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经典——朱穆《绝交论》原文及译文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悦读经典——朱穆《绝交论》原文及译文
《绝交论》是一篇讨论人际关系和道德选择的古代文献,主要讨论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如面对社会压力或个人道德选择时,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如何维持或断绝友谊。
绝交论
【原文】

或曰:“子绝存问,不见客,亦不答也,何故?”
曰:“古者,进退趋业,无私游之交,相见以公朝,享会以礼纪,否则朋徒受习而已。”
曰:“人将疾子,如何?”
曰:“宁受疾。”
曰:“受疾可乎?”
曰:“世之务交游也久矣,敦千乘不忌于君 (一说【不敦于业,不忌于君】) , 犯礼以追之,背公以从之。其愈者,则孺子之爱也;其甚者,则求蔽过窃誉,以赡其私。事替义退 (一说【利进义退】), 公轻私重,居劳于听也。或于道而求其私,赡矣。是故遂往不反,而莫敢止焉。是川渎并决,而莫之敢塞;游豮蹂稼,而莫之禁也。”

♥《诗》云:‘威仪棣棣,不可筭也。’后生将复何述?而吾不才,焉能规此?实悼无行,子道多阙,臣事多尤,思复白圭,重考古言,以补往过。时无孔堂,思兼则滞,匪有也,则亦焉兴?是以敢受疾也,不亦可乎? ( 一说无“《诗》云”段 )。

【译文】

有人问:“你断绝一切人际交往,不见客人,也不搭理别人,是什么原因?”
回答:“古人认为,无论是官场的进退,还是商场的逐利,都没有私下交往的必要,相互见面都在公开的场合,即使宴会也要有礼仪纲纪的约束,一切都是光明磊落的。”
问:“人家要是厌恶你怎么办?”
回答:“宁可被厌恶。”
问:“被人家厌恶,这样做好吗?”
回答:“世俗热衷于私下交往由来已久,门口宾客的车辆就是停了千辆也不忌讳国君知道,冒犯法律都要追求,背弃公义也要盲从。最常见的是,是为了溺爱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就是求得掩饰过错,或沽名钓誉,以谋取私利。能得到的好处少了,交情也就淡了,对公事淡漠了,就对私事上心,奔走忙碌受命于人。或者是假公济私,要去填满欲壑。所以做上了就不能收手,也不敢停下来。”

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即在公开和公正的原则下进行交往,避免私下的、基于个人利益的交往,以此来维护个人的尊严和道德底线。

悦读经典——朱穆《绝交论》原文及译文

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北山有只鹞鹰,污垢两翼泥满身。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飞不准确方向,栖息的地方也不安定。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饿了就登树捉食幼鸟,饱了就伏于泥上休息。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贪食得像饕餮,吃的食物是腐臭的肉。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填满肠胃,特殊的爱好就像无底坑深。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它长声嘶叫呼唤凤凰,说凤凰没有德行。

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凤凰的旨趣行为,和你完全泾渭分明。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从此永别吧,各自努力,好自为之。

悦读经典——朱穆《绝交论》原文及译文
悦读经典——朱穆《绝交论》原文及译文
作者朱穆,字公叔,东汉顺、桓时人。朱穆明军事、有政绩,但主要以文章名世。《绝交论》当是他影响最大的作品。

在三百余年之后,南朝文学家刘峻创作了一篇《 广绝交论 》,顾名思义,这是对朱穆《绝交论》的申广。蔡邕针对《绝交论》创作《 正交论 》。宋代欧阳修作《 朋党论 》。 (这几天将连续分享)

♥ 详细介绍请见第二篇文章《 历史上的监察官|(汉)朱穆:“专愚”少年,“绝交”文豪》

悦读经典——朱穆《绝交论》原文及译文 读《绝交论》
嫌忌萧朱末,盈虚田窦间。

言虽甘若醴,心定险于山。

覆辙何能救,颓波遂不还。

居然孝标论,抵几若为删。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读朱公叔绝交论
伐木歌求友,陈雷义独高。
知心谁缟带,恋旧几绨袍。

莫倚甘如醴,真防笑有刀。

古人交欲绝,著论岂徒劳。
卢龙云,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久客
久客长安市,人情薄似云。

宁为绝交论,不著送穷文。

白发长千丈,黄金尽百斤。

故山春事动,深恐废耕耘。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赠平
不见平田子,匆匆已二年。
再聆绝交论,应笑养生篇。

晴日园花细,春风榭柳悬。

不知游乐处,谁是竹林贤。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悦读经典——《贞观政要》智慧箴言88则:原文+译文

2025-6-27 20:08:47

国学百科

大玄空风水学——知识点框架精髓

2025-6-27 20:39: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