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花醫鏡》4卷/江涵噋 著
筆花醫鏡.4卷/江涵噋 著 作者: 江涵噋 成书年: 清代 形式: 4卷 内容注释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江涵暾撰,共4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药治疗。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PDF预览: -
《腹証奇覧》
腹証奇覧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腹诊之法,肇始于《内经》、《难经》,发展于张仲景,亦诊疾审病,辨证论治之首要,临床疗病所必需者也。第以我国封建制度之影响,封建礼教之束缚,致使腹诊之法,未能弘扬光大,只限于脉诊一法,千余年来,腹诊几趋湮灭,颇以为憾事。日本自唐宋以降,不断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尤以鉴真法师东渡,两国文化交流,日臻昌盛,中国医药学,源源不断传入日本,而其… -
《傷寒明理論》4卷/成無己 著
傷寒明理論.4卷/成無己 著 作者: 成無己 成书年:1156年 形式: 4卷 内容注释 《傷寒明理論》四卷,是一部中國醫學著作。金•成無己撰。約刊於1156年。是《傷寒論》的註解之作。有部份抄本題為嚴器之作,經考證應該是傳抄造成的錯誤。 -
《普济本事方》10卷/许叔微撰
普济本事方.10卷/许叔微撰 作者: 张锐 成书年: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 形式: 10卷 内容注释 《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10卷,宋代许叔微撰。本书是许氏集平生所验效方,附以医案,并记其事实之书,故名。约刊于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按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等分为二十五类,包括内、外、妇、儿、伤、五官、针灸各科。共收录373方,每方首列主治… -
《伤寒明理论》1-4卷/成无己著
伤寒明理论.1-4卷/成无己著 作者:成无己 出版年:不详 形式:4册 内容注释 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现存宋、明、清十多种刻本、及《古今医统正脉》、《中国医学大成》本… -
-
《伤寒总病论》6卷/庞安时著
伤寒总病论.6卷/庞安时著 作者: 庞安时 成书年:宋代 形式: 6卷 内容注释 《伤寒总病论》6卷,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公元1100年)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结晶。书中前三卷论述伤寒六经证,后三卷论述暑病等热病。作者于书中正式提出寒温分治的观点,认为伤寒与温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外感热病,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PDF预览: -
-
-
祖传书《推拿术》
书名:《 推拿术.祖传书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卷 大小:46MB 页数: 53页 年代: 清 作者: 不详 简介: 推拿:中医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 -
《医林指月》19卷/王琦著
医林指月.19卷/王琦著 作者: 王琦 成书年:明嘉靖29年(1550) 形式: 19卷 内容注释 《医林指月》刊于1767年。共辑集宋、元、明、清时医著十二种(另附一种)。计有《医学真传》、《质疑录》、《医家心法》、《易氏医案》、《芷园臆草存案》、《伤寒金镜录》、《痎疟论疏》、(附《痎疟疏方》)、《达生篇》、《扁鹊心书》、《本草崇原》、《侣山堂类辨》、《学古诊则》。每书后均附王琦跋文,简述作者生… -
《万氏家伝広嗣紀要巻》3卷
万氏家伝広嗣紀要巻.3卷 作者: 万全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3卷 内容注释 《广嗣纪要》一书,为明代名医万全(密斋)所著,刊于1549年,是一部专论生育的著作。其主要内容为:"一日修德,以积其庆;二日寡欲,以全其真;三曰择配,以昌其后;四日调元,以却其疾;五日协期,以会其神。遵而行之,有子之道也。" -
《医方集略》甲乙卷/郭鑒著
医方集略.3卷/郭鑒著 作者: 郭鑒 成书年: 明代 形式: 甲乙卷 内容注释 属性: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夫仁为心性之学,尚不可以无方,况于百家 众艺,可以无方而能善此乎。诸艺之中,医为尤重,以其为人之司命,而圣人之所以必慎者 也。窃尝思之,凡病必有症,症者,证也,有斯病必形斯候者也。 -
《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
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 作者: 元御药院编 成书年:元代 形式: 20卷 内容注释 《新刊惠民御药院方》即《御药院方》是著名的元代宫廷医家许国祯所著。该书以宋金元三朝御药院所制成方为基础,进行校勘,修改其错误,补充其遗漏,于至元四年(1267)刻板成书。全书共11卷,收方1000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养生、美容等多方面内容。 PDF预览: -
《備急灸方》
備急灸方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古人云∶凡为人子而不读医书,是谓不孝。则夫有方论而不传诸人者,宁不谓之不仁乎?然方书浩博,无虑万数,自非夙昔究心,未易寻检。本朝名医团练使张涣着《鸡峰普济方》外,又立《备急》一卷。其方皆单行独味,缓急有赖者,张公之用心其可谓切于济人者矣。仆自幼业医,凡古人一方一技,悉讲求其要,居乡几四五十载,虽以此养生,亦以此利人。仆今齿发衰矣,每念… -
-
-
-
《洪氏集验方 》
洪氏集验方 作者: 洪遵 成书年: 南宋 形式: 167首 内容注释 《洪氏集验方》,五卷。宋代洪遵(字景严,号文安)撰。成书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本书收集前人医方和经用效验方共167首,分载于伤寒、中风、痢疟、霍乱、虚损、疮疽、痔漏、癣疥、妇产、小儿,以及口、眼、喉诸病门中,按方说明药品、剂量及用法,间有论证,或附己之实践,或征目睹之事例。既无浮泛之辞,亦无哗众之弊,其效可信,切合临床实用… -
《新刊铜人针灸经》7卷
新刊铜人针灸经.7卷 作者: 不详 成书年:唐代 形式: 7卷 内容注释 《铜人针灸经》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 -
-
《新刊医家必用》3卷/孙应奎 著 残卷
新刊医家必用.3卷/孙应奎 著 作者: 孙应奎 成书年: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形式: 4卷 内容注释 《新刊医家必用》是明代孙应奎编著的一部临证综合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本书一共三册,分为上、中、下。此本为明朝朝鲜刊本,收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医家必用》共收录医方160余首。该书收方审慎,医方大多数是取自前人的经验有效之方,疗效确切。收方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各方加减使… -
《八陣方論 》
八陣方論 作者: 曾長泰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次分述各类附方、主治及其加减法。这些方剂均系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创制的。既符合其八阵之法,又有实际效验。 -
《史载之方》2卷/史堪撰
史载之方.2卷/史堪撰 作者: 史堪 成书年:元丰八年(1085) 形式: 2卷 内容注释 《史载之方》,方书,2卷。或谓即《指南方》。北宋史堪(载之)撰于元丰八年(1085)。兼收医论、医方。医论有四时正脉、运气生病、脉要精微、伤寒论、为医总论等。其中“伤寒论”篇,详析治疗伤寒“四失”,论述伤寒的病机和诊断,说理轩豁精透。“为医总论”篇阐述为医应认真辨证,谨慎用 药,议论平实可取。医方分列大府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