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前77年一前33年),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西汉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西汉中期著名易学家,京氏易学的创立者,纳甲筮法的创始人。京房的易学得之于焦延寿,焦延寿讲易,喜推灾异,以自然灾害解释卦象,推衍人事。《汉书·京房传》概括焦延寿的学术道:“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卦更值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京房从焦延寿学易,深得焦氏易学“真谛”,是焦延寿最为赞赏的学生,他几乎全部掌握了老师的理论,应用方面也更加灵验,能准确预知灾害、异常事件及风雨寒温等情况的发生,他把焦延寿以灾异讲易的做法推向鼎盛,使易学此一流派在当时声名显赫,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致人们把这一流派称之为今文易学“京氏学”。焦延寿曾经说过,在他的学生中,能够学到他的思想学说,又能舍身为民的人一定是京房,同时他还断言,将来弟子京房也必然会因为学易而危及自己的生命,这个推断果然应验了。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公元前45年,京房任孝廉郎官。而后数年间,国家不断有自然灾害发生或出现奇异的自然现象,京房对此大都能预言灾害降临的时间,或提前数月,或提前一年,几乎每次都能应验。皇帝知道后很高兴,常召见京房询问灾异现象的原因与对策,让他主持考察、约束全国大小官吏的事务。京房想趁皇帝信任之际,除去石显和五鹿充宗等几个危害国家的官员。不过,没等到京房为皇帝排除危机和除掉为祸国家的权贵,皇帝便听信了石显一派的话,先打发京房去魏郡做官,而后又以京房与他人合谋诽谤政治、诬罪皇帝和勾结诸侯王对中央政府意图不利等几个罪名,将京房押送到京城长安。同年十一月,四十一岁的京房被杀,焦延寿的推断果然应验了。京房一生,从学易做官,到因为善于以易推断而受到皇帝赏识,却因此身陷不测。传说京房死前曾对弟子周敞说,他死后三十天,天上必然有一星经过,表明他是无辜被杀的。三十天后,果然出现了京房所说的天象。之后,汉成帝即位,整治了石显及其党羽,才还京房以清白。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多才多艺,易学理论上的建树颇多,据《汉志》《隋志》《唐志》《宋志》等书著录,京房易著颇丰,现存《京氏易传》三卷,清王保训《木犀轩丛书》辑有《京氏易》八卷,内有《易占》、《飞候》、《五星》、《灾异》等篇,据不完全统计,《京氏易传》所记载的由京房完善、创立的理论有纳甲说、纳支说、八宫说、五行论、卦主说、卦时说、中位说、爵位说、当位说、飞伏说、互体说、卦气说、星宿配卦说、建候说及世卦起月例等数十种之多,还根据纳甲体系创立了纳甲筮法,流传沿用至今,为易学应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寿棋《易学群书评议》说:“虽京氏占候不尽此,亦大端具矣。”京房易学颇具独创性,传易于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由是易有京氏之学。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易学不仅讲占法,而且通过对占法及经传的阐释,形成一套理论体系,用来解释自然和社会,从而成为汉代易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房的占算理论和解释《周易》的方法具有容纳百川的特点,他广泛吸取了哲学宇宙论、数学、天文、历法、物候、五行、阴阳、乐律等各种知识,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到《周易》的卦爻规律之中,形成了品类繁多、别具特色、内容缜密理论性强的京氏易学,大大超过了孟喜和焦延寿等前辈易学家,其易学理论被后人概括为象数派易学。京房易学本身具有难以超越的高度,加之他当时身处上层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跟随他学习的人从贵族子弟、政府官员、学者到庶民、隐士,遍及朝野,直接影响了东汉易学的发展趋向,形成了东汉易学家的重要群体,成为中国易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易学流派。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八宫卦说,阴阳消长

 

京房于《易传》中对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将八经卦的重卦称为“八宫”又称为“八纯”,其排列的顺序是:乾,震,坎,艮,坤,巽,离,兑。此种顺序出于《说卦》以乾坤为父母卦,各统率三男三女。前四卦为阳卦,后四卦为阴卦。此种排列顺序,与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同一系统。每一宫卦又统率七个卦,如乾宫所属之卦,其顺序为姤,遁,否,观,剥,晋,大有。坤宫所属之卦,其顺序为复,临,泰,大壮,夬,需,比。这样,便构成六十四卦排列顺序,始于乾卦,终于归妹。各宫卦中所属之卦,各有自己所处的地位,前五个卦分别称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第六卦称为游魂,第七个卦称为归魂。京房说:“易有四世,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八纯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京氏易传》)。惠栋《易汉学》,依京房义,制有八宫卦次图。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此图式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八宫中的上爻即上世,皆不变。其所属各卦,有一爻变者,即阳爻变阴爻,或阴爻变阳爻,为一世卦,如乾宫中的姤卦,初画为阴爻,乃乾卦初九所变。有二爻变者,为二世卦,如乾宫中的遁卦,初画和二画都是阴爻,乃乾卦初九二所变。有三爻变者,为三世卦,如否卦下卦三画皆阴爻,乃乾卦下卦三阳爻所变。有四爻变者,为四世卦,如观卦,初画至四画皆为阴爻,乃由乾卦初九、九二、九三、四所变。有五爻变者,为五世卦,如剥卦,五画皆为阴爻,乃乾卦五阳爻所变。游魂卦,是说,五世卦中的第四画,恢复本宫卦中的第四卦爻象,或者五世卦中的第四画,其阳爻则变为阴爻,阴爻则变为阳爻,即为游魂卦。如乾宫中的五世卦剥六四爻变为九四爻,则为游魂卦晋卦,或者剥卦六四爻恢复乾卦九四爻象,即是晋卦。归魂卦,是说游魂卦下卦,恢复本宫卦的下卦象,或者游魂卦的下卦变为相反的卦,即为归魂卦。如乾宫中游魂卦晋,其下卦为坤,变为乾,即为归魂卦大有。其他卦皆类此。“游魂”“归魂”的说法,本于《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所以京房将这两类卦称为“鬼易”。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其二,京房所以如此排列六十四封顺序,表示卦爻象的变化乃阴阳消长的过程。八宫中的前四卦为阳卦,以乾为首,乾卦六爻皆阳,表示阳气极盛,其次为姤卦,表示一阴生而浸阳,次为遁卦表示二阴生而浸阳,次为否卦表示三阴生而浸阳,次为观卦表示四阴生而浸阳,次为剥卦表示五阴生而浸阳。次为晋卦表示阳不可尽剥,又复于阳,但未回到内卦之位,而是居于外卦四位,如灵魂一样游荡,故称游魂。次为大有,表示复归本位,即下卦变为乾,故称归魂。其在《易传》中解乾卦说:“纯阳用事”;解姤卦说:“阴遇阳”;解遁卦说:“阴荡阳”,“阴来阳退也”;解否卦说:“内象阴长,阴气浸长”;其解观卦说:“内象阴道已成”,“阴道浸长”;其解剥卦说:“柔长刚减,天地盈虚”,“天气消灭”;其解晋卦说:“阴阳返复,进退不居,精粹气纯,是为游魂”;解大有卦说:“卦复本宫曰大有,内象见乾是本位,阴退阳伏返本也”。以上是讲阴息阳消的过程。八宫中的后四卦为阴卦,以坤为首,坤卦六交皆阴,表示阴气极盛其解释说:“纯阴用事”;其次为复卦表示一阳生,其解释说:“阴极则反,阳道行也”,“阳来荡阴,阴柔反去,刚阳复位”;次为临卦表示二阳生,解释说:“阳长阴消”;次为泰卦表示三阳生,解释说:“阳长阴危”;次为大壮表示四阳生,解释说:“阳胜阴而为壮”“阳升阴降,阳来荡阴”;次为夬卦表示五阳生,解释说:“刚决柔,阴道灭”;次为需卦,解释说:“柔道消,消不可极,反于游魂”;次为比卦,解释说:“归魂复本,阴阳相成,万物生也。”以上是讲阳息阴消的过程。京房的乾坤二宫阴阳消长说,实际上来于十二辟卦说,不同的是,所配月份不一致。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的八宫卦说,还有一个内容,即世应说。此说是《彖》、《象》应位说的发展。一卦六爻,其以初爻为元士,二爻为大夫,三爻为三公,四爻为诸侯,五爻为天子,上爻为宗庙。六爻各有贵贱等级之位,发挥了《系辞》“列贵贱者存乎位”的说法。他认为一卦的吉凶主要定于其中的一爻之象。每一卦皆有一爻为主,三世卦以三爻三公为主,四世卦以四爻诸侯为主,五世卦以五爻天子为主,八纯卦皆以上爻宗庙为主。为主之爻称为“居世”、“临世”、“治世”等。按应位说,初爻元士居世,则与四爻诸侯相应,二爻大夫居世则与五爻天子相应,三爻三公临世则与上爻宗庙相应。相反,五爻天子治世则与二爻大夫相应,等等。此即世应说如其在《易传》中,解释卦说:“元士居世,尊就卑,定吉凶只取一爻之象。九四诸侯坚刚在上,阴气处下。”姤为乾宫中的一世卦,所以说:“元士居世”,即此卦初六爻为一一卦之主,九四阳爻与之相应,意味着“尊就卑”。其解否卦说:“三公居世,上九宗庙为应,君子以俟时,小人为灾。”否为乾宫三世卦,所以说“三公居世”,即以六三爻为主,上九宗庙相应,表示君子等待顺利时机的到来,小人则为灾。其解剥卦说:“天子治世,反应大夫。”剥为乾宫五世卦,所以说“天子治世”,即此卦中六五爻为主,与六二爻相呼应,所以说“反应大夫”。其解晋卦说:“诸侯居世,反应元士。晋为乾宫游魂卦,其九四爻乃乾卦阳爻之恢复,故以四爻为主,此即“诸侯居世”,与初六相应,此即“反应元士”。其解大有说:“三公临世,应上九为宗庙。”大有为乾宫归魂卦,此卦九三爻表示乾阳已复于内卦之位,故以三爻为主,此即“三公临世”,与上九宗庙呼应。其它卦的体例皆类此。世应说是为占术服务的,如京房所说:“定吉凶只取一爻之象”。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纳甲入卦,以配天地

 

纳甲是说,八宫卦各配以十干,其各爻又分别配以十二支。甲为十干之首,故此说称为“纳甲”,配以十二支,称为“纳支”,京房于《易传》中说: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 此是说,乾坤两卦象,分内外卦;乾卦内卦纳甲,外卦纳壬;坤卦内卦纳乙,外卦纳癸。 其释乾卦说:“甲壬配外内二象”,即此义。 其它六卦,各配以庚辛,戊己,丙丁。 其解履卦说:“六丙属八卦”。 履卦为良官五世卦,六指艮卦六五爻,以艮纳丙,故称“六丙”。 其释鼎卦说:“阴穴见,火顺于上也。 中虚见,纳受辛于内也”。 此卦离上巽下,离为火,巽为木,为逊,纳辛,即受巽,因为巽纳辛。 意思是,鼎中空,故木能顺火而上,乃享饪之象。 惠栋《易汉学》有京房八卦六位图,其述纳支说为:乾卦六爻,从初爻至上爻,配子,寅,辰,午,申,戌;坤卦六爻配未,巳,卯,丑、亥,酉;震卦六爻配子,寅,辰,午,申,戌;巽卦六爻配,丑,亥,酉,未,巳,卯;坎卦六爻配寅,辰,午,申,戌,子,离卦六爻配卯,丑,亥,酉,未,巳;长卦六爻配辰、午、申,戌,子,寅;兑卦六爻为巳,卯,丑,亥,酉,未。 现参考惠栋的八卦六位图,将京房的纳甲和纳支说,制一图。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的纳甲说,其源有二。一是配以十干,出于《说卦》以乾坤为父母卦。这两卦,配以甲乙壬癸,表示乾坤乃阴阳之始终。十干分为五阳和五阴、甲为阳之始、乙为阴之始,壬为阳之终,癸为阴之终,故配乾坤父母卦。其它六子卦,阳卦震为长男,配庚,阴卦巽为长女,配辛;阳卦坎为中男,配戊;阴卦离为中女,配己;阳卦艮为少男,配丙;阴卦兑为少女,配丁。一是配以十二支,来于律历。《后汉书·律历志》引京房的话说:“夫十二律之变,至六十,犹八卦之变为六十四卦也。宓牺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又说:“以六十律分期之日,黄钟自冬至始,及冬至而复,阴阳寒燠风雨之生焉”。六十律乃十二律之推衍。十二律分阴阳两类:六阳律为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阴律为吕或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按《淮南子·天文训》,十二律配以十二月,十二支如下:

黄钟十一月,子

蕤宾五月,午

大吕十二月,丑

林鍾六月,未

太蔟正月,寅

夷则七月,申

夹钟二月,卯

南吕八月,酉

姑洗三月,辰

无射九月,戌

仲吕四月,巳

应钟十月,亥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以上十二月,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按此说法,十一月,五月为子午;十二月,六月为丑未。配以乾坤父母卦,乾卦初爻为子(十一月),四爻为午;坤卦初爻为未(六月),四爻为丑,表示阴阳二气之终始。乾卦其它各爻,由下往上,按阳支顺序,配以寅、辰,申,戌。坤卦各爻,按阴支顺序,配以巳,卯,亥,酉。其它六子卦,按律历说,十一月,五月为子午,配阳卦震,各交按阳支顺序,配以子,寅,辰,午,申,戌;十二月,六月为开未,配阴卦巽,各爻按阴支顺序,配以丑,亥、酉,未,巳,卯;一月、七月为寅申,配阳卦坎,各爻按阳支顺序,则配以寅,辰,午,申,戌,子。余卦皆类此。乾坤两卦纳支,同震巽两卦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八卦为四阴四阳,比十二律或十二支的六阴或六阳,多出一阴一阳。八卦各交纳支时,阳支则顺行,阴支则逆行,据说,由于阳主进,阴主退,可以看出,京房的纳甲纳支说,乃《说卦》中乾坤父母说和律历相结合的产物。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五行生克,以释吉凶

 

京房易学还以五行学说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的吉凶。他在《易传》中说:“生吉凶之义,始于五行,终于八卦。”《系辞》《说卦》中讲的天地之数,以五为贵,受了战国时五行说的影响,但还没有以金木水火土的范畴解释《周易》。以五行说解《周易》,始于汉易京房。归纳起来,此说有三。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其一,五星配卦说。五星即土星镇,金星太白,水星太阴,木星岁,火星荧惑。京房于《易传》中解释每卦时,都有“五星从位起某某”语。如解乾卦说:“五星从位起镇星”;解姤卦说:“五星从位起太白”;解遁卦说:“五星从位起太阴”;解否卦说:“五星从位起岁星”;解观卦说:“五星从位起荧惑”。按五行相生说此顺序为土金水木火。以下各卦,按八宫卦的卦序,各配以五星周而复始,至终卦归妹,配岁星。此即京房所说的“降五行”。《淮南子·天文训》和《史记·天宫书》,皆以五星的运行,说人事吉凶,战争的胜负。如《天文训》说:“镇星一宿,当居而弗居,其国亡土;未当居而居之,其国益地。”京房以五星配卦,取当时天文学中的占星术,说人事吉凶。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其二,五行爻位说。此说是以五行配八宫卦及卦中的各爻。此即京房于《易传》所说:“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如其解姤卦说:“阴爻用事,金木互体,天下风行曰姤。”姤卦乾上巽下。此是以乾为金,以巽为木,以金木相遇,解说《象》文“天下有风”句。又说:“木入金为始,阴不能制于阳,附于金柅,易之类道牵也。五行升降,以时消息,阴荡阳,降入遁。”此是解释姤封初六爻辞:“系于金柅”和《象》文“柔道牵也”。“金柅”,铜制的织布工具。线系于金柅,《象》认为表示柔被牵于刚。京房则以五行说,解说《象》文,认为此交表示木入金的开始,即柔开始浸刚,所以说“阴不能制于阳”,以附于阳,解说“柔道牵”。按五行说,金的性能是克木,木入金,表示“阴不能制于阳”,以此说明姤卦为一阴生起之卦,此即“五行升降,以时消息”。京房解释能卦说:“属于木德,取象为雷。”此是以能为木。又说:“角宿从位降庚戌土。内外木土二象俱震。易曰震惊百里。”此卦宗庙处上六,土指上六交。“内外木土二象”,内指下卦晨水,外指上卦上六爻土。以土木皆震动,解释卦辞“震惊百里”。又解屯卦说:“土木应象见吉凶,与震为飞伏。”屯乃坎宫二世卦,土指坎卦二爻,木指霞卦二爻。又解艮卦说:“土木分气候,与兑为飞伏。”此卦上世见宗庙,木指艮卦上六爻,土指兑卦上六爻。今参考惠栋八卦六位图,将京房五行交位说,以图示之如下: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八宫卦配五行,本于《说卦》中取象和取义说。《说卦》以乾为金;坤为地即为土;震为草木开花之象,故配木;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即为土;兑为毁折,为刚,故配金。各交位配五行,本于《月令》五行配四时十二月说。按《月令》的说法,春季为盛德在木,夏季为盛德在火,秋季为盛德在金,冬季为盛德在水。土属夏秋之间,故为中央土。但土德不专主某一季,其德分布于四季之中。一季有三个月(孟、仲、季),土德则分别散布于季月之中。正月,寅,木;春二月,卯,木 ;三月,辰,土 ;四月,巳,火 ;夏五月,午,火 ;六月,未,土;七月,申,金 ;秋八月,酉,金;九月,戌,土 ;十月,亥,水 ;冬十一月,子,水 ;十二月,丑,土 。京房即依此顺序,将五行分别配入八卦各爻。如乾卦为阳卦,各爻配以阳支,初爻为子,配水;二爻为寅,配木;三爻为辰,配土;四交为午,配火;五爻为申,配金;上爻为戌,配土。坤卦为阴卦,各交配以阴支,初爻,为未,配土;二交为已,配火;三爻为卯,配木;四交为丑,配土;五交为亥,配水;上爻为酉,配金。其它六子卦各爻,按阴阳区别,配五行,皆类此。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其三,五行生克说。此说是以八宫卦为母,以其爻位为子。按五行关系,母子之间存在着相生或相克的关系。京房于《易传》中解乾卦时说:“水配位为福德,木入金乡居宝贝,土临内象为父母,火来四上嫌相敌,金入金乡木渐微。”陆绩注说:“甲子水是乾之子孙,甲寅木是乾之财,甲辰土是乾之父母,壬午火是乾之官鬼,壬申金同位,伤木。”此是说,乾为母,为金;其初爻为水,母子是金生水的关系,此为福德,即陆注所说“乾之子孙”;其二爻为木,母子是金克木的关系,称为宝贝,陆注为“乾之财”;其三爻为土,母子关系是土生金,称为父母;其四爻为火,母子关系是火克金,称为鬼或官鬼,相敌对;其五交为金,母子皆为金,此种关系称为同气,即相等关系,互不相害,反而伤木,所以说:“金入金乡木渐微”。以上即五行生克说。此说本于《淮南子·天文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日义,母生子日保,子母相得日专,母胜子日制,子胜母日困。以胜击杀,胜而无极。以专从事,专而有功。以义行理,名立而不堕。以保畜养,万物蕃昌。以困举事、破灭死亡。“保”,即京房所说的“宝”;“困”即京房说的“系”。此是以五行生克论人事吉凶。京房取其义,解说卦爻象的吉凶。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卦气之说,以应四时

 

京房解易也讲二十四节气,其在《易传》中说:“分六十四卦,配三百八十四交,成万一千五百二十策,定气候二十四,考五行于运命,人事天道日月星辰局于指掌。”但其卦气说,有与孟喜说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其在《易传》中说:“龙德十一月在子,在坎卦左行;虎刑五月在午,在离卦右行。”此是以坎卦主冬至,离卦主夏至,乃孟喜卦气说。龙德和虎刑的说法,本于《淮南子·天文训》:“冬至为德”,“夏至为刑”。意思是,冬至阳气初萌,始生万物,故称其为德。夏至阴气始生,将使万物衰落,故称其为刑。又说:“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为德。“雌雄”指阴阳二气。是说,阳气左行,始于十一月冬至;阴气右行,始于五月夏至。此亦是京房于《易传》中所说:“阴从午,阳从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左右吉凶。吉凶之道,子午分时。”子午指冬至和夏至。以上是以阴阳二气说解释孟喜的卦气说。其在《易传》中,每卦六爻各配六个月份,表示气候的变化。如解乾卦说:“建子起潜龙,建已至报,主亢位。”此是以乾卦初爻为十一月冬至,巳指四月,乾卦上九爻,即采孟喜卦气说。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但京房的卦气说,亦有不同于孟喜者。其一,将坎离震兑四正卦纳入一年的日数之中。一行于《卦议》中,引孟喜说之后,接着评论京房卦气说:“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日,坎离震兑,其用事自分至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颐,晋,升,大畜,皆五日十四分,余皆六日七分。”“期”,一年。孟喜以六十卦,三百六十爻,配一年之日数。而京房则以六十四卦三百六十四爻配一年之日数。其日数的分配是,四正卦的初爻,即主二至和二分之爻,各为一日八十分之七十三;颐,晋,升,大畜,此四卦各居四正卦之前,各为五日十四分;其余卦,皆当六日七分。此种说法,将四正卦纳入一年的月份之中,即坎当十一月,离当五月,度当二月,兑当八月。其他四卦是,乾主立冬,当十月;坤主立秋,当七月;巽主立夏当四月;艮主立春,当正月。其“阴从午,阳从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的说法来源于《说卦》中的八卦方位说,也是对孟喜说的发展。其所谓“子午分行”,从子左行至午,为阳气从初萌到兴盛的过程从午右行至子,为阴气从初萌到兴盛的过程。其二,京房于《易传》中又说:立春正月节在寅,坎卦初六,立秋同用。雨水正月中在丑,巽卦初六,处暑同用。惊蛰二月节在子,震卦初九,白露同用。春分二月中在亥,兑卦九四,秋分同用。清明三月节在戌,艮卦六四,寒露同用。谷雨三月中在酉,离卦九四,霜降同用。立夏四月节在申,坎卦六四,立冬同用。小满四月中在未,巽卦六四,小雪同用。芒种五月节在午,震宫六四,大雪同用。夏至五月中在巳,兑宫初九,冬至同用。小暑六月节在辰,艮宫初六,小寒同用。大暑六月中在卯,离宫初九,大寒同用。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此是依太初历,以建寅正月为岁首。前半年六个月,其节气从,春到大暑;后半年,从立秋到大寒,前半年和后半年的节气,相互对应。如立春正月节对立秋七月节,清明三月节对寒露九月节,夏至五月中对冬至十一月中,大暑六月中对大寒十二月中,等等。此二十四节气,分别配以十二支,如立春为寅,立秋亦为寅,此即所谓“同用”。其配八卦,只配六子卦,分别主管二十四节气,一卦主两个节气,如坎卦初六配立春,立秋亦配坎卦,此亦为“同用”。六子卦配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从立春坎卦开始,其次为巽,震,兑,艮,离,到立夏又从坎卦开始,依次循环,到大寒又在离卦。前半年的节气,从立春到大暑,乃阳气兴盛的过程;后半年的节气,从立秋到大寒,乃阴气兴盛的过程。此亦取“子午分行”之义。此种卦气说,同孟喜说相比,于四正卦外,又增加巽艮两卦,主管二十四节气。乾坤父母卦未纳人卦气,因为这两卦乃阴阳二气之代表或二十四节气的根本。六子卦配节气,有的取初爻,有的取四爻,因为前者为下卦之始,后者为上卦之始,取其开始之义。同一卦,有的取初爻,有的取四爻,如立春坎则取初六,立夏坎则取六四,表示所代表的节气不同。总之,京房的卦气说,并不一致,对后来影响大的是以卦交配一年之日和八卦卦气说。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阴阳二气,生生为易

 

以上四说,即八宫、纳甲、五行、卦气,也是京房对《周易》占筮体例的理解。这四说,都贯穿一基本思想,即阴阳说。京房易学,就对《周易》原理的理解,发展了《易传》中的阴阳说,鲜明地提出阴阳二气说。其在《易传》中所说的阴阳,不仅是其易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就其易学范畴说,阴阳指卦爻的性质;就哲学范畴说,指阴阳二气。并且以阴阳二气解释易学中的阴阳范畴。他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所谓变化,就是阴阳变易。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其在《易传》中说:积算随卦起宫,乾坤震翼坎离艮兑,八卦相荡。二气阳入阴,阴入阳,二气交互不停,故曰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内无不通也。此是以阴阳二气相荡,相交而不停止,解释八卦卦爻象的变易以及《系辞》说的“生生之谓易”。他认为《系辞》说的“日新”和“生生”,都是指阴阳二气的变易永无停止之时,所谓“新新不停,生生相续”(同上)。这就叫做“易”。其解坤卦说:阴阳二气,天地相接,人事吉凶见乎其象,六位适变,八卦分焉。阴虽虚纳于阳位称实,升降反复,不能久处,千变万化,故称乎易。易者变也。“称实”,指阴爻居阳位,阴为虚,阳为实。这同样是以阴阳二气的变易,解释卦爻象的变易,以此说明“易”,就是阴阳二气升降变易而无止境。上述两段材料,都是以气的变易解说筮法中的变易。其在《易传》中,对每一卦卦爻象的变化和卦爻辞的解说,都是从这一原则出发的。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关于阴阳卦爻变易的形式,京房发挥了《易传》的说法,提出相交,相荡,相争,相合,升降,消长等,同样认为来于阴阳二气变化的形成。如其释泰卦说:乾坤二象,合为一运,天入地交泰,万物生意。小往大来,阳长阴危,金土二气交合。易云泰者通也。通天地,长于品汇,阳气内进,阴气升降,升降之道,成于泰象。泰卦,坤上乾下。金气指乾,土气指坤。“阴气升降”,是说,阴气由上升而下降。此是以阴阳二气升降而相交,解释《象》《象》文的天地交泰。所以其论讼卦又说:“阴阳相背,二气不交,物何由生?”讼卦,乾上坎下。《象》文说:“天与水违行,讼。”是说,天西转而水东流,上下背道而驰,所以成为讼象。京房则以阴阳二气不交释之。值得注意的是,京房于《易传》中,阐述了阴阳转化的观念提出了物极则反说。如其解升卦说:“自下升高,以至于极,至极而反,以修善道而成其体。”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此是说,高极则反。又解艮卦说:“阳极则止,反生阴象。易云艮止也。”此是说,艮卦为乾所生之少男,乃八卦中阳卦之终极,极则反于阴卦,故艮卦卦义为止。又解大壮卦说:内外二象动而健,阳胜阴而为壮。易曰:“抵羊触薄,赢其角”,进退难也。壮不可极,极则败。物不可极,极则反。故曰:“君子用罔,小人用壮。”“易曰”,乃大壮九三爻辞。“抵羊”,壮羊。“赢其角”,谓系其角。大壮震上乾下,所以说“动而健”。此卦四爻皆阳,所以说“阳胜阴而为壮”。壮为阳,以其角触篱,反而被系其角,处于进退两难之地,此是壮极则反。以此解释“君子用罔,小人用壮”。此是说,阴胜阴为壮,可是壮极则反于阴。所以事物发展到极端则走向其反面,此即“物不可极,极则反”。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八卦之源,周易之性

 

京房对八卦的起源和《周易》的性质,也有一些论述。其在《易传》中说: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圣人所以仰观俯察,象天地日月星辰草木万物,顺之则和,逆之则乱。夫细不可穷,深不可极,故揲蓍布爻,用之于下。筮分六十四卦,配三百八十四爻,序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定天地万物之情状。故吉凶之气顺六爻,上下次之八九六七之数,内外承乘之象。故曰兼三才而两之。此是发挥《系辞》的圣人观象说,认为卦爻象同天地万物之象是一致的。故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以及阴阳之总策数,可以规定天地万物的情状。由于一卦六爻,上下次之以阴阳之数,内外之象,显示吉凶之气,故兼有天地人变化的法则。总之,《周易》各卦,由于体现了事物的阴阳之数和阴阳之象,所以能“定天地万物之情状”。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关于象和数,他假借孔子的话说: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三者东方之数。东方日之所出,又圆者径一而开三也。四者西方之数。西方日之所入,又方者径一而取四也。言日月终天之道。故易卦六十四,分上下,象阴阳也。奇偶之数,取之于乾坤。乾坤者阴阳之根本,坎离者阴阳之性命。分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卦象定吉凶,明得失,降五行,分四象,顺则吉,逆则凶。依郑玄义,一为阴之初生,三为阳之正位;二为阴之初生,四为阳之正位。所以说:阳三阴四位之正也。”京房认为,卦中的阳三阴四之位,来于天地之数。因为日出东方,天为圆,圆乃径一而周三,所以天数为阳三。日人西方,即进入地下,地为方,方乃径一而围四,所以地数为阴四。此天三地四之数,也是日月运行的轨道,所以说“日月终天之道”。卦中的奇偶之数,亦来于天地阴阳之数。乾卦纯阳,象天,其数三,其变为九;坤卦纯阴,象地,其数四,其变为六。乾坤两卦具有九六即老阳和老阴之数,乃阴阳卦象的根本,所以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奇偶之数亦取之于坎离两卦。坎为少阳,其中阳爻,其数为七;离为少阴,其中阴爻,其数为八。七八之数乃阴阳卦象的性命,所以说“坎离者阴阳之性命”。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揲蓍求卦,四营三变,得出一爻之数,十八变则得出一卦之象,就是体现了这种法则。以上这些说法认为,卦中的阴阳之位和内外之分来了天三地四之数,卦象分阴阳又来于七八九六之数,这是对《系辞》说的“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的发挥。按这种说法,天地阴阳都有数的规定性,卦象分阴阳亦出于其数的规定性。总之,京房提出“阴阳之数”说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这是主张数生象。其在《易传》中又说:阴阳运行,一寒一暑,五行互用,一吉一凶。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易所以断天下之理,定之以人伦而明王道。八卦建,五气立,五常法象乾坤,顺于阴阳,以正君臣父子之义。故易曰元亨利贞。这是说,《周易》包括了二气运行和五行生克的法则,体现了天地万物的德性,不仅可以推断天下之理,也可以规定人类生活的准则。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就是效法八卦中的乾坤和五行之气,按阴阳变易的法则而制定的,所以能正君臣父子之义。这样,其卦气说又成了规定等级秩序的依据。可以看出,京房易学,不仅讲占法,而且通过对占法的解释,形成一套理论体系,用来解释自然和社会,成为汉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从哲学史上看,孟京易学,特别是京房易学,通过其卦气说建立起一个以阴阳五行为世界间架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汉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京房将八卦和六十四卦看成是世界的模式,认为《周易》既是自然界又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作为世界变易的基本法则,即阴阳二气的运行和五行之气的生克,即表现在八卦和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之中。这样,便将西汉以来的自然哲学更加系统化了。尽管他将《周易》中的筮法,引向占候之术,宣扬了天人感应,但他提出的世界图式对后来的哲学家们探讨世界的普遍联系,很有启发的意义。特别是,他以阴阳二气解释《周易》的原理,借助于当时天文学的知识和理论,阐述《周易》经传中关于事物变化的学说,这是对先秦易学的一大发展。这种学风,对汉代哲学、思想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很大影响。

京房 | 易学象数派奠基人,纳甲筮法创始人

免责 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精通“媚术”的道士色诱敛财,最终逃不过法律制裁

2025-7-5 15:16:04

国学百科

天医节,展示一下鲜为人知的道教神祇医疗系统

2025-7-5 15:16: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