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包公案》,同时也是评书《三侠五义》在评书界的名字,以下是具体介绍:
小说集《龙图公案》
- 基本信息
: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全书十卷,编著者为安遥时,成书约在明嘉靖年间,所见的最早刊本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朱仁斋与耕堂本 。 - 内容特点
- 故事主题
:以包拯断案为主题,每篇写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内容涵盖了 “人命”“奸情”“盗贼”“争占” 等各类案件,基本内容是歌颂包公秉公执法、清正廉明,通过他审理的一系列案件,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 。 - 素材来源
:题材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采录自史书、杂记和笔记小说中的有关材料,经编排敷演成篇 。 - 思想内涵
:广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痛恨之情,以及人民要求减轻压迫、平反冤狱的愿望,但也夹杂了一些因果报应、鬼神梦兆等宿命论和封建迷信内容,同时还存在对封建皇权的 “愚忠” 思想 。
- 故事主题
- 文学影响
:是讲述包公断案故事的第一部小说集,对后世公案小说的创作影响较大,像《施公案》《三侠五义》等小说都直接受其影响,其审案、断案部分有不少是依据该书改编加工而来,其以一个人物贯穿全书的形式已初具长篇小说的雏形,为后世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书《龙图公案》
- 基本信息
: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在问世时,作者石玉昆的说唱版本就叫《龙图公案》,一直流传到现在,评书界很多评书艺人把所说的三侠五义评书叫做《龙图公案》 。 - 内容特点
- 人物塑造
:以宋朝仁宗年间为背景,着重刻画了廉洁清正、刚直不阿的清官包拯,同时也生动地表现了公孙策、赵虎、展昭、欧阳春、蒋平、白玉堂、雨墨和艾虎等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侠义精神和英雄气概。 - 情节架构
:既有清官断案的情节,如包拯剖案断狱、除霸安良,审理各种疑难案件;又有侠义除奸的内容,讲述双侠丁兆兰、丁兆惠,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和陷空岛五位义士的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的故事,还穿插了许多悲欢离合的世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人物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