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堪称“古代军事界天花板”
他带兵打仗从无败绩
却深藏功与名,打完就隐居!
一本《孙子兵法》
火了2500年
至今仍是全球军校“必修教材”
······



姓名: 孙武
字号: 字长卿
别称: 孙子、孙武子、兵圣(兵家至圣)
性别: 男
朝代: 春秋时期
生卒年: 约前545年-约前470年
职务: 吴国将军
籍贯: 齐国乐安(今属山东)
成就: 著《孙子兵法》;柏举之战大败楚国
孙武被尊称为孙子,又称“兵圣”“兵家至圣”,有“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之誉。所著《孙子兵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该书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书中强调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及应对客观之道,充满辩证法,其基本原则被后人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孙武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阏父之子满,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成为陈国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之子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他是孙武的直系祖先。陈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田桓子(田无宇),生五子:田武子(田开)、田僖子(田乞)、陈昭子(田昭)、田书、子亶。其中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


1.齐国时期(约前535-前515年)
• 出身军事世家,祖父孙书是齐国名将
• 青年时钻研兵法,亲历齐国内乱,萌生“不战而胜”理念
2.吴国崛起期(前514-前506年)
• 前514年:携《兵法十三篇》见吴王,斩妃练兵震惊朝野
• 前512年:提出“疲楚战略”,指挥吴军轮番袭扰楚国边境
• 前506年:指挥柏举之战,千里迂回攻破郢都(春秋首次大国灭国战)
3.战略转型期(前505-前496年)
• 前505年:反对穷追楚昭王,预见秦军援楚风险
• 前496年:参与槜李之战,败越军但吴王阖闾伤重而亡
4.归隐时期(前496年后)
• 辅佐新王夫差初期后急流勇退
• 修订《孙子兵法》,增补“火攻”“用间”等实战心得
从血性少年到兵学宗师,孙武用30年诠释:真正的战神,既要敢“斩姬立威”,更要懂“功成身退”。其“先胜后战”思想,至今仍是全球军校必修课。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
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