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励志自勉联
蒲松龄简介: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 。
蒲松龄年轻的时候,因为他的父亲弃儒经商,家里是小康之家。在父亲的保护下,年轻的蒲松龄可以安心读书,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因为家庭矛盾, 他分家了 。蒲松龄的两个哥哥都是秀才,但是两个嫂子都是泼妇。
蒲松龄曾经在他的书里面说过这样的话:“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他这两个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蒲松龄的父亲只好给儿子分家。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为这两个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抢,而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贤惠,沉默寡言躲在一边。
分家的结果是蒲松龄分到农场老屋三间,破得连门都没有,蒲松龄只好借了门板安上。 他分到了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只够吃三个月。 这样一来,蒲松龄就要自谋生路了,他于是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私塾教师生涯。

蒲松龄的科举考试之苦。

史料记载,蒲松龄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 蒲松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他还会四次落榜?

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施闰章录取蒲松龄,是 施闰章因为爱才而把他录取为第一名。 因为蒲松龄并没有按照八股文那种严格的要求来写文章,蒲松龄因此以为,这样写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龄没有想到,其他的考官是些什么样的人。这些考官是拿着那种刻板的、腐朽的、毫无文采、绳捆索绑的八股文,当个敲门砖,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只会写这样的文章,他喜欢的也是这样的文章。

蒲松龄参加乡试,三年一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专家说十几次。这样一来,蒲松龄有三十年的时间年年都考。他48岁那年,又参加考试。他觉得自己文章写得非常好,写得也很快,拿到考题“唰唰”就写下来了。

但是写完后,回头一看,坏了坏了,越幅了。“越幅”是一个科举名词,就是违反了书写规则。科举考试对文字形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页只能写12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得写完第一页写第二页,写完第二页写第三页。蒲松龄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把第二页翻过去了,写到第三页上了,这就隔了一幅,越幅,就不仅要取消资格,还得张榜公布。

这次“越幅”,蒲松龄自己是什么感受呢?他在词中说:“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吓呆了。

蒲松龄在科举这条路上拼搏到50岁之后,他的妻子劝他说:算了,别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连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

蒲松龄觉得他妻子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也有些专家考证,就在他妻子劝了他之后,他还参加过考试,仍然失败了。
蒲松龄19岁成为秀才,到72岁,成为贡生。 贡生是什么概念?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 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 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

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一个中学副校长了。

但是蒲松龄这个儒学训导前还加了两个字“候补”。就是你虽然有这个资格,但是还得看山东省除了淄川县以外,其他县有没有空出名额来。对于72岁的蒲松龄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了,贡生只是给他带来一点安慰,一点很实际的利益:朝廷要给贡生四两银子。而县官偏偏既不去给蒲松龄树匾、树旗,也不发给他银子。蒲松龄不得不一次一次写呈文、打报告去要。这就是蒲松龄在科举考试当中所受的痛苦。

因为科举制度是蒲松龄这样的穷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唯一的出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感情经历是个什么样。 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惠,贤惠到什么程度呢? 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

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如果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有时留的时间长了,都坏了。 这么好的一个妻子,是个柴米油盐的妻子、糟糠之妻。

蒲松龄就这样与贫困斗争了一辈子,在科考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 所以蒲松龄穷其一生写“ 聊斋 ”。 在小说创 作上奋斗了一辈子。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酉时,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斋窗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蒲松龄穷秀才出将入相的梦想终于成为泡影,而以中国优秀的文化哺育起来且创作的杰出之作《聊斋志异》却光芒四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易经的时空背景-伏羲与河图

2025-7-3 4:22:32

国学百科

道教,得道成仙的五种途径!

2025-7-3 4:42: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