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说|奢香岭·绣花崖·玉龙坡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彝族传说|奢香岭·绣花崖·玉龙坡奢香岭

一提到贵州省黔西县西北边的奢香岭,人们便要摆起奢香夫人的故事来。

奢香出生在水西的姑朵山寨(今四川古蔺县境),她身材高大,脸似桃红,龙眉凤眼,从小读书写字,织布绣花,唱歌跳舞,骑马射箭,说文能文,讲武能武。她笑时,炎热天气变清凉,发怒时,山摇地动鸟无声。在彝族姑娘中莫说是百里挑一,真数得上是千中首美!

那年三月初,听说大头人需翠在云落山设花场,邀请四方的姑娘、小伙去赴会,赛马比箭。奢香久慕需翠大名,从千里外匆匆赶来赴会,并见识见识各大寨来的侠男义女。

奢香刚走拢云落山,就遇上霭翠,拦住她的马头,向她求亲。不管他是啥子四品宣慰使,奢香并没把他放在眼里。她抬头一看,见他倒是英姿健伟,品貌不凡;可仔细一打量,那模样已年过四十,一脸黑胡子庄庄,便不觉哈哈大笑,差点从马背上笑滚下来。

需翠知道奢香嫌他老了,但毫不生气,恭恭敬敬地给她作了个揖,放声说道:“单身打过四十三,感动天仙降下凡,若不嫌我生胡子,助理水西万民安。”

奢香见他为人诚恳,便坦坦直直地答道:“愿嫁一拳三朵火,不嫁叶落三缩脚,我要把你考一考,不合心意各走各。”

“咋个考法?”

“先考文,后考武。”

“要得,请考。”

奢香想了想,问道:“水西有多少个村和寨?”需翠答道:“大寨四十八,小村小寨如星罗。”

“水西共有几条河?”

“大河十二条,小溪小河似脉络。”

“水西穷富人家各有多少?”

“共有八十万户人家,不瞒你说,实在是九穷一富呀!”

奢香听需翠说话老实,便不再考问。急从箭囊内抽出一支箭,嗖的一声,钉在百步外一根大杉树上,扬头说道:“头人,请吧!”

需翠点点头,不慌不忙,扣箭拉弓,喂的一声,不偏不斜,恰好并排地钉在杉树上,笑眯眯地说道:“姑娘,该是姻缘啊!”

好事一下传开,众姑娘和小伙子们一齐跑来贺喜,簇拥着奢香和需翠并马而行,下山成亲。

婚后才一年,正当奢香夫人坐月子时,外邦出兵侵占滇西,滇西头人派人来求援,需翠亲自领兵去救援,不幸战死在滇西了。

从此,才十九岁的奢香夫人,便代替丈夫任职,执掌水西大政。她文能立章起款,武能操练精兵,不但会治农,而且会理商。在水西管地上深得人心。不几年,就把个九穷一富的水西,变得富裕起来,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欢天喜地。

为了纪念奢香和需翠结亲,特别是为了表彰奢香的功绩,人们把她俩订亲的云落山,改叫“奢香岭”。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各族青年男女们,都要跑到奢香岭来赶花场。

常言说:水多蓄成海,人旺开商场。每逢三月三,外地客商都纷纷来到奢香岭,运着各色各样的商品,搭棚摆摊做生意。

不久,奢香夫人开辟了联接中原的官道,设置了从龙场(今修文县)至毕节的九个驿站。这样一来,奢香岭下的西溪河畔,形成了上下大街七十二道,小巷三十六条,曾被人们称颂为“花都”,繁荣昌盛,热闹非凡。

  绣花崖

西溪河畔,断雪桥边有一座生得像白龙缠腰的山崖,上头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那就是奢香夫人当年带领各族姑娘学绣花的地方、美传一时的“绣花崖”。

奢香夫人生来爱绣花,在水西早就有点名气。自到南京朝见朱元璋后,看见江南工匠绣的花更好,回来时便请了十名女绣工一道来水西,一心要把水西舞家衣裙上的花绣得更美,就决定在西溪河畔集中一批姑娘学刺绣。头一轮让她身边的女兵们先学——当兵的脚程远,走得宽,学好后好到各处去教人。

一天,她对贴身名将、女英雄阿梨露说,你带兵打仗,武艺高强,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难为你了。阿梨露是个急性人,不知要她干哪样事,急忙催问。奢香夫人笑着说,要你暂时丢下刀枪弓箭,去拿比长枪小得太多太多的东西,别看它又小又轻,定叫你出身大汗哩。

阿梨露一向跟随奢香,忠心耿耿地保卫地方,不曾出过一庄强人抢劫的案子。要她去打仗,可立马领兵出阵,要她丢下手中的刀枪,可万万不能,急得她搓手踩脚,高声大气地说,香姐,如果你嫌我武艺不高,要换个本事比我强的人来带兵,那我就回家去跟老爹打猎,又何苦用些软法子来折磨人嘛!

奢香哈哈大笑说,你把我的话听反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叫你好好练兵,要她们学点养家的手艺,以后找个后生成亲,才被人瞧得起呀!

阿梨露这才勉强答应了。

奢香夫人派她带人在崖上搭糊,不多久就把棚子搭好。叫她把水西的名花搬它上百种来栽上,不多久就栽满崖头,不稀不密,十分恰当。叫她从四部大寨中各挑选女兵二名来府院集中,她也一一照办。

一天清早,西溪河两岸,上下花街,人山人海,鼓乐齐鸣。由江南请来的十名女绣工,个个头戴鲜花,由阿梨露带的女兵簇拥着,喜笑颜开地走到崖糊。

挂在阿梨露心上的闷葫芦,这下才打开了,哇嘀!原来是这样练兵哟!开始学绣花了。阿梨露原本无心学这个玩艺,加上她心粗手笨,老是学不好,急出一身汗,拿针针滑,摸缎子浸花,真想丢下不干。但见奢香埋头刺绣,飞针走线,还得到江南女工的夸奖,只好忍住性子,一针针学绣。可是,只要奢香一离开,阿梨露就叫女兵们一齐放下绣花针,到崖畔草坪上去练武。江南绣工们拿她无法,只好如实报告奢香了。

奢香知道后,心想执政靠的是法规,带兵靠的是军令,不治治阿梨露,就会前功尽弃,枉费一片心机。于是就收了阿梨露的宝剑,不让她领兵,要她老老实实学刺绣,如果不好好学,定罚她永世看守烟灯坡(烽火台),一步也不准离开。

这办法真灵,硬把阿梨露治得乖乖的学刺绣了。众女兵见奢香作事果断,一个都不敢花心,专心专意学刺绣。

不久,个个学到一手好针线,崖上栽的各种奇花,看着就可描绣下来,一幅幅活鲜鲜的,真是美丽极了。阿梨露也官复原职,领回佩剑。各大寨来的女兵,回去后都用心教当地的姑娘学刺绣。江南来的绣工们,一个个领了工钱和路费,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从此,水西各族妇女都爱绣花,还拿到市上去卖来养家哩。“绣花崖”

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阿梨露也留下了古迹:水西但凡有女不会裁衣绣花的,当妈的都爱骂道:“咳!死丫头,看你还不如阿梨子哩!”

  玉龙坡

水西城(今黔西县城)原先是座土城,是朱元璋手下的马都督修的,很不牢固,遇到连天大雨时,四处垮塌。不但起不到保卫人民的作用,反而不断造成灾害。

有年连下暴雨,正值奢香夫人在城内校场大厅练兵,看见城墙四处倒塌,死伤不少人。因此她决定把土城改为石城。命令驻扎水西城的彝族小将玉龙筹办,限期三年完成。

建一座方圆十里的石城,工程量巨大,要花费不少银钱柴米。玉龙说他只负责守土保城,抗令不干。奢香夫人一气之下,便将他关押起来,自己主持修城。

第二天,奢香就拟了一张告示贴出来,上面写着:为了早日修筑好石城,凡愿当民铁的农户,一律免去三年赋税,每天按人发给食米;大小商民的货物,必须折价卖给修城民伏;凡是祝寿、科场中榜、接嫁亲女,生男育女的喜事人家,都要打三墩喜石作为捐献。

这张告示一贴出,立马就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大家都照着执行。修城的大事搞得轰轰烈烈,民伏们干得十分卖劲。

正在牢中反省的玉龙小将,早已深知自己的过错,悔恨万分,便撕下一块衣襟,咬破指头,写了一封血书给奢香夫人,要求放他出来,一定要好好修城,将功补过。

奢香夫人接到血书,在校场大厅内摆设酒席,请文武官员们一起赴宴,给玉龙复职,并将主持修城的重任委托于他,要他像练兵一样,努力把水西城修好。

玉龙见奢香不但执法如山,又能宽以待人,文武全才,样样能干,佩服得五体投地,便带领士兵和民铁们,一鼓作气,努力修城。

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冬来,年复一年,九狮山脚下的石城墙,像一根白玉带,只见一圈圈地垒高起来。

城墙筑好了,只差几墩方正的大石,最后一道城门洞口就可合龙完工。

玉龙亲自领人在城外西北角开山打石,不幸被石头滚来打死了。

奢香夫人听说玉龙死了,急忙赶来,设灵守丧,将玉龙安葬在他牺牲的坡上,并将这个坡命名为“玉龙坡”。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山海经》中的怪物都是捏造的吗?他们有实际原型吗?

2025-3-6 9:51:44

国学百科

太岁应该怎么拜?(怎么正确的拜太岁?)

2025-3-6 11:51:5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