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刊医家必用》3卷/孙应奎 著 残卷
新刊医家必用.3卷/孙应奎 著 作者: 孙应奎 成书年: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形式: 4卷 内容注释 《新刊医家必用》是明代孙应奎编著的一部临证综合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本书一共三册,分为上、中、下。此本为明朝朝鲜刊本,收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医家必用》共收录医方160余首。该书收方审慎,医方大多数是取自前人的经验有效之方,疗效确切。收方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各方加减使… -
《錢氏小兒直訣》
书名:《 錢氏小兒直訣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55MB 页数: 74页 年代: 光緒壬辰仲秋重校刊1892 作者: 錢氏 简介: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是宋代钱乙撰写,阎孝忠编写的一部儿科类中医著作,约成书于明嘉靖三十年 本书辑入《薛氏医案》。目次编排与原著不同,原文之后,均附按语与治验。阐发透彻,通俗易懂。现存明嘉靖三十年刻本、崇祯元年真定梁维本刻本、日本庆安… -
《新刊图像黄牛经全书》
-藥書 田蔭階 书名:《 藥書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3MB 页数: 186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 藥書 》,民间中医手抄本秘传古籍,清代手抄本,共184面。“药书” 是记载药物知识的典籍,涵盖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方法、配伍应用等内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包含:夹纸膏方,地羊膏方,拔毒膏方,痞病膏方,湿眼方,金瘡… -
-
《和气氏伤寒论》汉张仲景
和气氏伤寒论.汉张仲景 作者: 汉张仲景 成书年:不详 形式: 不详 内容注释 和气朝臣嗣成在日本贞和二年(1346年)十二月十五日又根据康平本手抄一份,全书共2卷,由和气氏自家收藏,后世称之为《和家氏伤寒论》。 PDF预览: -
《赤水玄珠》
《赤水玄珠》全称《赤水玄珠全集》,又名《孙氏医书三种》,是明代孙一奎撰医书。刊于万历十二年(1584)现存刻本有明副本、四库全书本、1914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198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等10多种。 全书共37卷,《赤水玄珠》30卷,分76门,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病症,每门再条分缕析,分述因、证、治方、附诸家治验。本书以明证为主,广辑《内经》及其后170余种医著,结合自己经验,编撰成书。 《医… -
《辨证奇闻》
本书又各《辩证录》《辨证冰鉴》等。全书15卷,126门,770余则,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诸证。体例近似古代医案,其理法方药的结合十分紧密;所载证候,源于临床实践而多所独到;每则辨证,精于五行生克之理的具体运用,可使读者收到提纲挈领、知常达变的启迪;立论治法,贯五行以达旁通,示脏腑以导用药;处方用药,更有特色,用理多寡以示君臣佐使,便于读者掌握。 -
《救荒本草》1-4卷/朱棣著
救荒本草重刻.1-4卷/朱棣著 作者: 朱棣 出版年:明嘉靖四年刊本 形式:4卷 内容注释 《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植物414种,每种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其中出自历代本草的有138种,新增276种。从分类上分为: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按部编目。 -
《汤液本草》1-3卷/王好古著 残卷
汤液本草.1-3卷/王好古著 作者: 王好古 成书年:撰于1238~1248年,至元十七年(1280年) 形式: 3卷 内容注释 《汤液本草》共3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总论,首列“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次引“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和“东垣先生用药心法”,其后为“海藏老人汤液本草”,引据《内经》理论,补充并全面阐述张元素、李杲的学术思想,论述“五宜”、“五伤”、“五走”、“服药可慎… -
《丛书集成初编》 伤寒篇
丛书集成初编 作者: 王云五 成书年: 1935-1937 形式: 4000卷 内容注释 《丛书集成初编》收录的范围非常广泛,原编分十大类五百四十—小类,举凡需常备作参考的古籍,大致已经包罗在内。所收之书,共分十类:总类、哲学类、宗教类、社会科学类、语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艺术类、文学类、史地类。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确是既实用又方便。 PDF预览: -
《鍼灸大成》清乾隆李月桂重刊本
书名:《鍼灸大成》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45MB 页数:685页 年代:清.乾隆 作者:李月桂重刊本 简介: 《针灸大成》为明·杨继洲著。全书凡十卷。卷一集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的原文,以论述针灸源流。卷二、第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主要为针刺补泻手法。卷五为井荣俞经合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时间取穴方法。卷六、卷七详述十四经络、经穴及经外奇穴的部位、针灸方法及主治… -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1卷/ 刘钟衡著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1卷/ 刘钟衡著 作者: 刘钟衡 成书年:清代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醫家內外科實相表裡,惟小兒為難治,故謂之「啞科」。雖瘡瘍為有形之症,然亦必先審乎脈。脈也者,氣血之運也。天以陰陽之運成四時,人以氣血之運成一身,以氣血之運定於所賦,移於所感,是故人有老少強弱之等,而脈亦有盛衰虛實之異。 PDF预览: -
《婦嬰至寶 》
书名:《 婦嬰至寶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六卷 大小:122MB 页数: 44页 年代: 汉 作者: 拜松居士.增訂 简介: 古代的一种育婴和生产类的妇幼科类的一本中医古籍 卷一 :达生篇大意 卷二:临产,试痛 卷三:保胎,小产,胎死腹中,乳少,饮食,产后,胞衣不下,格言 卷四:方药 卷五:种痘法总论,禁忌,稀痘方,痘苗, 卷六:福幼编 -
《医方集略》甲乙卷/郭鑒著
医方集略.3卷/郭鑒著 作者: 郭鑒 成书年: 明代 形式: 甲乙卷 内容注释 属性: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夫仁为心性之学,尚不可以无方,况于百家 众艺,可以无方而能善此乎。诸艺之中,医为尤重,以其为人之司命,而圣人之所以必慎者 也。窃尝思之,凡病必有症,症者,证也,有斯病必形斯候者也。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三卷.元.忽思慧撰.明景泰七年内府刊本 《饮膳正要》为元忽思慧所撰营养学专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该书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 -
《牛经马经》
书名:《 牛经马经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二册 大小:31MB 页数: 37页 年代: 清代 作者: 明 简介: 此《针医牛经大全》二卷,全名《新刻京陵原板参补针医牛经大全》,明书林宝善堂刻本。此书不著辑者,为相牛、察病、疗方之专集。其辑刊原旨,可见“牧牛论”,云:“从古圣帝明王裕民之道,莫先于耕,国家以农事为重,则富有天下宜也。而耕之开疆启土,又资牛力以代民之劳也,则力… -
记载外科二十八种疾病的古籍《外科集要》
书名:《外科集要》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四卷 大小:67MB 页数:84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外科类。二卷。不著撰者。成书年代未详。 本书载论外科疾病二十八种,将发病部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及方药加减等逐一论述。是书图文并具,内外治法合用。 -
《秘传千金不易神方》
书名: 《秘传千金不易神方》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6.5MB 页数: 61页 年代: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中国民间手抄本中医学古籍内容包括:养肝明目汤、胞内生瘡、赤膜垂下、早晨疼痛、年后疼痛、痛如针刺、鸡冠蚬肉、红霞映日、漏眼浓血、、、等 -
《黄帝明堂灸经》
书名:《黄帝明堂灸经》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9MB 页数:60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方法和所治疾痛。并附40余幅腧穴图。现存日刻本。元代时此书辑入《针灸四书》中。 -
《景宋本備急灸方》1卷/南宋闻人营
景宋本備急灸方.1卷/南宋闻人营 作者: 南宋闻人营 成书年:宝庆二年(1226年) 形式: 1卷 内容注释 《备急灸法》,灸法专著,又名《备急灸方》,1卷。南宋闻人营年撰于宝庆二年(1226年)。介绍诸发、肠痈、溺水、自缴、蛇咬伤等22种急证灸治方,每方均记出处,并有简明图说。 PDF预览: -
伤寒杂病论.10卷/张仲景著
伤寒杂病论.10卷/张仲景著 作者: 张仲景 成书年: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形式: 10卷 内容注释 《伤寒杂病论》 [1]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