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名:洞玄灵宝玄门大义。又名《玄门大论》或《道门大论》。撰人不祥,约出於隋唐之际。据《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原本二十卷。现仅残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参见《云笈七签》卷六。
1
夫十二部经者,盖是通三乘之妙典,贯七部之鸿规。寻之者知真,玩之者悟理,出生死之津梁,入大道之途径者也。故《正一经》云:三乘所修各十二部。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明教第一
以明三十六部之义
三乘之中,乘各有前十二部,故合成三十六部也。论其相摄者,一往大乘具有三十六部,中乘具二十四部,小乘唯十二部。何者?以大得兼小故也。又,大乘得学为徧行也,小不得兼学大,止十二,中乘可知。此远论男内化门意也。用论三洞,即是会前三乘,入此一乘,故三洞大唯一乘耳。而又约三洞开三,欲示一乘之内无所不包。故自后明三亦示一,三不三,三一不一不三,正义也。
问:会三归一,三乘在不?答:元在不在,若不在,何所会?若在,何名会耶?
明行第二
有二经不同:一者,《太玄都老子自然斋仪》,玄经有三条:一曰天经,天真所修;二曰地经,洞天所习;三曰人经,世间所行。三境之法相通而一一品曰三乘,三乘之用各有十二条,交会相通,总曰三十六部。十二条者,一曰无为,二曰有为,三曰无为而有为,四曰有为而无为,五曰续爱,六曰断爱,七曰不断不续,八曰分段,九曰无分段,十曰知微,十一曰知章,十二曰通用。当境而言,亦曰十二部。隐显兼施,则有七十二部。今谓此文所出前之三经,经自可是教,后之十二意在行也。二者《正一》所明十二者,一者心迹俱无为;二者心无为,迹有为;三者心有为,迹无为;四者舍家处人间;五者携家入川泽;六者出世,与人隔绝;七者与世和光同尘;八者断欲斯断;九者不断;十者游空中;十一者在地下;十二者住天上。三乘皆有十二,故成三十六。都释文意,已在位业义科。但此两经名味不同者,亦当教,自是一途之说耳。但太玄所出多据於心,正一所明通论心迹。但太玄十二中第八一事,言分段者,事如涉迹又显。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竟
#1『无方』之前疑有脱文。
#2『二』,原作『一』误。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