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外篇 山木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庄子 外篇 山木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所蕴含的道理 顺应自然方面 尊重自然规律:故事中蝉、螳螂、异鹊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争夺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现象。

人类应像庄子倡导的那样尊重这种自然规律,不应过度干预,避免过度追求:故事中的生物在追逐利益时往往忘记自身安危和真性。这提醒人类在面对自然和生活时,不要过度追求利益或者目标,否则可能会迷失自我。

事物相对性方面 得失的相对性 :从蝉、螳螂和异鹊的行为能看出,它们在追求某种利益(得)的过程中,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失)。如一个人在追求事业成功(得)时可能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失),享受家庭温馨(得)时可能错过事业发展机会(失)。

大小、强弱的相对性 :故事中的生物在体型和力量上有大小强弱之分,但在利益追逐关系中,这种大小强弱关系并非绝对决定它们的命运。小的生物(如螳螂能捕捉蝉)也有攻击能力,大的生物(异鹊虽大却在追逐中丧失真性)也会面临危险。

警惕利欲方面 利欲导致迷失: 故事中的生物都是因为受到利益的诱惑而忘记了自己原本的状态,这警示人们要警惕利欲,避免因利欲而迷失自我。

庄周看到的景象,告诉我们人生不必苦苦追求名利,生命的真谛在于追寻内心的愉悦,逍遥自在地生活于世间。

放下负担追求本真:庄周思考所表达的“大道至简”的道理重点在于,人们应该放下虚妄的身心负担,真正找到自己的内在本性,追求简单、真实、自由的人生境界。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 全文如下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

【译】庄周到雕陵之圃游玩,看见一只异鹊从南方飞来。异鹊双翼宽广有七尺多长,眼睛又圆又大足有一寸,触到了庄周的额头后,停在了栗林中。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译】庄周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宽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却看不清东西。”于是提起衣裳快步走去,手拿弹弓,准备伺机射杀异鹊。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 见利而忘其真 。

【译】这时,看见有一只蝉因为找到了一块浓荫,正在得意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全。而螳螂正在利用树叶做遮蔽,准备攻击这只蝉,因为见到猎物可得而忘记了自己的形体。异鹊见螳螂有利可图便跟了过去, 因贪利而忘掉了自身的性命 。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

【译】此情此景使庄周惊恐,他警惕地说:”哎!万物原本就是相互牵累,彼此两两相互招引呀!”想到此,便扔掉弹弓,急忙返身往回走,而守园子的人发现后,一边责骂着一边追过去。

庄周反入,三月不庭,蔺且从而问之:“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

【译】庄周回到住所后,三天没有出门。弟子蔺且便问道:”先生为什么近来不出门呢?

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庭也。”

【译】 “庄周说:”我只知看守外物,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观看混浊之水,却冷淡了珍贵的清渊。

我听先生说过:’到一个地方去,就要随从那里的风俗。’现在我到雕陵游玩却忘了自身的安危,让异鹊碰到了我的前额;走到栗林里却忘掉了自己的本性,让守园子的人侮辱了一顿,所以我三日不出门户。”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民间风水100诀

2025-7-9 10:46:46

国学百科

《庄子 外篇 秋水 》五—庄子钓于濮水

2025-7-9 10:46: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