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存在的意义与孔子家训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父母存在的意义与孔子家训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父母存在的意义
不是给予孩子
舒适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
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
你的内心会 充满力量
会感受到温暖
从而拥有克服
困难的勇气 和能力
以此获得人生
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父母存在的意义与孔子家训

如何让孩子找到父母给予的
爱和力量
这好像有点难
在孩子的眼里
手机和网络是他精神上的归宿
用网络语言说那是“精神鸦片”
不在简单谈家庭和未来
而是承担着祖国未来的一代
他们赋予太多的希望
而现实中孩子 的 精神世界
却是那么让人不堪设想
家长的焦虑和孩子的叛逆
是当下一大热点
孩子需要的是
一种内在的
正能量精神价值的输入
现实中难以隔断的
是各种网络负能量输入
游戏 里的虚拟世界
颠覆了孩子的人生价值观
这也许是一个
等待与改变
我们何其有幸
生予华厦
我们正走在
共同富裕  共同资源  平等教学
的道路上
学习我们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回规国学

在古人看来,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治理家庭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则、道德美德的基础,贯穿于治国理政、社会文化、个人行为等一切方面,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基因。
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中华文化的美德体系,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
中华美德是中华 文化的 精髓,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其永久的价值。

在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中,
家 规 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孔子家训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解析: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


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人间世》3. 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

2025-7-25 23:22:07

国学百科

品德超过太阳的人更应容纳他人-庄子

2025-7-25 23:42: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