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峰普济方》30卷/张锐撰
鸡峰普济方.30卷/张锐撰 作者: 张锐 成书年:绍兴三年(1133年) 形式: 30卷 内容注释 《鸡峰普济方》,方书,30卷。现存清代覆宋刻本(缺卷2、卷3、卷6、卷8)。南宋张锐撰,成书于绍兴三年(1133年)。清代陆心源疑为北宋孙兆撰(《仪顾堂集》卷19)。卷1为绪论及炮炙法,绪论共有医论70则,剖析病源,明辨病位,阐发治则、用药。卷4至27,按病证分类选录历代医方,凡2100余首。每方列… -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 1-6卷
钦定四库全书 作者: 纪昀等 成书年: 清代乾隆 形式: 36000余册 内容注释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 [1] ),36000余册,约八亿字。 … -
《伤寒论绎解》1-10卷/柳田济著
伤寒论绎解.1-10卷/柳田济著 作者: 柳田济 出版年:日本嘉永六年(1853) 形式:10卷 内容注释 序称“聚录诸家之说,堆而盈筐,其可者取之,其不可者舍之,加以先人所发明及余所得之说,梓而以问于世,名曰伤寒绎解”。卷一辨脉法、平脉法;卷二伤寒例;卷三至卷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卷六、卷七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卷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卷九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卷十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注释根据《… -
《医门法律》6卷/喻昌著
医门法律.6卷/喻昌著 作者: 喻昌 出版年:不详 形式: 6卷 内容注释 《医门法律》为清初名医喻昌所著,全书共分六卷,卷一阐述四诊、《内经》及仲景学说法律,卷二至卷六分中寒六、中风门、热湿暑三气门、伤燥门、疟证门、痢疾门、痰饮门、咳嗽门、关格门、消渴门、虚劳门、水肿门、黄瘅门及痈肺痿门论述,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机及证治,再出法律,最后附方。法是讨论辨证施治的原则和灵活性,律是指出医疗差错的原因和… -
伤寒杂病论.10卷/张仲景著
伤寒杂病论.10卷/张仲景著 作者: 张仲景 成书年: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形式: 10卷 内容注释 《伤寒杂病论》 [1]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 -
《四诊抉微》8册/林之翰 著
四诊抉微.8册/林之翰 著 作者: 林之翰 成书年: 清代 形式: 8册 内容注释 书中1~3卷,主论望、闻、问诊。详细论述了颜面、口、鼻、耳、目、齿、舌等部位的各种形色变化,以声音审查疾病的阴阳清浊新久、寒热虚实的方法,通过诊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来了解疾病变化,并详析张景岳“十问”,论三诊详确精要。4~7卷,主论二十九道脉,体、象、主病并参以先哲精髓,统而析之,不泥古论。第8卷主论六气之脉及节候… -
《汤液本草》1-3卷/王好古著 残卷
汤液本草.1-3卷/王好古著 作者: 王好古 成书年:撰于1238~1248年,至元十七年(1280年) 形式: 3卷 内容注释 《汤液本草》共3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相当于总论,首列“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次引“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和“东垣先生用药心法”,其后为“海藏老人汤液本草”,引据《内经》理论,补充并全面阐述张元素、李杲的学术思想,论述“五宜”、“五伤”、“五走”、“服药可慎… -
《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1-3卷/刘完素著
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1-3卷/刘完素著 作者: 刘完素 成书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 形式: 3卷 内容注释 中医书,三卷。本书又名《伤寒直格论》、《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卷上论阴阳脏腑经络病证、五运六气及脉诊。卷中论伤寒病证及治法,下卷载方剂。本书运用了辛凉解表攻下与清热解毒之剂,无论在病因的认识上与治方上都较前人有明显进步,为后世医学所宗法。直:径直,直接。格:指推究、研究。书名为《伤寒直… -
《新刊·仁斋直指医书四种》26卷/杨士瀛著
(新刊)仁斋直指医书四种.26卷/杨士瀛著 作者: 杨士瀛 成书年:明嘉靖29年(1550) 形式: 26卷 内容注释 余始撰《活人总括》、《婴儿指要》,俗皆以沽名讥。及《脉书》一行,于是敛肃而相告曰∶诚不易也。谁肯倾 竭廪,以徇人哉?余曰∶尔亦知有天乎?天将寓其济人利物之心,故资我以心通意晓之学。既得于天,还以事之,是盖造物初心之所期也。或者隙光自耀,藏诸己而不溥诸人,政恐玉毁椟中,草木俱腐矣。… -
《本草纲目》 残卷
本草纲目 作者: 李时珍 成书年: 万历六年(1578年 形式: 52卷 内容注释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李时珍。此著收录于《四库全书》,为子部医家类。 PDF预览: -
《立齋外科發揮》 8卷/ 薛己著
立齋外科發揮.8卷/ 薛己著 作者: 薛己 成书年: 明代 形式: 8卷 内容注释 醫家內外科實相表裡,惟小兒為難治,故謂之「啞科」。雖瘡瘍為有形之症,然亦必先審乎脈。脈也者,氣血之運也。天以陰陽之運成四時,人以氣血之運成一身,以氣血之運定於所賦,移於所感,是故人有老少強弱之等,而脈亦有盛衰虛實之異。 PDF预览: -
《东医宝鉴》25卷/许浚 著
东医宝鉴.25卷/许浚 著 作者: 许浚 成书年:朝鲜宣祖29年(公元1596年) 形式: 25卷 内容注释 《东医宝鉴》选方丰富实用,收载15类,1400多种药材。每方均注出处,并收录民间单方。主要纂辑自中国古代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80多种,“纂辑”的另… -
《普济方》
普济方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12册 内容注释 《普济方》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全书大致分为12部分,卷1~5为方脉,卷6~12为运气,卷13~43为脏腑,卷44~86为五官,卷87~250为内科杂病,卷251~267为杂治,卷268~272为杂录和符禁,卷271~315为外伤科,卷316~357为妇科,卷358~408为儿科,卷409~424为针灸,卷425~426为本草。编… -
记载外科二十八种疾病的古籍《外科集要》
书名:《外科集要》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四卷 大小:67MB 页数:84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外科类。二卷。不著撰者。成书年代未详。 本书载论外科疾病二十八种,将发病部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及方药加减等逐一论述。是书图文并具,内外治法合用。 -
《救荒本草》1-4卷/朱棣著
救荒本草重刻.1-4卷/朱棣著 作者: 朱棣 出版年:明嘉靖四年刊本 形式:4卷 内容注释 《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植物414种,每种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其中出自历代本草的有138种,新增276种。从分类上分为: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按部编目。 -
《扁鹊心书》1-3卷/窦材著
扁鹊心书.1-3卷/窦材著 作者: 窦材 成书年:绍兴十六年(1146年) 形式: 3卷 内容注释 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书中并附作者若干治验,多推崇针灸疗法,体现了窦氏在运用此法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卷下除续载部… -
《伤寒论集成》10卷/[日本]山田正珍 著 1-4.6-10残本
伤寒论集成.10卷/[日本]山田正珍 著 作者: [日本]山田正珍 成书年:1789 形式: 10卷 内容注释 《伤寒论集成》,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 -
《四部丛刊·注解伤寒论》4卷
四部丛刊·注解伤寒论.4卷 作者: 汉 张仲景 著 晋 王叔和 撰次 宋 成无巳 注 明 汪济川校正 成书年:明 形式: 4卷 内容注释 是《傷寒論》的註解之作。有部份抄本題為嚴器之作,經考證應該是傳抄造成的錯誤。 -
《儒门事亲》15卷/张子和撰
儒门事亲.15卷/张子和撰 作者: 张子和 成书年:金代 形式: 15卷 内容注释 《儒门事亲》是金代著名医家张子和的名著,是一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 PDF预览: -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1卷/元孙允贤编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1卷/元孙允贤编 作者: 元孙允贤编 成书年:元末明初 形式: 11卷 内容注释 《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是元末明初医家熊鉴于元至正三年(1343)元孙允贤《医方集成》基础上增订而成。《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取陈无择《三因方》、严用和《济生方》方论诸说,并集录宋、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全书11卷,分风、寒、署、湿、伤寒等56门,每门首先扼要论述病候,次选对证医方,简… -
-
《古愚老人消夏録》60卷/清汪汲撰
古愚老人消夏録.60卷/清汪汲撰 作者: 清汪汲撰 成书年: 清代 形式: 60卷 内容注释 该书研治经史词曲,内容丰富,各家书目多有著录,是流传颇广较为重要的一部丛书,对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PDF预览: -
《外台秘要方》40卷/王焘撰
外台秘要方.40卷/王焘撰 作者: 王焘撰 成书年:宋代 形式: 40卷 内容注释 《外台秘要方》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认真校勘,合理注释,撰写导言,添加按语,分门别类,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一卷在手,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全套在握,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 所谓“必读… -
《丛书集成初编》 伤寒篇
丛书集成初编 作者: 王云五 成书年: 1935-1937 形式: 4000卷 内容注释 《丛书集成初编》收录的范围非常广泛,原编分十大类五百四十—小类,举凡需常备作参考的古籍,大致已经包罗在内。所收之书,共分十类:总类、哲学类、宗教类、社会科学类、语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艺术类、文学类、史地类。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确是既实用又方便。 PDF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