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 《 佛说 八大人觉经》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
本经之八大人觉系指觉世间无常、觉多欲、觉心不足、觉懈怠、觉愚痴、觉贫怨、觉欲过患、觉生死。
《八大人觉经》
后汉沙门 安世高 译
【 原文 】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 译文 】
作为佛弟子,应当日夜都以至诚之心诵读忆念八大人觉。
【 原文 】
第一觉悟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 译文 】
第一觉悟: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国家疆土也危殆脆弱,构成物质世界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本质是苦和空幻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个体并无真实不变的 “ 我 ” 存在,一切都处于生起、消灭、变化之中,虚幻不实,没有主宰。我们的心是产生恶念的根源,身体则是造作罪业的渊薮。像这样去观察,就能逐渐脱离生死轮回。
【 原文 】
第二觉知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 译文 】
第二觉知:欲望过多会带来痛苦;在生死轮回中不断地疲惫流转,都是由贪欲引发的。减少欲望,顺应自然,不造作妄为,就能使身心自在安乐。
【 原文 】
第三觉知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 译文 】
第三觉知:人心如果没有满足的时候,一味地贪多求取,就会增长自身的罪恶。菩萨不会这样,他们常常秉持知足的观念,安于贫困,坚守正道,将增长智慧作为自己的事业。
【 原文 】
第四觉知 :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 译文 】
第四觉知:懈怠会导致人堕落;要常常保持精进的状态,破除烦恼等恶念,降伏烦恼魔、阴魔、死魔、天魔这四种魔障,从五蕴构成的三界牢狱之中解脱出来。
【 原文 】
第五觉悟 :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 译文 】
第五觉悟:愚痴会让人陷入生死轮回;菩萨常常铭记,要广泛学习,多听闻佛法,增长智慧,成就无碍的辩才,去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获得究竟的大乐。
【 原文 】
第六觉知 :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 译文 】
第六觉知:贫穷困苦的人往往心中多有怨恨,容易无端与人结下恶缘。菩萨则常行布施,平等对待怨敌和亲人,不记挂过去的仇怨,也不憎恶品行恶劣的人。
【 原文 】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 译文 】
第七觉知: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这五欲会带来诸多过患。虽然身处俗世,却不沾染世间的享乐,常常忆念出家修行者的三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瓦钵等法器,心中志愿出家,坚守清净的道业,修行的梵行境界高远,对一切众生怀有慈悲之心。
【 原文 】
第八觉知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 译文 】
第八觉知:生死轮回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众生承受着无量的苦恼。因此要发起大乘菩萨的心愿,普遍救助一切众生,愿意代替众生承受无量的痛苦,使所有众生最终都能获得究竟的大乐。
【 原文 】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 译文 】
以上这八件事,是诸佛以及菩萨等大德们所觉悟的内容。他们精勤修行佛道,以慈悲心修持智慧,乘坐法身之船,抵达涅槃的彼岸;之后又返回生死轮回之中,度化救脱众生。以这前面所说的八件事,去开导一切众生,让他们觉知生死轮回的痛苦,舍弃对五欲的贪着,修习圣道。如果佛弟子能够诵读这八件事,在每一个心念之中,都能灭除无量的罪业,朝着菩提觉悟的方向前进,迅速登上正觉的果位,永远断除生死轮回,恒常安住于快乐之中。
免责 声明: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贵在分享,不做商用,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