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是虚妄,唯有人生,最为短暂。” 世界上最像长安的地方恐怕就是奈良了,奈良就像一只追着长安这轮明月的萤火虫,虽然不够亮,却也有自己的美丽与皎洁。
奈良国立博物馆是一座以主要展出佛教艺术品的博物馆。其主体结构分为本馆(主展览馆)、本馆附属馆、东新馆、西新馆以及地下回廊。
其中本馆是根据宫廷建筑师片山东熊于1894年(明治27年)设计的赤坂离宫为蓝本建造的。馆内除了展出一般的艺术品之外,还常为奈良县各个寺院托管珍贵物品。
在奈良成立国立博物馆的宗旨是为了保管和公开流传在神社寺院的诸多“名器与珍宝”,让世人知道其价值,并协助保护这些珍宝。
1892年(明治25年),博物馆就选址在了奈良兴福寺。 1894年本馆建造完毕、并于翌年开馆迎客。1900年(明治33年)改名为 “奈良帝室博物馆” ,该名称一直使用到1947年(昭和22年)。
进入昭和时代(1926-1989)后,由于来自各神社寺院的寄存文物逐渐增加,当时的陈列馆(现奈良佛像馆)内的收藏库明显狭小,因此于1937年专门建设了收藏库。
当时举办的展览中除了常设展以外, 还有特定主题的特别展,也就是现在的春季特别展。 另外,1932年博物馆还举办了“正仓院御物古裂展”,这是奈良帝室博物馆持续开展的正仓院古裂修复成果的展览。(“古裂”是指具有文物价值的旧织物残片。)
1946年2月,博物馆举办了二战结束后的首次特别展“京都御所宝物展”。同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正仓院展”,在当时交通恶劣和食品短缺的情形下,竟然在仅22天的展期之内迎来了大约15万游客。
1952年(昭和27年)才开始使用“奈良国立博物馆”这个名称。1973年,由吉村顺三设计的新馆落成,并与新馆揭牌正仓院展。新馆和本馆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相连,1997年同样是吉村顺三负责设计的东馆也正式落成,之前的新馆改名为“西新馆”。
东馆和西新馆的设计风格颇为统一,意在呈现一个和谐的景观设计。同时在两个新馆的中间建造了入口大厅,原来的地下通道改称为“地下回廊”。
回廊里设置一些博物馆商店,休息室,简单的指示牌等等,还有一些介绍佛像构造和手印的免费手册。此外,两个新馆都只有二楼才是展览室。
正仓院,即日本奈良东大寺的附属仓库,用于收藏寺院的各类珍宝器物。这样的仓库东大寺本有十多座,但保留至今的仅此一座,“正仓院”也就变成了它的专称。正仓院分为南、中、北三仓,傅芸子先生《正仓院考古记》中介绍道:
南北两仓均以三棱形木材叠积而成……相传初止二仓,中仓乃后之增设者,故所用之木材为方板,异于南北两仓。
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正仓院是丝绸之路的终点”。 此外,正仓院对唐鉴真高僧也具有重要意义,开元二十一年(733),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带去的佛经、医药、书法等就存放在正仓院内。
从1946年开始,每一年都会在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正仓院展, 不过正仓院本身并不从属于奈良国立博物馆。本次的正仓院展一共展出59件(组)宝物展出,其中有6件为首次展出。 将这些未曾见过天日的珍宝,铺展在人们眼前。
在今年的第75次正仓院展中,珍贵、美丽的文物也不少,这几样是其中稳居C位、断层Top的明星展品。
日本学者东野治之称正仓院为“天平时代的时光胶囊”,而天平时代正是日本深受唐文化熏陶的时代, 正仓院藏品中不少本身即是唐物,亦不乏存世孤品, 因此也是我们今天能一窥大唐风物的重要窗口。
正仓院里的唐镜件件都是珍品,这件螺钿镜是正仓院所藏螺钿镜中体量最大的一件。所谓“螺钿”,就是用螺壳与海贝打磨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再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
螺钿是唐代镶嵌工艺的代表。这件螺钿镜,镜背是用螺钿镶嵌,用夜光贝来表现大小不等的花草枝叶,中心镶嵌着红色琥珀。花草纹样的间隙散布着研磨后的蓝、白、绿色的绿松石细片。工艺相当精湛,不愧是大唐风华的产物。
这件琵琶有梨形的曲颈,上四弦。背面纹饰均以螺钿、玳瑁、琥珀等制作。此琵琶正面弹拨处绘有胡人和唐人骑着白象演奏音乐的“骑象胡乐图”,做工、画工非常高超,从绘画样式和风格上看为中国唐朝时期制作的乐器。又有研究认为,此件也有可能是日本对唐物的仿制品。
正仓院中的螺钿藏品,大多数是遣唐使从中国带回,然后被历代天皇珍藏的。 根据天平胜宝八年(756年)东大寺的献纳目录《国家珍宝帐》记载,光是螺钿器物20余件,可见唐代传入日本的螺钿器物数量非常多。
这是陕西省西安市宝庆寺传去日本的十面观音像之一,右手拿着刻有“灭罪”二字的方形印章。
宝庆寺是为了巩固武则天的政权而建造的。所以“灭罪”二字更能准确表现了十一面观音所代表的现世利益性质。
奈良国立博物馆的铜器收藏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由坂本五郎捐赠的。坂本五郎斋号“不言堂”,小时候命途多舛,为了养家才踏进古董行里。
上世纪50年代初,他开始苦心钻研中国器物,从小器物入手,后来开始碰青铜器、漆器,甚至一些珍贵的瓷器,他也曾向中国的博物馆归还了一些文物。
后来,他的眼光越来越好,甚至在欧美都打出了名号。2002年,坂本捐赠了382件古铜器给奈良国立博物馆,这些青铜器都是清末民国时期流往日本的文物,现在都在奈良国立博物馆的“青铜器馆”展出。
唐代是一个太梦幻的时代了。就像一出颜色鲜艳到极致的帕诺拉马,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以至于日本连建筑和城市格局都学着大唐。仿佛将自己装扮成那样,就能有大唐万分之一的灵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