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图说》1-78册全
收录了全国各地草药的图谱,融合了各家学说, 收药九百三十一种,附药一百八十七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果、瓜、木、虫、鳞鱼、介蛤、禽、兽、人、服器等部。除水、火、土、人、服器部外,其余各部均附以药图。图上阐述药性、主治和功用。凡图阙或图绘所不能尽者,必于其说加详 -
《龍宮遺秘》
宮遺秘(孤本)(清嘉慶七年(1802)因本堂刻本,(清)王道亨撰, 书名:《龍宮遺秘》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44.5MB 页数:154页 年代:清嘉慶七年(1802)因本堂刻本 作者:(清)王道亨撰, 简介: 《龙宫遗秘》,清.王道亨撰,清嘉庆七年(1802)因本堂刻本。中医方书系列,全书共300页,《龙宫遗秘》是中医方书。清.王道亨撰。不分卷。此为孤本秘本,分… -
祖传书《推拿术》
书名:《 推拿术.祖传书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卷 大小:46MB 页数: 53页 年代: 清 作者: 不详 简介: 推拿:中医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 -
《本草万方针线》
本草万方针线 - 八卷-本草药品总目-蔡烈先辑 《本草万方针线》简称《万方针线》,别称《本草验方针线》,共八卷。由清初医家蔡烈先于顺治九年(1652年)编辑完成。有研究者称该书为现存最早中医古籍索引,还有人称之为中国第一部科技索引。 《万方针线》全称“本草万方针线”,别称“本草验方针线”。八卷。由清初医家蔡烈先编辑而成。此书编辑,据蔡烈先在《自叙》中说:“自己丑三月起至壬辰二月止,逾年者三,手录者… -
-
《南阳活人书》
书名: 《南阳活人书 (宋)朱肱撰 (明)徐镕重校正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622MB 页数: 675页 年代: (宋) 作者: (宋)朱肱撰 (明)徐镕重校正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简介: 《南阳活人书》又名 《伤寒类证活人书》又名 《无求子伤寒百问》朱氏指出对于《伤寒论》“世人知读此书者亦鲜,纵欲读之,又不晓其义”,为使仲景之书“易晓而喜读… -
《伤寒论注解》7卷/张机撰 残卷
伤寒论注解.7卷/张机撰 作者: 张机撰,成无己注解 成书年:元代 形式: 7卷 内容注释 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遵照王叔和旧制对《伤寒论》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全书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偶有随文训释、自相矛盾之处。 PDF预览: -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品汇精要》,42卷,目录1卷。明·刘文泰领衔,撰成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参与编修者近30人,多为太医院御医、医士及少数中书科儒士。王世昌等8名画师绘制彩图。共载药1815种,其中新增48种。诸药分为10部(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与《证类本草》相似。 各药体例一反《证类本草》旧例,将药物内容归于24项(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 -
《回生集》
书名: 《回生集》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60MB 页数: 150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回生集》四集,清代医家陈杰辑,刊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陈氏系清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人,号乐天叟。乎生酷爱医方,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整理医方数百首,分内症、外症、女科、小儿科等四门汇而成是编。所辑医方具有简便验廉特点,曾为缺医少药山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 -
《救荒本草》1-4卷/朱棣著
救荒本草重刻.1-4卷/朱棣著 作者: 朱棣 出版年:明嘉靖四年刊本 形式:4卷 内容注释 《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植物414种,每种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其中出自历代本草的有138种,新增276种。从分类上分为: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按部编目。 -
《腹証奇覧》
腹証奇覧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腹诊之法,肇始于《内经》、《难经》,发展于张仲景,亦诊疾审病,辨证论治之首要,临床疗病所必需者也。第以我国封建制度之影响,封建礼教之束缚,致使腹诊之法,未能弘扬光大,只限于脉诊一法,千余年来,腹诊几趋湮灭,颇以为憾事。日本自唐宋以降,不断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尤以鉴真法师东渡,两国文化交流,日臻昌盛,中国医药学,源源不断传入日本,而其… -
《辨证奇闻》
本书又各《辩证录》《辨证冰鉴》等。全书15卷,126门,770余则,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诸证。体例近似古代医案,其理法方药的结合十分紧密;所载证候,源于临床实践而多所独到;每则辨证,精于五行生克之理的具体运用,可使读者收到提纲挈领、知常达变的启迪;立论治法,贯五行以达旁通,示脏腑以导用药;处方用药,更有特色,用理多寡以示君臣佐使,便于读者掌握。 -
《本草纲目》52卷.图3卷.(明)李时珍撰.清顺治12年(1655)钱塘吴毓昌刻本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李时珍的长子李建中在任蓬溪知县期间,帮助李时珍编辑修订了《本草纲目》,并助该书出版。[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 -
《脈訣理玄秘要》
脉诀理玄秘要》又名《刘三点脉诀》,是南宋民间医生刘开撰、王和鼎编的脉学著作,主要内容如下: 脉学理论基础 脉象纲领 :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芤、洪、实、微、伏、弱、缓、涩、濡、紧、弦、滑十二脉为纪,对各种脉象进行分类和阐述 2 。脉象与脏腑的关系 :论述了脉象与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通过脉象可以了解脏腑的气血盛衰、功能状态以及病变情况。如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浮、肾脉沉等。诊脉方法 … -
《傷寒集註》 1-10卷/舒诏著
伤寒集注.1-10卷/舒诏著 作者:舒诏 出版年:乾隆35[1770] 形式:6册;24cm 内容注释 伤寒集注,六经定法,答门人问,痢门絜纲,女科要诀,痘疹直诠,麻疹论,醒医六书瘟疫论并方,直阳论,杂病论,论吐血,辨肺痈肺痿,黄茋白木不固表论,论治杂错轻重权宜法,论治虫法,论心跳远,辨脉篇。 -
《鍼灸大成》清乾隆李月桂重刊本
书名:《鍼灸大成》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45MB 页数:685页 年代:清.乾隆 作者:李月桂重刊本 简介: 《针灸大成》为明·杨继洲著。全书凡十卷。卷一集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的原文,以论述针灸源流。卷二、第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主要为针刺补泻手法。卷五为井荣俞经合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时间取穴方法。卷六、卷七详述十四经络、经穴及经外奇穴的部位、针灸方法及主治… -
《鸡峰普济方》30卷/张锐撰
鸡峰普济方.30卷/张锐撰 作者: 张锐 成书年:绍兴三年(1133年) 形式: 30卷 内容注释 《鸡峰普济方》,方书,30卷。现存清代覆宋刻本(缺卷2、卷3、卷6、卷8)。南宋张锐撰,成书于绍兴三年(1133年)。清代陆心源疑为北宋孙兆撰(《仪顾堂集》卷19)。卷1为绪论及炮炙法,绪论共有医论70则,剖析病源,明辨病位,阐发治则、用药。卷4至27,按病证分类选录历代医方,凡2100余首。每方列… -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1卷/元孙允贤编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1卷/元孙允贤编 作者: 元孙允贤编 成书年:元末明初 形式: 11卷 内容注释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是元末明初医家熊鉴于元至正三年(1343)元孙允贤《医方集成》基础上增订而成。《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取陈无择《三因方》、严用和《济生方》方论诸说,并集录宋、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全书11卷,分风、寒、署、湿、伤寒等56门,每门首先扼要论述病候,次选对证医方,简… -
《八陣方論 》
八陣方論 作者: 曾長泰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次分述各类附方、主治及其加减法。这些方剂均系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创制的。既符合其八阵之法,又有实际效验。 -
《丹溪心法附余》
丹溪心法附余二十四卷卷首一卷附录一卷_明贾咏序_明嘉靖间刻本 《丹溪心法附余》二十四卷、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明嘉靖间刻本,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医古籍,以下是相关介绍: 基本信息 作者:由明代方广类集、重编 。 刊刻时间:明嘉靖十五年(1536 年) 。 序文作者:贾咏,其序文对该书的内容、价值及意义等方面可能进行了阐述,有助于后人理解该书的编纂背景和目的。 内容特点 理论基础:以元代著名医学家朱… -
《图注脉诀辨眞》
《图注脉诀辨真》是明代张世贤撰写的一本诊法类中医文献,对中医脉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张世贤,字天成,号静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明代医学家。其医术得自家传,尤精针灸之学,正德年间以医名于世。 张世贤因感《难经》之注解欠当而图未全,遂折衷群言,附以己意,撰成《图注难经》八卷。又加图注成《图注脉诀辨真》四卷,附方一卷,两书后合刊为《图注难经脉诀》,版本极多。 卷一:以图表注释《脉诀》中的 “… -
《本草經解》
书名:《本草經解》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24MB 页数:190页 年代:民国 作者:葉天士著 简介: 《本草经解》原题“清•叶桂”撰。叶天士邃于易而善医,择《汤液经》中药品而取其精,于《本经》365种药物中选录117种,其他本草书中的择取57种,共174种临床常用药物,以易之盈虚消息,通乎药剂之轻重缓急,着眼于药物的性味归经,对《本经》等书的原文作了详尽必要的注… -
《丛书集成初编》 伤寒篇
丛书集成初编 作者: 王云五 成书年: 1935-1937 形式: 4000卷 内容注释 《丛书集成初编》收录的范围非常广泛,原编分十大类五百四十—小类,举凡需常备作参考的古籍,大致已经包罗在内。所收之书,共分十类:总类、哲学类、宗教类、社会科学类、语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艺术类、文学类、史地类。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确是既实用又方便。 PDF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