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 箴言
1.百川有余水,大海无满波。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 唐・孟郊
【 译文 】
众多河流的水常常会有溢出的时候,而大海却永远没有满溢的波涛。这是因为它们的容量大小相差悬殊,人的度量也是如此,贤能的人和愚蠢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2.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清・史典
【 译文 】
如果对方的道理是正确的,而我的道理是错误的,我会承认并谦让;如果对方的道理是错误的,而我的道理是正确的,我也会包容对方。
3.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晋・傅玄
【 译文 】
疾病常常是因为饮食不注意而进入身体,灾祸往往是因为说话不谨慎而引发的。
4.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明・钱琦
【 译文 】
不喜欢追逐名声的人,通常也不贪图利益;而那些热衷于追求名声的人,往往是特别贪图利益的人。
5.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春秋・管仲
【 译文 】
不用言语表达的实际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就像雷鸣般震撼人心。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 译文 】
不懂得天命,就没有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不懂得分辨他人的言语,就没有办法认识他人。
7.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 明・姚舜牧
【 译文 】
才能不应该过度显露,权势不应该过分倚仗,享受不应该过度奢侈。
8.谗言伤善,青蝇污白。—— 汉・王充
【 译文 】
谗言会伤害善良的人,就像苍蝇会玷污洁白的东西一样。
9.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春秋・曾参
【 译文 】
如果一个人早晨犯了过错,晚上能够改正,就应该给予肯定;如果晚上犯了过错,早晨能够改正,也应该给予肯定。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战国・屈原
【 译文 】
尺虽然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然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足之处,人的智慧也有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计数也有达不到的地方,神灵也有不通晓的事情。
11.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汉・刘向
【 译文 】
说话不恰当,反而会伤害到自己。
12.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明・吕坤
【 译文 】
与人相处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要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处理事情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见解,而要了解事情的道理和规律。
13.辞达则止,不贵多言。—— 宋・朱熹
【 译文 】
言辞能够表达清楚意思就可以了,不看重过多的言语。
14.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战国・庄周
【 译文 】
捕到鱼后就忘记了捕鱼的竹器,领会到了意思就忘记了表达的言辞。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15.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春秋・管仲
【 译文 】
喜欢说话但说的不恰当,不如少说话。
16.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人,离一温厚不得。—— 明・吕坤
【 译文 】
方正严厉是与人相处时的大毛病,圣贤之人与人相处,不能缺少温和宽厚。
17.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荫也。—— 汉・刘向
【 译文 】
高山的山顶上没有美好的树木,是因为受到了过多阳光的伤害;大树的下面没有美好的小草,是因为受到了过多树荫的遮蔽。
18.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宋・朱熹
【 译文 】
在涵养品德、达到和谐、努力实践这三个方面,要以涵养品德为首,达到和谐次之,努力实践又次之。
19.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 明・洪自诚
【 译文 】
贪图利益的人,他们的行为超出了道义的范围,所带来的危害是明显且浅显的;而贪图名声的人,他们的行为隐藏在道义之中,所带来的危害是隐蔽且深远的。
20.惠言若金。—— 唐・储光羲
【 译文 】
美好的言辞如同金子一样珍贵。
21.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于乡原之人哉?—— 唐・皮日休
【 译文 】
诋毁他人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正直,过度赞誉他人的人会失去真实,这样的人接近于伪善的人。
22.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宋・苏轼
【 译文 】
交情浅却谈论很深的话题,这是君子应该避免的。
23.节酒慎言,喜怒必思。—— 唐・孟郊
【 译文 】
要节制饮酒,谨慎说话,在喜怒之时一定要思考后果。
24.戒太察,太察则无含弘之气象。—— 明・于谦
【 译文 】
要戒除过于苛察,过于苛察就没有宽容宏大的气象。
25.君子修其身于暗室屋漏之地,而声流于四方万里之外。—— 元・欧阳玄
【 译文 】
君子即使在无人看见的暗室中,也会修养自己的品德,而他的名声却会传播到四方万里之外。
26.开敢谏之道,纳逆己之言。—— 晋・傅玄
【 译文 】
要开辟敢于进谏的道路,接纳与自己意见相反的言论。
27.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汉・司马迁
【 译文 】
逆耳的忠言就像良药,甜美的奉承话就像疾病。
28.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
【 译文 】
好就是好,一点也不虚假地赞美;错就是错,一点也不隐瞒过错。
29.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宋・司马光
【 译文 】
当面顺从,背后又有不同的言论,这是古人所警戒的行为。
30.妙语精言,不多为贵。—— 宋・欧阳修
【 译文 】
精妙的语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31.能无私于一人,故万物至而制之,万物至而命之。—— 战国・尉缭
【 译文 】
如果能够对所有人都没有私心,那么万物到来时都能掌控它们,万物到来时都能支配它们。
32.佞言似忠,奸言似信。—— 清・申涵煜
【 译文 】
谄媚的话看似忠诚,奸诈的话看似可信。
3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战国・孟轲
【 译文 】
他的观点有一定的根据,他的言论有一定的道理。
3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唐・韩愈
【 译文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35.伤人之语,剑戟之痛。—— 晋・葛洪
【 译文 】
伤害他人的话语,会给人带来像被刀剑刺伤一样的痛苦。
36.书必择而读;人必择而交;言必择而听;路必择而蹈。—— 清・张履祥
【 译文 】
书籍必须选择有益的来读;人必须选择品行好的来交往;言论必须选择正确的来听取;道路必须选择正确的来行走。
3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瑾瑜匿瑕,川泽纳污。—— 汉・东方朔
【 译文 】
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人过于苛求就不会有朋友。美玉也会有瑕疵,江河湖泽也能容纳污垢。
38.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战国・孟轲
【 译文 】
没有同情心,就不是人;没有羞耻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心,就不是人。
39.毋拒直言,毋纳偏信。—— 宋・欧阳修
【 译文 】
不要拒绝正直的言论,不要接受片面的信任。
4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春秋・曾参
【 译文 】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41.喜传语者,不可与语。—— 明・陈继儒
【 译文 】
喜欢传播别人话语的人,不要和他交谈。
4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春秋・老聃
【 译文 】
真实可信的话往往不华丽,华丽动听的话往往不可信。
43.行一棋不足以见智。—— 汉・刘安
【 译文 】
下一步棋不足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
44.行欲先人,言欲后人。—— 春秋・曾参
【 译文 】
行动要比别人先,言论要比别人后。
45.雅言难入,淫言易听。—— 宋・胡宏
【 译文 】
高雅的言论难以被人接受,低俗的言论却容易被人听信。
46.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春秋谷梁传》
【 译文 】
说话却不讲信用,那还能叫说话吗。
47.言极则怒,怒极说危。——《吕氏春秋》
【 译文 】
说话太过分就会引起愤怒,愤怒到极点就会有危险。
4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汉・杨雄
【 译文 】
言语是内心想法的表达,书法是内心感情的描绘。
49.言语之恶,莫大造孽。—— 明・吕坤
【 译文 】
言语上的恶意,是最大的罪过。
50.言之易,行之难。——《吕氏春秋》
【 译文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51.言忠信,行笃敬。——《论语》
【 译文 】
说话要忠诚守信,行为要笃实恭敬。
52.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谚语
【 译文 】
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真理和道德,宁可忍受贫困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
53.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晋・葛洪
【 译文 】
一句美好的话语,比千金还要珍贵。
54.一字不可强与人,一言不可强许人,一笑不可强假人。—— 明・薛煊
【 译文 】
一个字也不可以勉强给别人,一句话也不可以勉强答应别人,一个笑容也不可以勉强装出来给别人。
55.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春秋・孔丘
【 译文 】
有学问却好像没有学问一样,知识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也不计较。
56.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感应》
【 译文 】
对父母兄长孝敬友爱达到极致,就能够与天地神灵相通,其光辉可以照耀到四海之 外, 普天之下无不感通。
5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战国・荀况
【 译文 】
跟人说友善的话语,比布帛还要温暖。
58.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战国・吕不韦
【 译文 】
想要战胜别人,必须先战胜自己;想要评论别人,必须先评论自己;想要了解别人,必须先了解自己。
59.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
【 译文 】
想要修养自身的品德,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行为;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6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战国・荀况
【 译文 】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抱怨别人,懂得天命的人不会抱怨上天;抱怨别人的人会陷入困境,抱怨上天的人没有志向。
免责 声明: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不做商用,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