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籁,地籁,天籁-《庄子·齐物论》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人籁,地籁,天籁-《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的开 篇,庄子这样描述了一场景:一个叫南郭子綦的人在 几案在打坐,渐渐进入忘我的境界,意识仿佛也离开了身体。

他的学生颜成子游侍立在前,说道:“您这是怎么了?形体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般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

子綦回答说 :“偃,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今天我忘掉了外在的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

籁就是声音,人籁 , 地籁 , 天籁,就是三种不同的声音;

子游问 :“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义。

子綦说: “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 。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

你难道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

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大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鸣叫叽喳,真好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随和。

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反响,迅猛的暴风 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

你难道没有看到草木随风摇动的样子吗?

子游说: ‘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人用不同竹管吹出的声音。 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

子綦说: ‘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哪有谁命令它们呢?”

是他们自己!

到这里庄子结束了师徒对话,留下了看似没有回答的问题。
我丧失了自己是什么意思?
‘天籁’到底是什么?它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答案就隐藏在其中。

乐器本身不会自己发出声音,当我们人带着某种情感或目的去吹奏它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叫‘天籁’。

风本无声音,只因大自然中各种孔窃各异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叫‘地籁’。

地本来没有声音的,因为风吹过就有了声音;风本来是没有声音的,假借山林之间的起伏,大川之间的高低及形状不一的孔洞发出来的声音,我们应该寻找是什么推动了风的涌动,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那个声音,也许这才是庄子真正想表达的。

若没有人的主观意志,没有了各种形状各异的孔窍,则会陷入自然界的无声状态, ‘天籁’也就出现了。

庄子在此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观点,由此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争论和思想上的差异。

这些差异有功利性的如: 人籁;带有某种目的性的;

还有些是非功利性的,只是个人的简单思想和看法,如应风而起的‘地籁’;

当人们进入”吾丧我“境界时就会听到无声的‘天籁。

人们称孔子为圣人,却称庄子为神人,这是为什么呢?

用庄子自己的话来说:
“ 上与造物者游 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

【上与造物者同游,下与忘却死生不分终始的人为友】 。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谴责是非]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品德超过太阳的人更应容纳他人-庄子

2025-7-25 23:42:53

国学百科

宋词里最苍凉的人生三次听雨

2025-7-26 0:02: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