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
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 作者: 元御药院编 成书年:元代 形式: 20卷 内容注释 《新刊惠民御药院方》即《御药院方》是著名的元代宫廷医家许国祯所著。该书以宋金元三朝御药院所制成方为基础,进行校勘,修改其错误,补充其遗漏,于至元四年(1267)刻板成书。全书共11卷,收方1000余首,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养生、美容等多方面内容。 PDF预览: -
《景宋本備急灸方》1卷/南宋闻人营
景宋本備急灸方.1卷/南宋闻人营 作者: 南宋闻人营 成书年:宝庆二年(1226年)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备急灸法》,灸法专著,又名《备急灸方》,1卷。南宋闻人营年撰于宝庆二年(1226年)。介绍诸发、肠痈、溺水、自缴、蛇咬伤等22种急证灸治方,每方均记出处,并有简明图说。 PDF预览: -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1卷/ 刘钟衡著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1卷/ 刘钟衡著 作者: 刘钟衡 成书年:清代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醫家內外科實相表裡,惟小兒為難治,故謂之「啞科」。雖瘡瘍為有形之症,然亦必先審乎脈。脈也者,氣血之運也。天以陰陽之運成四時,人以氣血之運成一身,以氣血之運定於所賦,移於所感,是故人有老少強弱之等,而脈亦有盛衰虛實之異。 PDF预览: -
-
絳雪園古方選註王子接註葉桂校
絳雪園古方選註王子接註葉桂校 本书是作者七十五岁高龄时所著,精选了历来著名医家所创之方,再加之作者的见解,分析中肯,说理透彻,颇为实用,是一部有价值的中医临床参考书,可供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以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 本书是清代著名医家王子接的代表作,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由和剂、寒剂、温剂、汗剂、吐剂、下剂组成;中卷主要涉及内科汤剂、丸剂、酒剂、散剂等方剂;下卷论述了女科、外科、眼科、… -
《解毒奇效方》一部关于解毒方面的医书
《解毒奇效方》是一部关于解毒方面的医书。 这类医书通常会记载各种解毒的方法、方剂以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可能包含针对不同毒物中毒的救治方法,比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虫蛇咬伤中毒等,详细介绍具体的药方组成、炮制方法、服用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不过,具体的《解毒奇效方》可能因版本不同在内容上有所差异。 -
《本草纲目》52卷.图3卷.(明)李时珍撰.清顺治12年(1655)钱塘吴毓昌刻本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李时珍的长子李建中在任蓬溪知县期间,帮助李时珍编辑修订了《本草纲目》,并助该书出版。[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首先列举《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唐… -
《内景图説》
书名:《 内景图説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2MB 页数:51 页 年代: 明 作者: 王磐撰.万历14年跋.1586年 简介: 《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 -
《新刊·仁斋直指医书四种》26卷/杨士瀛著
(新刊)仁斋直指医书四种.26卷/杨士瀛著 作者: 杨士瀛 成书年:明嘉靖29年(1550) 形式: 26卷 内容注释 余始撰《活人总括》、《婴儿指要》,俗皆以沽名讥。及《脉书》一行,于是敛肃而相告曰∶诚不易也。谁肯倾 竭廪,以徇人哉?余曰∶尔亦知有天乎?天将寓其济人利物之心,故资我以心通意晓之学。既得于天,还以事之,是盖造物初心之所期也。或者隙光自耀,藏诸己而不溥诸人,政恐玉毁椟中,草木俱腐矣。… -
《喉科指掌》.六卷.張宗良.著
《喉科指掌》,6卷,清代张宗良(留仙)撰。初刊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卷1列咽喉大纲,主张咽喉诸疾应以风、寒、火、湿、毒主论;次述喉舌分经,在诊法上相当重视以脉测病。卷2为喉科精选应用诸方,较切于实用。卷3至6为咽喉诸疾,分述不同咽喉病证之治疗。书中附有插图。 《喉科指掌》列述喉科病症七十三种,首次将咽喉科(包括口齿、舌等)疾病分门别类进行论述,目前咽喉科疾病的分类方法也以此为据。此书创立的… -
《新刊铜人针灸经》7卷
新刊铜人针灸经.7卷 作者: 不详 成书年:唐代 形式: 7卷 内容注释 《铜人针灸经》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 -
《伤寒蕴要全书》6卷/彭用光撰 2卷
伤寒蕴要全书.6卷/彭用光撰 作者: 彭用光 成书年:明代 形式: 6卷 内容注释 是书续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一至三卷首论增补六经正病、六经传变人形图、伤寒十劝、金镜舌图、辟瘟法、简易便民伤寒救急秘方,并详述五运六气图、察色要略、脉法要略、《内经》脉要、仲景脉要及审证等,并对煎药服药法专篇论述;四至六卷论述伤寒证治,提出温病发热、热病、时气、寒疫、冬温、温毒等与伤寒的鉴别以及不同治疗,最后论述伤… -
-
-
丹道古籍《丹丸图注拣选》
书名:《 丹丸图注拣选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2MB 页数: 106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丹丸图注拣选》这部明万历手抄本,无疑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丹道古籍。 仅供潜心习炼的道友,非诚不可求之, 它像是一座宝藏,蕴藏着无数关于丹丸制作的秘密。 书中精心绘制了各种丹丸制作图,如火候刻漏图、谷神不死火候图、三田三台之图等, 此书乃明万历辛亥年,…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品汇精要》,42卷,目录1卷。明·刘文泰领衔,撰成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参与编修者近30人,多为太医院御医、医士及少数中书科儒士。王世昌等8名画师绘制彩图。共载药1815种,其中新增48种。诸药分为10部(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与《证类本草》相似。 各药体例一反《证类本草》旧例,将药物内容归于24项(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 -
《伤寒论注解》7卷/张机撰 残卷
伤寒论注解.7卷/张机撰 作者: 张机撰,成无己注解 成书年:元代 形式: 7卷 内容注释 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遵照王叔和旧制对《伤寒论》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全书注解比较详明,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立法处方之趣,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偶有随文训释、自相矛盾之处。 PDF预览: -
《青囊秘訣》
书名: 《青囊秘訣》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0MB 页数: 84页 年代: 清 作者: 王大德 简介: 《青囊秘诀》是由王大德创作的关于疮痈方面的方剂医术,隶属于外科。该书介绍了江湖郎中王大德在实践中得到的中医植物学在中医外科方面相关的运用。 《青囊秘诀》属于外科,侧重于疮痈方面的方剂书,篇幅不大,字数不多。这件手抄稿已经历经285年,虽然扉页有些缺损,但内容完… -
《医方集略》甲乙卷/郭鑒著
医方集略.3卷/郭鑒著 作者: 郭鑒 成书年: 明代 形式: 甲乙卷 内容注释 属性: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夫仁为心性之学,尚不可以无方,况于百家 众艺,可以无方而能善此乎。诸艺之中,医为尤重,以其为人之司命,而圣人之所以必慎者 也。窃尝思之,凡病必有症,症者,证也,有斯病必形斯候者也。 -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1卷/元孙允贤编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1卷/元孙允贤编 作者: 元孙允贤编 成书年:元末明初 形式: 11卷 内容注释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是元末明初医家熊鉴于元至正三年(1343)元孙允贤《医方集成》基础上增订而成。《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取陈无择《三因方》、严用和《济生方》方论诸说,并集录宋、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全书11卷,分风、寒、署、湿、伤寒等56门,每门首先扼要论述病候,次选对证医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