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山西王”阎锡山祖上风水之谜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揭秘“山西王”阎锡山祖上风水之谜
钻营有术,称霸山西
阎锡山一生,纵横捭阖几十年,盘踞山西,被称为“山西王”,成一方诸侯。
阎锡山命运首次出现重大转折,是21岁由清政府选送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孙中山,并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阎锡山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武昌起义爆发,29岁的阎锡山参加山西的起义,被公推为大都督。此后,阎依附袁世凯,被委任为山西都督、同武将军,封一等侯。袁世凯死后,转投段祺瑞门下,被任命为山西省省长。
1927年,阎锡山参加北伐,并自任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9月, 兵分两路,进攻奉系张作霖。次年被委为京津卫戍总司令,相继担任太原政治分会主席、北平分会代理主任及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内政部长。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配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1949年3月29日,人民解放军兵临太原,阎从此告别山西。其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山西王国,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阎锡山的一生,可谓出将入相,富贵显达,那么,“山西王”的发迹与其祖上风水有什么联系吗?
马立文山,旗鼓开张
阎锡山祖居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镇,坐辰向戌(方位),现已无存。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如今仍不改堂皇气派的阎锡山故居,是其发迹后在祖居的庭院里整修扩建而成的,与祖居坐向一致,位于祖居原址的右侧。现已无从知道,阎氏祖居始建于何年何月,但镇内老人们十分肯定地说,阎锡山的曾祖即在祖居居住,至阎锡山止,阎家四代人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对于风水考察者来说,这一点已经足够——这里便是阎锡山崛起之根。
认定这里是阎锡山发迹的风水之根,还得从其所处环境和风水态势说起。
阎氏祖居龙脉来自五台山脉之系舟山脉建安支系。少祖山为柳不凹,主峰地官元,海拔1842.8米。
在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之间,一列山脉蜿蜒隆起,这就是古老的系舟山。《读史方舆纪要》载:“大禹治水时曾在此系舟,故名系舟山。”
揭秘“山西王”阎锡山祖上风水之谜
系舟山主体由南西向北东方向逆冲,为汾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系舟山又名小五台山,最高海拔1914米,以东、西、南、北、中五座环护而立的台顶而得名。五台犹如擎天大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上顶苍穹,其中四座台顶皆自五台山中台发脉,一山连属,势若游龙。阎氏祖居少祖山柳不凹,为系舟山中西部主峰之一。
系舟山脉虽是五台山支脉,但龙脉健旺,其建安支系有主要山峰5座,其中海拔1248米的文山,便是阎氏祖居的父母山。
阎氏祖居少祖山至父母山,行止约10公里,其中经历了一次跌断重起,过峡长达2公里,整个过程跌宕起伏,颇值一提。
崛起于系舟山脉西北部的地官元,四脉齐发,在神西乡西南方向约10多公里的正面上呈弧形向西北包抄而上,行进至2―5公里距离不等时,受一片形如峡谷的山地所阻,四路山脉同时驻足伫立,绕而不前,面向西北形成半月形弯环,山体或北向或西北向,前低后高,像是在思量着如何过峡。
经过反复权衡,龙脉选择了两路突破的方式,同时过峡。主脉在半圆弧的西南,雄起一高大金星,正直北上。尤为可贵的是,在约2公里的过峡距离上,北面山丘一副虔诚的姿态出迎。脉左,滚圆金星如珠似印侍于一侧;右,连绵山丘展旗开帐屏蔽夹护。受到对方隆重迎接的龙脉,一路接力,逶迤西北,不再间断,显得越来越有精神,山峰也越来越高昂,尽头处雄起天马山,是为文山;于半圆弧东北突破的另一脉,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充分跌断,过峡后先特起一山,宛如剑把,然后开张两翼,连绵而上,剑指西北,作为主脉的接应和护从,到达文山的右翼侧后。
阎氏祖居背靠的文山,山形奇特。其山顶圆润,为典型的金星体,山势略呈南北走向,面朝西北,背部向东南绵延,犹如一匹高昂的天马,面北长啸。侧面观之,文山高大雄伟,卓立挺拔,确有一种威镇四方的气势。
文山不但高峻而且底部宽大,占地宽逾2平方公里。一马稳居其上,细分之又为马山中的带甲马。因马山高大,中上部岩石嶙峋显露,下部土石相间,铁色混杂其中,形似披彩带甲。
带甲马者,马山身带痕摺,如战马之披甲也。下有诸山簇拥,累石带色,若有旗鼓贵人诸砂相应,其力尤大。主出大将,专征伐立功边塞。
阎氏祖居显为高昂天马星行龙,以马山作父母山,为马背凹下出脉,远离天马山结作,情况两看。
风水术认为,天马之形分明,前后穿变,从凹而下,无害也。古代风水师对天马中出结穴的情况曾给予具体分析,廖金精云:“天马饮泉形,龙从腰背落分明,少有龙,,但垂头回转处扦坟,顶上是穴。惟睡马形可扦血路穴,亦可扦腮穴,以手足回朝真龙为正形。”廖氏穴法,对堪定阎氏祖居位置有一定参考意义。
揭秘“山西王”阎锡山祖上风水之谜
一路跌宕起伏,往西北而上的龙脉,至文山耸立高头大马,南北展布,驻跸扬威。马山西北行,山脉骤降为低山,受阻于滹沱河,是为龙脉余气。没有迹象显示,龙脉南来北上、直来直去结穴。那么,以天马山为行龙的文山之脉,往何处去了呢?这是考察阎氏祖居必须弄清的首要问题。
马山走向不改,但见一脉凹下中透,左转西出,径下田洋,脉如灰中线,草中蛇,间有冈阜,时隐时现,左右各有数条低丘分支而出,作为护从。白虎略短,呈弯环之势;青龙稍长,就近包抄之形更为有情。龙脉经逾2公里充分脱卸蜕变,脉尽河边镇东南,阎氏祖居准确地建在了滹沱河东。
将军出阵旗鼓张。古代战场上的这一常态,与风水要求毫无二致。换言之,带甲马为父母山的阎氏祖居,若没有旗鼓贵人诸砂相夹,即使有结作亦难于贵显。
风水实践中,马山行龙,脉从马身中出者若成立,主贵,古人断可有五府之位。更有贵龙,既有天马,又有马台,两旁双出旗鼓夹之以行,此乃出将入相之象。如此看来,32岁被封一等侯,42岁获授一级上将,统治山西38年,为国民党大陆政权最后一任行政院长……集王、侯、将、相于一身,爵高权重,位极人臣的阎锡山,其亨通官运与祖上风水可谓息息相关。
——摘自《探索与发现》2012年第21期,作者:桐源居士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解读城市风水:隐藏在茂名财富背后的神秘力量!

2025-7-5 15:16:53

国学百科

揭秘:“全真教”居然是道教神仙体系创立的“幕后推手”!

2025-7-5 15:17: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