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运六气里的特殊年份:“天符”“岁会”之年 国学百科 13小时前 编辑 国学之家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您有没有发现,有时候身边人生病特别集中,有的年份流感来得又快又猛,有的年份慢性病发作更频繁?在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里,这些现象和年份的 “能量属性” 密切相关,尤其是 “天符年” 和 “岁会年”,就像自然界的 “特殊信号”,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先搞懂五运六气的 “基础设定” 五运六气就像自然界的 “日历系统”,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和地支(子丑寅卯等)组合成 60 年一循环的周期,每一年的 “能量属性” 由五行(金木水火土)主导。比如今年如果是木运,就像大自然充满了生长的力量;如果是金运,可能就带着收敛肃降的气息。而 “六气” 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特征,由地支对应,比如子年对应太阳寒水,午年对应少阴君火。 天符年:天地能量 “同频共振” 的年份 想象一下,当 “年度能量属性”(天干代表的五运)和 “当年气候主旋律”(地支代表的司天之气)撞了个满怀,这就是 “天符年”。比如土运的年份,刚好遇上湿浊为主的太阴司天,就像本来要煮一锅土性的 “健脾粥”,结果又加了瓢 “湿湿的水”,土的能量就特别突出。这类年份共有 12 个,像己丑、己未年(土运 + 太阴湿土),戊午年(火运 + 少阴君火),乙卯年(金运 + 阳明燥金)等。 天符年的特点是 “能量偏性强”,就像大自然把某一种五行的 “音量” 调大了。这时候人体如果适应不了,生病就像 “被突然按了快进键”,发病急、症状重。比如火运天符年,容易出现高烧、喉咙肿痛等热性病症,而且来得又快又猛。 岁会年:能量 “归位立正” 的平和年份 如果说天符年是 “能量共振”,那岁会年就是 “能量归位”。比如木运遇到卯年,卯在方位上对应东方,正是木气当令的 “主场”;火运遇到午年,午对应南方,是火气最旺的 “根据地”。土运比较特殊,辰、戌、丑、未这四个 “土月” 对应的年份,就像土气在中央 “站稳了脚”。单纯的岁会年有丁卯、甲辰、甲戌、丙子年四个。 岁会年就像大自然在 “按剧本出牌”,能量分布规矩平和,就像四季更替不慌不忙。这时候人体受邪生病,往往是 “慢性子”,比如风寒感冒可能慢慢加重,不像天符年那样突然爆发,但病程可能拖得比较长。 太乙天符年:“双重特殊” 的高能年份 最特别的是那些既是天符又是岁会的年份,称为 “太乙天符年”,总共四个:戊午、己丑、己未、乙酉年。这就好比 “天符的共振” 加上 “岁会的归位”,能量强度就像自然界的 “超级信号”,古人说这是 “君主的号令”,变化来得又猛又突然。 在这种年份,健康受到冲击时就像 “遭遇突袭”,病症可能急剧发作,甚至出现危急情况。比如戊午年(火运 + 少阴君火,又是火运归位午年),极端高温天气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急症,发病迅速且凶险。 老祖宗的智慧:顺时养生的启示 古人总结这些特殊年份,不是为了算命,而是提醒我们 “顺天时,调自身”。天符年要提前 “加固防线”,比如火运天符年多喝清热润燥的饮品;岁会年适合 “缓缓图之”,用食疗慢慢调理体质;太乙天符年更要密切关注身体信号,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人群。 其实五运六气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人体和自然是个整体,就像海水会随月亮潮汐涨落,我们的气血也会随年份能量波动。了解天符、岁会这些 “自然密码”,不是为了恐惧特殊年份,而是学会像植物顺应四季一样,在不同的 “能量气场” 里,找到让身体舒服的活法。下次遇到身边人集中生病时,不妨想想:今年是不是哪个 “特殊年份” 的能量在悄悄影响着我们呢? 相关文章: 《救荒本草》是什么书,什么朝代的人撰写的?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的区别在哪? 赖布衣是谁?赖布衣生平的故事及作品有哪些? 张九仪是谁?张九仪堪舆学书籍有哪些?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