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导 语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这是实话,是事实,现在的年味,确实越来越淡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社会的节奏太快了,人们闲暇的时间太少了。在我的农村老家,很多人在初二初三就开始上班了。不要说过年过节,还有参加什么习俗活动了,就连休息的时间,都很紧张了。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传统节日文化是相当丰富。从腊月的小年,一直到来年二月二龙抬头,几乎每天都有节日,每天都有节日习俗和活动,大大小小的各种节日组成了年味十足的春节。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今天是正月十三了, 关于正月十三是什么日子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说法:

1、灯头生日

2、阎王忌日

2、杨公忌日。

3、虫王爷生日。

4、滚龙灯

5、扎灯花

对于这几种说法,下面分别说明,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灯头生日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正月十三,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即正月十三上灯之日吃圆子,正月十八落灯之日吃面条。

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即正月十三上灯之日吃圆子,正月十八落灯之日吃面条。

二、阎王忌日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据说正月十三是阎王爷一年之中最害怕的一天,这一天代表着死亡的阎王都躲在家不敢出门。这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三。传说这天是阎王都忌讳的日子。民间还称这天为“一年中最毒的日子。”称为“毒日”或者“阎王忌”。
那么这天是何由来呢?不得不提起民间留下来的几个传说了。相传阎王爷在成道之前曾经有十三个儿子。十三个儿子个个如狼似虎且家财万贯。当时的阎王爷自然有点飘忽忽。不仅脾气暴躁且为人狂妄自大,说起话来从不忌口随口就说,他说这些儿子就是一个月没一个,还能留下一个和我过年。大家都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说的就是神仙无处不在。说话还是不要太狂的好,这时一位神仙刚好听到了他说的话,此神回去之后禀告了玉帝,玉帝听后勃然大怒,随机就下令每月收他一个儿子,从正月十三开始,每隔二十八天就会有一个儿子去世,因为那年正好是润七月,所以七月里收走了他两个儿子,十三个儿子最后一个也没剩下。因此阎王非常忌讳这天。

这一天也非常多的禁忌。比如不宜动工,不宜嫁娶,不宜探亲,不宜添丁等等。反正不是太紧急的情况尽量避开这天。

这种说法极有可能是“杨公忌日”的民间误传而已。

三、杨公忌日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这个日子在民间是流传最广的,特别是北方地区。杨公忌日中的“杨公”指的是唐代风水宗师 杨筠松 ( 风水大师杨筠松与杨公十三忌的破解方法 ) 。杨筠松在民间是很出名的,特别是在风水界,一般把他作为开山祖师。因为杨筠松帮助过很多人,因此世人一般把他称作“求贫仙人”、“杨救贫”。

杨筠松生于834年,逝世于900年,古窦州人氏,就是现在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唐僖宗时代的人。他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在黄巢起义攻破京城后,杨筠松携带《禁中玉函秘术》隐归故里。

在去官后,杨筠松开始云游,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势。杨筠松入昆仑,云游赣虔大地之间,精心研究山川气势形理,考察山涧河水走向,依此感悟其中蕴含的生气运行规律。经过多年的云游和考察,各样的山形水势已在心中,其中蕴含的生气运行法则已被掌握,然后杨筠松开始立论著说,开山门授徒传艺,桃李满门,终成一代宗师。

杨筠松的著作主要有《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等风水学经典,并且这些著作都已经被收入到《文渊阁四库全书》。杨筠松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被后世的风水师奉为经典。

杨公忌日又称作杨公十三忌,指每年有13个固定的凶日,传说是杨筠松所制定。这十三个凶日历来受到玄空家的重视,认为这十三个日子不能当作吉日,不能选这些日子来开张、动土、嫁娶等。这十三个日子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对于杨公忌日,还有个歌诀:

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失。

一切起造与兴工,不遭火盗定遭凶。

婚姻嫁娶亦非宜,不得到头终不吉。

人生出世于此日,劳劳碌碌得还失。

安葬若还逢此日,后代儿孙必乞食。

上官赴任用此日,破贼多愁主革职。

得知广谱传于人,子孙昌盛皆阴骘。

四、虫王爷生日
正月十三,古老的民间习俗——虫王诞辰日!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三元五腊圣诞日期》中认为正月十三是刘猛将军圣诞日即虫王爷。

道家认为刘猛是传说中的灭蝗虫保稼穑的神灵。这个神灵的原型指的是元朝的刘承忠。《畿辅通志》记载:

“承忠元末驻守江淮,会蝗旱,督兵捕逐,蝗殄灭殆尽。后元亡,自溺死,当地人祠之,称之曰刘猛将军。”

通过这个记载可以看出,之所以把正月十三定为刘猛将军圣诞日,还是因为刘承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们感其恩,念其德。

五、滚龙灯、扎花灯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有些地区滚龙灯从正月十三开始,历时四天。每一年正月十三日为试灯,十四日为起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圆灯。试灯这一天黄昏,六条老龙和好几条滚龙初次在街上。灯火初放时,龙灯刚开始左右穿梭,四处回旋飘舞。街道社区两边,家家户户悬灯,家家户户焚香放鞭炮。然后,滚龙、花蓝、小故事灯、跑马灯、鱼灯、狮子座灯、兔子灯、彩蝶灯、金瓜灯都上街。这时候道上各色各样龙灯穿流不息,各种各样花灯闪动光辉,一直要闹到三更之后,方可收灯,隔日再然后玩灯,直至十六日圆灯。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花灯刚开始。北京老字号的年禧童谣有“十一嚷叽叽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打灯,十四灯正明……”换句话说,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一天起,大家就刚开始锣鼓喧天扎花灯啦!

正月十三,真的是让阎王忌讳的日子吗?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小结】

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传统风俗不同。 你们那里 正月十三 有哪些传统习俗?欢迎朋友们分享交流。

过大年不忘老传统,正月里的民俗,欢迎朋友们关注、点赞和转发,无量寿福!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宋元明清四朝,留形住世六百余年道学祖师——黄元吉

2025-7-8 16:46:06

国学百科

风水学——阳宅常用化煞方法

2025-7-8 16:46: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