就像人坚守中正之道一样。
39、《周易今注今译》(陈鼓应,赵建伟注译.2020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陈鼓应著作集) ISBN 978-7-101-14605-9):
介于石,不终日:“介”,处也。“石”,坚刚之地,喻险境,《汉书·地理志下》注“石,山险之限”。六二为《豫》卦下卦之中,象身在安逸之中。
此言身在逸豫之中,视如处于险境,意识到安逸不会长久,故占问可得吉。二、三、四互体为《艮》,《艮》山为险阻,又为石(《说卦》),
故六二之“介于石”并以“石”喻险境。视豫如险,所谓居安思危,生于忧患,亦《荀子·大略》所云“先患虑患谓之豫”。身在豫中而识其不可持久,正是《系辞》所赞之“君子见几”,
《系辞》云“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能备豫,方能知几微。二、三、四互为《艮》,《艮》为“门阙”(《说卦》),故《系辞》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当是就《豫》卦六二而说。
40、《周易今注今译》(作者:王云五,译者南怀瑾,徐芹庭注译 2020年9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ISBN:9787221160263): 豫卦的第二爻(六二),有耿介确立于坚石之间的象征,所以不终日之间,随时都要贞正自守便吉。
象辞说:所谓不终日之间,贞正便吉,这是说,必须要中正以自处。
41、《张其成讲易经》(张其成 2020年9月天地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5555530 ):
这个爻辞有两种解释:第一种,“介”作坚固讲,耿介得像石头一样,不是整天处于逸乐之中,守正道才是吉的;
第二种,“介”作“夹”讲,夹了一块石头,不到一整天石头就掉下来了,但是守正道还是吉的。六二爻处在下卦的中间为中,阴爻居阴位为正,因为又中又正,所以是好事。
42、《易经新说:我在美国讲易经》(吴怡 2020年9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版权方 道善文化 ISBN:9787551128346)
六二“介于石”,像石头一样。也就是说,你的基础要像石头一样坚固。这样的话,不要等待终日,不要到那一天结束。 把握正道,把握谦虚,就吉。 这是告诉我们,要中正,基础要牢固,快乐是要有基础的。
43、《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孙熙国 董艺 2020年9月研究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9910976)
牢固如同磐石,不到一天就可断开,因诚信守正而吉祥。 这一爻的关键是“中正”二字,所以,《象传》在解释这一爻时说: “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蒋介石的“介石”二字就是从这一爻来的,取牢固如磐石之义。 又因六二爻居于下卦之中位,是为“居中”六二阴爻居于阴位,是为“当位”,也称“正位”。 既“当位”又“居中”,既“正”且“中”,就是“中正”。
朱熹《周易本义》在解释这一爻时说:“豫卦虽主乐,然易以溺人,溺则反而忧矣!卦独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于豫,而独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 可见,六二爻吉利的原因在于,当他人沉溺于欢乐享受时,自己不去同流合污,不像常人那样一天到晚忙于娱乐,而是守中持正,能悟得此知几之道者,自是难乎其难!
《豫》卦以无所系应者为吉。无所系应,就是不要随大流,不要和别人一起沉溺于宴乐酒食之中应中正自守,静则韬光养晦,动则见机而作。 动静之间,皆不失正。 能做到此,就会如爻辞所说,不待终日,自会吉利无比! 孔子于此爻发挥说: “知几其神乎? 君子上交不谗,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
44、《周易集注》(明-来知德 2020年11月出版 本书由天津荣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制作与发行):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凡物分为两间者曰介。二变刚。分坤为两间。介之象也。介于石者。言操守之坚。如石不可移易。
中爻艮石之象也。不终日者。不溺于豫。见几而作。不待其日之晚也。二变中爻离日。居下卦之上。不终日之象也。八卦正位。坤在二。故贞吉。 豫易以溺人。 诸爻皆溺于豫。 独六二中正自守。 安静坚确。 故有此象。 正而且吉之道也。 故其占如此。 象曰。 不终日贞吉。 以中正也。 惟中正。 故不终日贞吉。
45、《周易重读新解》(王绪琴 2021年1月中国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20377560):
六二的位置颇尴尬,与九四既不正应,又不相比(邻),然优豫之事非求而能得之也,中正以守,反得其吉。故六二柔顺处中,安夫贞正, 不苟求逸豫,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守志耿介似于石也。 “不终日”者,纵得逸豫而不终日泥于其中也。 故“贞吉”也。
《系辞下》曰:“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或由豫而志行(九四), 或介于石而守正,皆见几而作也,君子之权变如此也,非必笃于一而不渝也。 介,《说文》中载“画也”。 《注》曰: “画,界也。 ”“介于石”者,守其志而与他物相淆者,如有石为界也,可知其坚之不可逾越也。
46、《周易象义》((宋)丁易东著,梁颂成,刘卫红,陈顺清校点.202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203-7927-4): 未见易解。
47、《周易口义》(胡瑷 202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20380706):
义曰:「介于石」者,言介然如石之坚劲也。六二处悦豫之时,居中履正,是中正知几之君子也。初六有鸣豫之凶,己下交之而无亵渎之心;
九四为悦豫之主,有盍簪之朋,己上交之而无谄媚之行。是君子之人介然守其节操,坚劲如石,守其正道,故不终日之间所以获其吉也。
先圣系辞释此爻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是言六二中正而获吉也。
48、《周易玩辞》(项世安 2021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20382298):
曰:「介,分畫也。」當豫之時,五弱四强,人莫能分,六二辨於去就之分,如介於石閒,斷然易識,不待事成,故「吉」,「終日」謂成事也。
49、《周易新释》(于成宝 2021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5203-8545-9):
六二柔爻得位得中而为坤之主,坤之六二乃“直方大”者,《文言》于坤卦六二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故六二虽性至柔至静,而有方、刚之德,故有“介于石”之象。
六二能行中道,又与六三、九四互体成艮,故于享乐之事,不待日夕而旋即止息,有“不终日”之象,此六二之“贞吉”也。
50、《周易(新义)》(薛飞 2022年9月华龄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6922101品牌方:北京中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由北京中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于石,不终日,贞吉:人应当与顽石有所区别,(能够顺应天道、天时而动)而不可整天保持顽愚不变的状态,坚守此德就能获得吉祥。
介,区别、有所辨别之意,《说文》曰:“画也,从人从八,人各有介。”这里的“画”即划分、区分之意。豫卦强调“顺以动”的精神,故而以“石”为对比。
石头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时候不会发生任何形式的改变,更因其为顽石,没有独立的思想意志,也没有主动一说;而人则需要主动向天道求索, 主动顺应天道客观规律的发展变化之势,这就是人与石头的根本区别,也是《周易》作者以石为喻的目的。 前辈学者多将“介于石”训为耿介如石, 这种理解显然与本爻所在的下卦坤德的核心精神,即“牝马之贞”和“顺承天”不合,更与豫卦“顺以动”之义不合,因此本书不取此说。 不终日,同样是说明人与顽石的区别。 顽石是终日保持固定的形态,而合德于豫卦的人却非如此,故曰“不终日”。
(以上各易解原文均摘录于各书的微信电子版)
三、为什么说: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如易解7所述:“介于石”,介的本意是刻画,古代文字中不但有甲骨文、金文,还有石文。石文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介于石”就是指这一种碑刻,这里比喻一种静止,因为石是静止的。
这就告诉人们,预计到了要表现出沉稳。像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那样,铭刻在心里。
“不终日”,就是早上该干的事,绝对不等到晚上去干,这就是正固,就会吉祥。为什么吉?这与前面那个鸣豫有几点相反:
一是前者一旦预虑到结果就要显于外;这里他像磐石一样稳固、沉默。
其二,前者老是在空谈,不付诸实施;而这里是该早上做的事绝不等到晚上去做,就是这么踏踏实实、有条不紊地做。所以前者凶,后者吉,就是这样两个对应。
易解11所言:六二居艮止之初,艮石之下,得中居正,安而不可动。君子虽处于如石般稳固之时,仍当知几知微,细密观察、敏锐洞察,预知其变化,
以明祸福之所将生。征兆非长留之物,来去倏忽,故君子不可犹豫,当行善决之力,以中正之道行事,则可贞固守位。
《易传·系辞》对此爻的解释引用如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易解13所言:本卦只“六二”一爻,合中得正,又无正应。当着安乐的时候,上下都贪恋游嬉。“二”独以贞静自守,其节操耿介,坚劲如石。
一见嬉戏的兆头不好,恐怕自己沉溺下去,立时就去掉这种恶习,一日也不肯敷衍而留连。如此能自立,能决断,都合正道,安得不吉? (转自明于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