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历史分期角度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农民协会组织发行的货币,既不属于红色政权货币,也不属于革命根据地货币。道理很简单,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建立红色政权,更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只有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 才逐步建立红色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发行红色政权货币。
据此,第一个发行红色货币的要数 蛟洋农民银行 。 1927年10月,在福建上杭县的北四区——蛟洋,成立了中共蛟洋乡支部 。 以傅柏翠为首的共产党员,按照党关于建立工农武装的指示,领导农会收缴反动民团和地主的枪械,组建农民自卫军 。据 《福建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记载:为促进经济发展, 于 1927年冬成立了蛟洋农民银行,发行蛟洋农民银行流通券 ( 面额有一角、一元两种 ) 。
但几个月之后, 蛟洋农民自卫军 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强大的军事 “围剿”,被迫转移至大山中打游击,农民银行因此而中断。 虽然这一银行存在 的时间只有几个月 ,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自己银行的第一次尝试。 只不过,令人 遗憾的是 , 蛟洋农民银行 发行的 流通券 至今 还没有发现实物。
图 1 蛟洋农民银行 旧址
目前经鉴证有实物的第一张红色政权 货币 , 是 1928年2月下旬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发行的 劳动券。
1928年2月,朱德、陈毅率领湘南暴动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进军耒阳。2月19日,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刘泰任主席,徐鹤、李树一任副主席,全县18个区300多个乡也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为了扩大红色政府的影响,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券也就应运而生。
可是,在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发行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此事却一直鲜为人知。直到 1980年,耒阳党史办为了 系统 整理耒阳人民革命斗争史 ,组织 有关部门安排专 业 人 士, 进行党史 资料 征集工作 ,才初显端倪。

一天,时 任党史办副主任 的 陈列菊 , 在对幸存的参加湘南暴动同志进行访问时,无意中听到了一个重要 消 息 ,说 耒阳苏维埃政府 曾经 发行 过 货币 ,叫 “ 劳动券 ” 。对党史研究 敏感 的陈列菊 , 听到这一 说法 后 非常震惊。因为他知道, 耒阳 建立 苏维埃政府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比较早的, 苏维埃政府 发行的 劳动券 在红色货币历史上会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找到它,对研究 我 党 的金融 史有着 极其 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 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列菊 马上 向领导作了汇报,并着手寻找留存的实物。
但 偌大的耒阳,要找 到 几十年 前发行 的劳动券, 无异于 大海捞针。陈列菊与同事们苦 寻一段时间 无 果后 ,决定缩小寻找的范围 , 瞄准湘南暴动时,工农革命军曾经激战过的地方。
在这些乡村里,陈列菊根据以往收集文物的经验, 发动 当地上了年纪的老百姓 协助 寻找, 并 且将 寻找 重点放在一些 历史悠久的 老屋。
果然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1983年春天,耒阳市大市乡敖山村一位70多岁 姓 刘 的 老 农 ,在自己家的土砖房二楼墙壁中找到了两张一元的劳动券。当这一 消 息传到党史办时,陈列菊立即赶到大市乡敖山村, 代表政府 用 10元钱从刘老汉手中买 回 了 这 两张劳动券。
图 2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劳动券正面
由于年代久远, 劳动券 早已发黄,而且有些破损 。 但 非常庆幸的是, 两张一元的劳动券 正、背面图案还基本清楚。从实物看,纸币 虽然有些粗糙, 但 设计 非常 有特色。劳动券正面 的主图 是马克思 和 列宁 的头 像 ;上方书 “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劳动券 ” 13个字;中间上方是币值“壹圆 ”两个字,下方有 刘泰、徐鹤、李树一的签名 ;纸币下方边框里有 “中华苏维埃元年印” 8个字。背面 盖有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之印”,印章直径10厘米,盖印处并用墨笔 手工 编号。
图 3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劳动券背面
找 到 一元 纸 币后,陈列菊 在想,既然有一元的主币就 应该还有相应的 辅 币,否则不便于流通。因此, 他继续发动 群众寻找其他的 辅 币。
1983年9月, 在 耒阳市公平镇茅家坪村一位 姓 罗 的 老 农 家 , 再次找到两张劳动券 , 其中一张为一元 , 另一张是二角的。党史办用 6元钱从罗老汉手中征收了这两张劳动券。二角的劳动券与一元的相比, 外观上 没多 大的变化 ,只是面值数不同而已 。
1985年,在经过多年的党史征集后,耒阳市建成了党史陈列馆。开馆前夕,为了 确 保展出 文物 的真实性 ,当 年 9月, 由 时任党史办主任的陈列菊和 另外一位 党史办的同志 , 携带 20多件 民间收集来的 文物前往北京,到中央党史委(即现中央党史研究室)求教于专家。
在这 20多件文物中,其中 就包括这 4张劳动券。时任中央党史委副主任的马石江在看 到 这 20多件文物, 尤其是这 4张劳动券 时 特别 激动 。他在听取陈列菊的汇报后, 非常兴奋地 对陈列菊说,这 应该 是 目前发现的 我党 最早 发行的纸币 实物 ,并让陈列菊到 中国 革命军事博物馆去 鉴定 验证一下。
在中央党史委胡丹同志的引荐下,陈列菊携带 这 4张劳动券来到了 中国 革命军事博物馆。该馆有关专家鉴定 确认为真品 后 , 提出 能否 留下一张一元券和二角券给该馆。 出于保护革命 文物 原件的需要, 陈列菊北上带着的 20多件文物 想通过 军事博物馆 进行 复制, 回去之后才好 用复制件展出。军事博物馆的同志于是提出免费为 20多件文物进行复制,来换取两张劳动券。陈列菊见此情景,不便作主,连忙向耒阳市的有关领导进行请示,得到了 肯定 答复后,将两张劳动券留在了 中国革命 军事博物馆 。 目前 , 这二张劳动券在该馆的土地革命时期文物展厅中展出。
陈列菊从北京回来后,一直忙于党史陈列馆的布展、开馆工作,并未将这件重大新闻向 外 界透露。 1990年因工作需要,陈列菊又转调耒阳市志办任主任,开始市志的编辑工作。 而后, 市志办与党史办合并,组建 新的 耒阳市史志办,陈列菊出任主任。 但 直到 1999年退休, 他都 未向 外 界透露这一 重大 新闻。

前几年 , 有 记者在赴耒阳市采访一个旅游项目的开发时,巧遇登山游历的陈列菊老人。说到耒阳的历史时,陈列菊无意中讲起这段历史,才使 这隐 藏了 几十 年的 秘密 得以披露。
耒阳市 目前 现存的 实际 只有一张一元劳动 券 。据陈列菊称,另一张一元的劳动券 在 1986年被湖南省人民银行征收去了。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劳动券的设计非常有特色,把马克思、列宁头像作为主图。把外国人头像设计在中国纸币上,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第一回,开创了红色政权货币的先河。表明了红色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体现了苏区群众铁心跟党走的精神风貌。
这种以马克思、列宁头像作为纸币主图的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影响非常广泛。其红色基因,很快传承到苏区各地,各地纷纷按此设计纸币主图。
1930年11月7日,在中共闽西特委领导下,为发展苏区经济,建立了闽西工农银行,发行了一元银币券。其主图也是马克思、列宁头像(有1930、1931两个版式)。闽西是客家地区,群众把这种红色政权发行的纸币称之为“红票”。“红票”在苏区群众中流通,既有一般货币的功能,又有宣传画的功效,使群众很快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政治主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闹翻身求解放的决心。
图 4 闽西工农银行1930年一元券
此后, 1931年2月江西工农银行印制的一元纸币;1931年 坑口墟消费合作社流通券; 1932年湘赣省工农银行一元券;1933年川陕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的一元券;以及闽西工农银行股票、联合消费合作社股票,都使用马克思、列宁头像为主图。
图 5 江西工农银行一元券
图 6 闽西工农银行股票
图 7 坑口墟消费合作社流通券
图 8 1932年湘赣省工农银行一元券
图9 川陕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3年一元券
单个以马克思或者列宁或者斯大林头像为主图的更多,如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 1931年贰角券 、 193 2 年 壹圆 券 ; 鄂东农民银行铜元票 1931年贰串文券 ; 鄂豫皖省苏维埃工农银行 1932年贰角券等,使用的都是马克思头像。
图10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 马克思头像 1931年贰角券
图11 鄂东农民银行铜元票 马克思头像 1931年贰串文券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一元和贰角的纸币; 1931年鄂北农民银行信用券伍角券、壹圆券;1932年鄂豫皖苏维埃经济公社铜元贰串文;1933年、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一元纸币;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铜元票1933年一串文纸币、1934年三串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5年壹圆券纸币、布币;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6年壹圆券纸币,使用的都是列宁头像。
图 12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纸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工农银行 1933年壹圆券纸币、布币,使用的是斯大林头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斯大林头像的货币。
图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工农银行1933年壹圆券纸币
1931年7月鄂北农民银行还制作了马克思头像和列宁头像两种版式的银币。1931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造列宁头像银币。1934年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还制作了列宁头像的银币,但此币至目前,在钱币界还有些争论。
图 14 1931年鄂北农民银行造马克思头像银币
图 15 1931年鄂北农民银行造列宁头像银币
图 16 1931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造列宁头像银币
马克思、列宁头像成为苏区货币主图之后,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传播,更加坚定了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提高了广大群众闹翻身求解放的政治思想觉悟,为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龙岩市档案馆荣誉研究馆员,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武平县慈善总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从事收藏几十年,涉及邮票、钱币、苏区文物、毛泽东像章等。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等专著。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览。其个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过,享誉全国。已出版的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几十篇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