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外篇 秋水一 》02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庄子 外篇 秋水一 》02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上篇: 《庄子 外篇 秋水 》0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译】 明白了生死不过是人生旅行中的一条平坦大路,所以生存时不特别欣喜,死亡时不以为祸害,这是因为懂得终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 《庄子外篇秋水》

本段话是《庄子·秋水篇》本篇全文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描述海神与河神的对话,总共七问七答,分别就关于多与少的自我判断、时空的无性与事物变化的不定性、”言之所不能论”与”意之所不能察致”、大小贵贱的不同审视、自然之道的可贵性等作了精细而形象的讨论,最后以”无以人灭天”等三”无以”一”谨守”给全部对话作结。

《 秋水 》原文如下:一 02

河伯曰 “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 可乎?

河伯说:”那么我以天地为大而以毫末为小,这样可以吗?”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北海若说:”不可以。那物体,器量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没有穷尽;时间的流逝也永无止境;贵贱贫富等等一切得与失的分际根本上就没有定准;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所谓的开始,也没有所谓的终结。

所以有大智慧的人能够观察到事物的远近,因而小的不以为小,大的不以为大,这是因为知道物量无穷的道理。

证晷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跛,知时无止。

【译】 验证和察明古今变化无穷的情况,所以对于流逝的遥远的过去并不感到郁闷,对于俯拾可得的未来并不心存企望,这是因为懂得时间的流逝永远不会停止的道理。

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明察自然万物盈亏的变化,所以得到什么并不欣然自喜,失掉什么并不忧愁烦恼,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是没有定准的道理。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明白了生死不过是人生旅行中的一条平坦大路,所以生存时不特别欣喜,死亡时不以为祸害,这是因为懂得终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计算一下人所知道的事情,远不如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多;计算一下人的生存时间,远比不上他没有生命时的时间长;想用极少的知识和极短的生命去追究无限发展变化的世界,因此只能导致心思迷乱而茫然若失。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用毫末就足以判定最小的尺度,又怎么知道用天地就足以穷尽最大的领域呢!”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庚辰日柱三命通会论

2025-7-11 7:36:48

国学百科

探索外星生命的“文明”等级,外星是否存在“修真文明”?

2025-7-11 7:39:5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