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30卷/曾凤 著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30卷/曾凤 著 作者: 庞安时 成书年:宋代 形式: 30卷 内容注释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系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重要传本,其刊刻时间要早于宋臣整理校正医书活动,更为接近孙氏《千金要方》原貌。因此,和世行本相比,该本对于揭示孙思邈学术思想之真、探讨唐初中医理论特点、研究宋人修改《千金要方》的理论依据、梳理唐宋历史转折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考察唐宋之交医学思想的转… -
《八陣方論 》
八陣方論 作者: 曾長泰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次分述各类附方、主治及其加减法。这些方剂均系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创制的。既符合其八阵之法,又有实际效验。 -
《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
书名:《 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587MB 页数: 585页 年代: 明 作者: 明代医家钱雷 简介: 《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简称《人镜经》。原书八卷, *者佚名。明代医家钱雷(字豫斋)购得此书,在原书基础上增补附录二卷,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行。此后明代医家张俊英又作续录二卷,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刊刻。… -
《普济方》
普济方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12册 内容注释 《普济方》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全书大致分为12部分,卷1~5为方脉,卷6~12为运气,卷13~43为脏腑,卷44~86为五官,卷87~250为内科杂病,卷251~267为杂治,卷268~272为杂录和符禁,卷271~315为外伤科,卷316~357为妇科,卷358~408为儿科,卷409~424为针灸,卷425~426为本草。编… -
《壽世寶源》
壽世寶源(寿世保源)(太醫院吏目金谿雲林龔廷賢子才編 《寿世保源》是由太医院吏目金谿云林龚廷贤子才编著的一部医学著作。龚廷贤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被称为 “医林状元”, 成书背景:龚廷贤生活在明代,当时医学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民间仍面临诸多疾病困扰,医疗知识也有待进一步普及。龚廷贤凭借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造诣,希望编纂一部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的医学著作,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
《錢氏小兒直訣》
书名:《 錢氏小兒直訣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55MB 页数: 74页 年代: 光緒壬辰仲秋重校刊1892 作者: 錢氏 简介: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是宋代钱乙撰写,阎孝忠编写的一部儿科类中医著作,约成书于明嘉靖三十年 本书辑入《薛氏医案》。目次编排与原著不同,原文之后,均附按语与治验。阐发透彻,通俗易懂。现存明嘉靖三十年刻本、崇祯元年真定梁维本刻本、日本庆安… -
《扁鹊心书》1-3卷/窦材著
扁鹊心书.1-3卷/窦材著 作者: 窦材 成书年:绍兴十六年(1146年) 形式: 3卷 内容注释 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书中并附作者若干治验,多推崇针灸疗法,体现了窦氏在运用此法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卷下除续载部… -
《考事神诀》
书名: 《考事神诀(赵氏拜命历)》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6MB 页数:81 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该书刻印方式为手抄本,由相庵赵师侠著,是赵氏命历家藏书前10页为命理学方面,中间有一部分不明(见截图),而在后面的几页却大都为老人养生,医药方。 余家颧藏此书,信而有难备为增益有据,依几弹冠愿仕皆可欲知,因版行以广其传,若选日时捷法尤便于克择,并… -
-
《脉经》
书名:《脉经》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14MB 页数:395页 年代:晋.明万历29年新安吴勉学翻刻宋板.1601年 作者:王叔和著 简介: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 -
《鍼灸大成》清乾隆李月桂重刊本
书名:《鍼灸大成》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45MB 页数:685页 年代:清.乾隆 作者:李月桂重刊本 简介: 《针灸大成》为明·杨继洲著。全书凡十卷。卷一集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的原文,以论述针灸源流。卷二、第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主要为针刺补泻手法。卷五为井荣俞经合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时间取穴方法。卷六、卷七详述十四经络、经穴及经外奇穴的部位、针灸方法及主治… -
-
《本草万方针线》
本草万方针线 - 八卷-本草药品总目-蔡烈先辑 《本草万方针线》简称《万方针线》,别称《本草验方针线》,共八卷。由清初医家蔡烈先于顺治九年(1652年)编辑完成。有研究者称该书为现存最早中医古籍索引,还有人称之为中国第一部科技索引。 《万方针线》全称“本草万方针线”,别称“本草验方针线”。八卷。由清初医家蔡烈先编辑而成。此书编辑,据蔡烈先在《自叙》中说:“自己丑三月起至壬辰二月止,逾年者三,手录者… -
《四诊抉微》8册/林之翰 著
四诊抉微.8册/林之翰 著 作者: 林之翰 成书年: 清代 形式: 8册 内容注释 书中1~3卷,主论望、闻、问诊。详细论述了颜面、口、鼻、耳、目、齿、舌等部位的各种形色变化,以声音审查疾病的阴阳清浊新久、寒热虚实的方法,通过诊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来了解疾病变化,并详析张景岳“十问”,论三诊详确精要。4~7卷,主论二十九道脉,体、象、主病并参以先哲精髓,统而析之,不泥古论。第8卷主论六气之脉及节候… -
《普济本事方》10卷/许叔微撰
普济本事方.10卷/许叔微撰 作者: 张锐 成书年: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 形式: 10卷 内容注释 《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10卷,宋代许叔微撰。本书是许氏集平生所验效方,附以医案,并记其事实之书,故名。约刊于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按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等分为二十五类,包括内、外、妇、儿、伤、五官、针灸各科。共收录373方,每方首列主治… -
《万氏家伝広嗣紀要巻》3卷
万氏家伝広嗣紀要巻.3卷 作者: 万全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3卷 内容注释 《广嗣纪要》一书,为明代名医万全(密斋)所著,刊于1549年,是一部专论生育的著作。其主要内容为:"一日修德,以积其庆;二日寡欲,以全其真;三曰择配,以昌其后;四日调元,以却其疾;五日协期,以会其神。遵而行之,有子之道也。" -
《挨穴秘书》
书名:《 挨穴秘书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7MB 页数: 22 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中医穴位古籍手抄本《挨穴秘书》手绘多图,保存良好,文字清晰工整关于中医骨格方面和穴道方面的保存的品像非常不错的古籍, 对于骨头按摩方面和正骨方面有非常不错的参考价值 -
《银海精微》
书名:《 银海精微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48MB 页数: 195页 年代: 唐. 法国国图 作者: 孙思邈撰(黑白) 简介: 《银海精微》是一部眼科著作,共计二卷。书中论五轮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详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除内服方药外,尚有洗、点、针劆等外治法。并附眼科诸病治疗方剂、金针拨翳障法、药方歌诀以及眼科常用药的药性论等。宋以后人托名孙… -
《伤寒百证歌》
伤寒百证歌 作者: 宋.许叔微述 成书年:元代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伤寒百证歌》是许叔微取仲景《伤寒论》中主要脉、证、方药,用歌诀形式归纳起来,编成七言歌诀一百首,大致卷一、卷二为伤寒辨证总纲歌诀,卷三至卷五为伤寒各种证候歌诀。其中仲景有论无方者,则取《千金》等书之方补入。同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并把自己多年研究伤寒的体会夹叙其中,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此书内容丰富,歌诀合辙押韵,朗朗… -
《伤寒论集成》10卷/[日本]山田正珍 著 1-4.6-10残本
伤寒论集成.10卷/[日本]山田正珍 著 作者: [日本]山田正珍 成书年:1789 形式: 10卷 内容注释 《伤寒论集成》,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 -
《本草図譜》
日本大正十年 (1921) 东京本草图谱刊行会刻本。此书为十数种颜色多色套印,极为精美工致,有工笔画风;而且图文并茂,为研究中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全书收录植物近一千九百种,分类包括:山草、水草、毒草、蔓草、菽豆、蓏菜、水菜、芝栭、夷果、山果、香木、乔木、灌木、苞木等。本书出版于江户晚期,被认为是日本首部全面介绍药用植物的图集。 此书共九十六卷(现存九十二卷:卷1 至卷4 未完整保存下来)。岩崎灌园… -
《壺隱片片錄》
壺隱片片錄三卷 书名: 《壺隱片片錄三卷》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25MB 页数: 80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壶隐片片录者吾姐丈轶轩群三十年来轻经验所务之杂录,所治医书不下一百种,上自素问、灵樞、伤寒、金匮、千金方,下迄有宋以来近代诸医家所撰著,与夫西医译本浏览殆遍其于察看病状,辨识药性脉息舌苔内治外传古方之果,是否合于今西药之果否合于中病,皆于… -
《四部丛刊·注解伤寒论》4卷
四部丛刊·注解伤寒论.4卷 作者: 汉 张仲景 著 晋 王叔和 撰次 宋 成无巳 注 明 汪济川校正 成书年:明 形式: 4卷 内容注释 是《傷寒論》的註解之作。有部份抄本題為嚴器之作,經考證應該是傳抄造成的錯誤。 -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1卷/ 刘钟衡著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1卷/ 刘钟衡著 作者: 刘钟衡 成书年:清代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醫家內外科實相表裡,惟小兒為難治,故謂之「啞科」。雖瘡瘍為有形之症,然亦必先審乎脈。脈也者,氣血之運也。天以陰陽之運成四時,人以氣血之運成一身,以氣血之運定於所賦,移於所感,是故人有老少強弱之等,而脈亦有盛衰虛實之異。 PDF预览:




















![《伤寒论集成》10卷/[日本]山田正珍 著 1-4.6-10残本](https://www.guoxuezhij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ea59f259acee55b56389f451db64fbab.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