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山木
【译】庄子说:”是贫穷,不是疲惫。
士人有道德不能实行,这是疲惫;衣服破旧,鞋子穿孔,这是贫穷,不是疲惫,这就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啊。
庄子向魏王解释道,这只是贫穷,不是困窘。惫指的是精神上的贫穷,没有理想抱负,浑浑噩噩。也是读书人有德不能行之于世;而贫,是物质的贫穷,只是吃不起饭,衣裳破旧鞋履破损,没有好的住所,与窘困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庄子想告诉国君,他只是物质的穷,但精神上很富有。
《山木》 二 全文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
【译】庄子穿着一件带补丁的粗布衣服,脚上穿的破鞋用麻绳绑着,去见魏王。魏王说:”先生如何这样的疲惫呢?”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译】庄子说:”是贫穷,不是疲惫。士人有道德不能实行,这是疲惫;衣服破旧,鞋子穿孔,这是贫穷,不是疲惫,这就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啊。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柚、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译】 你就没有见过那跳踯的猴子吗?当它们生活在柚、梓、豫章等大树之中的时候,攀援着树枝,心悦气盛,可以说是称王天下,即使善射的后羿、逢蒙也不敢小看它们。
等到它们落到了柘、棘、枳、枸等带刺的树丛中时,尽管小心谨慎,目不斜视,走起路来还是胆战心惊,这并不是因为筋骨受到了束缚而不灵活,这是因为所处情势不利,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啊!
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
现在正处如今处于昏君乱臣的时代,要想不疲惫,怎么可能呢?这种情况比干遭剖心刑戮就是最好的证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