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地
本篇以篇首”天地”二字名篇,由总论和分论组成。首段为总论,包括三个层次。
本篇除选总论外,分论部分只选了”黄帝游于赤水之北”与”子贡南游于楚”两段。
这两段均为著名的寓言,寓意深刻,文字畅美。
前一个寓言明喻”无心而得”的道理,暗喻治理天下不能依赖智慧,贵在无为。
后一个寓言赞扬了纯真素朴的天性,说明只有去掉”机心”,返朴归真,才能入道。
第一个层次,论天地运化本于自然,强调古代明君都是顺应天地自然无为的规律行事的。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天地虽然广大,但它们化育万物却是均平的;万物虽然繁多,但它们各得其所却是一样的;百姓虽然众多,但他们却要求国君来主宰。国君治理天下本于德性而成全于自然,所以说,远古的君主治理天下,出于无为,顺任天道罢了。【译文】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
用道来看称谓,则天下国君的地位都是正当的;用道来看职分,则君臣之间上下贵贱的差别就分明了;用道来看才能,则天下的官吏都称职了;用道来普遍地看待各种事物,则万物无不完备。所以贯通于天地的,是德;通行于万物的,是道;君主治理百姓,凭借的是礼乐政刑之事;人们能够有所专长,凭借的是技巧。 【译文】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 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技巧统属于事物,事物统属于义,义统属于德,德统属于道,道统属于自然。所以说,古代养育百姓的君主,没有贪欲而天下富 足,无所作为而万物自化,深沉静默而百姓安定。《记》中说:”通彻于道而万事尽举,心无欲求而鬼神敬服。”【译文】
第二个层次,也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申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的道理,不要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不要拘于一己之私利。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夸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先生说:”这个道,是覆盖和托载万事万物的,真是广阔盛大啊!君子不可以不摒弃心智去效法。无所作为这就是顺应之道,无所教化这就是顺应天性,广泛地爱人利物这就叫做仁,混同不同的事物这就叫做大,行为不与众乖异这就叫做宽,能够包罗不同的万物这就叫做富。【译文】
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为万物逝也。
所以能够执守天德就算是把握了万物的纲纪,成就了德行这就是功业的确立,能够顺应大道这就叫做完备,不因外物挫折心志这就叫做德行完美。君子明了这十个方面,那么他的心地宽广而能包容万物,德泽充盈而为万物所归往。【译文】
若然者,藏金于山,臧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天;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假如能够这样,便会任凭黄金藏于深山,宝珠藏于深渊;不贪图财物,不追求富贵;不以长寿为快乐,不以夭折为悲哀;不以显达为荣耀,不以穷困为羞辱;不索取世上的利益据为己有,不将称王于天下看成是自己身处显位。显耀了就要彰明,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译文】
第三个层次,说明道与物的关系,认为大道无所不在。分论部分由十几节杂记组成,各节内容不相关连,但其宗旨仍是崇尚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夫子曰:”夫道,渊乎其居也”,谬乎其清也。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先生说:”这个道,安定得像是深潭,清澈得像是泉水。金石之类的乐器如果失去道也就无从发出声响,所以金石虽然能够发声,但是没有道的叩击就不会发出声响。 【译文】
万物 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
万物都是如此,谁能测定它呢!大德之人,抱朴而行,以通晓俗事为耻辱,立身于大道而心智通达于不测之境,所以他的德性广大。他心志的显露,是出于对外物的感应。 【译文】
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
所以说,形体没有道就不会产生生命,生命没有德性就不会彰明。保存形体,穷尽生命,树立天德,彰明大道,这难道不是大德之人的行为吗?浩大啊!忽然显露,勃然行动,无心无意而万物却都依从啊!这就是大德之人。 【译文】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
那道啊,看上去昏暗不明,听一听无声无息。昏暗之中,却能看见光明;无声之中,却能听到和声。所以,虽然在深邃之中,却能主宰万物;虽然神妙莫测,却处处产生精气。所以它与万物接应,道体虚无却能供应万物的需求;时时变化运转,却能成为万物的归宿,无论大小、长短、深远。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