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西王母,亦即广为人知的王母娘娘,其形象深入人心,无疑是神话世界中的璀璨明星。

在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瑰丽画卷中,她悠然居于天宫瑶池之畔,不仅执掌着蟠桃园的繁茂,还定期举办盛大的蟠桃盛宴,然而正是这一盛宴,无意间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波——孙悟空大闹天宫,为这段传奇增添了几分不羁与豪情。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西游记》中的西王母
谈及《牛郎织女天河配》,西王母则化身为一位情感复杂的天宫之母,她虽育有七位倾城之女,这些女儿却纷纷思慕凡尘,或随牛郎而去,或伴董永而生。在这段段情缘中,西王母时而展现出作为母亲的不舍与挣扎,时而又扮演起“严母”角色,试图为女儿们铺设更为“正统”的道路,其形象因此更加立体,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与矛盾。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欢天喜地七仙女》中的西王母
在人们熟悉的神话语境里,她是个“天宫沙龙女主人”或者“霸道丈母娘”的形象,在天宫占有一席之地,但往往以妻子或母亲的身份出现,并不是个主要的神祇。

然而,当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凝视山东博物馆珍藏的汉代西王母画像石时,不禁对这位神话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画像石中,西王母赫然立于画面中心,其威严与尊贵跃然石上,显然是众神之中的领袖人物。在这一方天地间,即便是创世神伏羲与女娲,也甘愿化身为侍奉左右的金童玉女,默默守护,这一幕不禁让人心生敬畏,感叹:“原来,西王母竟是如此威严庄重,真是失敬了!”

这些画像石不仅展现了汉代人对西王母无上的崇敬与想象,更揭示了她在古代神话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远远超越了仅仅是“天宫沙龙女主人”或“霸道丈母娘”的单一形象,而是一位集权力、智慧与慈爱于一身的至高神祇。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两旁人身蛇尾的是伏羲和女娲
西王母,啥时候成为了第一号主神了?
翻翻史书,呀,西王母还真是位十分崇高的救世主啊。

汉哀帝建平四年的天空下,距离拿撒勒的耶稣降生尚有三载之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与犹太人热切期盼弥赛亚救赎的渴望相呼应,中国民众间突然涌动起一股对西王母的狂热崇信浪潮。这一年,大地久旱无雨,农耕社会的根基遭受重创,百姓生计无着,流离失所,被迫踏上寻觅生路的征途。

就在这绝望与希望交织的旅途中,西王母的信仰如同荒漠中的甘霖,迅速蔓延开来。人们手持简陋的禾秆或木棍,视之为西王母神谕的传递之物——诏筹,它不仅是前行的指引,更是心灵的慰藉。众人向西而行,无论贫富,皆怀虔诚之心,穷人披发赤足,富人骑马驱车,一路披荆斩棘,所过之处,无论是坚固的城墙还是繁华的城池,都无法阻挡他们虔诚的脚步,仿佛真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无畏与决心。

这支队伍日益壮大,跨越了三十六郡国的辽阔疆域,最终汇聚于帝国的心脏——长安。在这座繁华的都城中,他们在里坊巷陌间搭建起临时的祭坛,以汉代流行的博局游戏为媒介,博局盘上虽刻有“TLV”之字,却也仿佛预示着西王母智慧与神秘力量的交织。歌舞升平之中,是对西王母无尽的颂扬与祈求。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传扬着西王母的符箓,宣称佩戴此符者即可逃脱生死轮回的束缚。为了证明其神效,信徒们甚至提出:“西王母有言,不信者,且看自家门枢间生白发!”这一奇异的现象,更添几分神秘色彩,使得西王母的信仰深入人心,成为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西王母主题画像石中的博局(TLV形的字母是它的标志)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西王母主题画像石中的博局(TLV形的字母是它的标志)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西王母主题画像石中的击鼓场面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西王母主题画像石中的歌舞场面,长袖飘飘哦
而对西王母的崇拜并非只是民间流行,连官方也慎重其事,在一本记载西汉制度的《汉旧仪》里就记载到当时的郡太守和县令等级官员都要祭祀西王母。西王母的神力也得到极大推崇,两汉之际崔箓的《易林》中说:
“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与天相保。
“王母多福,天禄所伏,居之宠光,君子有昌
“患解忧除,王母相于。与喜俱来,使我安居。”
可见,西王母是一位救苦救难、赐福赐瑞的长生大神。
西王母就是这样了吗,恐怕还未必,让我们再看看另一个西王母。
西晋的时候,河南汲郡有个盗墓贼盗取了战国魏王墓,后来官府从该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竹简,经过整理后,发现了一篇叫《穆天子传》的旅游攻略,记载着西周的第五代天子周穆王西行的故事,而在万里之外的西方,周穆王到了西王母的国度。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西王母主题画像石中的车马
周穆王路上遇到小邦国,都是小邦国向他献上好吃的好玩的,可是西王母的国度非同一般啊,周穆王不敢放肆,反而自己带上白圭玄璧这样的宝物,还有大量精美丝绸,请求谒见西王母。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西王母主题画像石中的请求谒见的场景
西王母很高兴啊,就收下了,还在瑶池宴请了周穆王。宾主尽乐。席间,西王母还唱了首歌:
“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通俗地说,就是白天在天上飘啊,地上的青山连绵。道路是那么遥远啊,隔着山山水水。如果你不会死的画,还能再来我这儿么?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汉西王母主题画像石中的西王母,旁有捣药的玉兔,长翅膀的鸟人
显然,这歌里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周穆王依依不舍之情,让人不禁想起了《西游记》里多情的女儿国王。幸好周穆王不是唐三藏,还是解风情的,他听了也很感动,就和道: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意思就是,我要回到我的东土大周去,要去把国家治理好,人民安顿好,大概三年吧,我就又回来见你啦。
西王母见周穆王这般有情,又唱道: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
嘉命不迁,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又将去子。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说的是,我在这荒凉的西土,与虎豹为群,与鹊鸟相处,只因为我是天帝的女儿,受天之嘉命,守在这里,不能迁移。你现在又要离开我,回去治理你的人民,我只能吹笙鼓簧来欢送你,我的心也随着你一起飞翔。你是世间的天子,一定会受到上天的护佑。

惊叹之余,我们揭开了一个全新层面的西王母形象——她非但非传统印象中的慈爱老妪或威严丈母,更非单纯作为玉皇大帝的伴侣,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天帝的掌上明珠,一位尊贵无匹的天界公主,其显赫身世至此昭然若揭,令人叹为观止。加之她多才多艺,情感丰富,那段跨越时空的邂逅,更添几分令人向往的浪漫与怀念。

追溯历史长河,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传奇在西汉时期便已声名远播,司马迁于《史记》中妙笔生花,记述了周穆王因西王母之宴而“乐而忘归”的佳话。连张骞出使西域的征途上,也不忘探寻西王母的踪迹,虽仅得安息长老关于条支国弱水畔西王母之传说,却足以想见当时西王母在人心中的神秘与向往。

汉武帝对西王母的浓厚兴趣,加之其开拓西域的壮举,更促使后世文人墨客将二者编织进一段段绮丽的相会故事中。《汉武帝内传》里,西王母以三十余岁风华绝代的形象降临,与汉武帝共赴一场超越凡尘的盛宴,不仅赠予蟠桃四枚,更添几分仙凡相恋的玄幻色彩,使得这段邂逅充满了不可言喻的灵性与暧昧。

然而,当我们深入《山海经》的古老篇章,西王母的形象却骤然翻转,令人瞠目结舌——她化身为豹尾虎齿、居于幽暗洞穴、时常发出凄厉嚎叫的异兽之姿,与之前的温婉多情判若云泥,不禁让人惊呼,这才是真正的西王母,原始而震撼。

从天上人间的尊贵公主到《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西王母的多重面貌不仅展现了古代神话的丰富想象力,也映射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神秘力量的不同解读与寄托。让我们带着这份探索的热情,继续前行,揭开更多关于西王母乃至整个神话世界的神秘面纱。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朕就是这样的西王母!看到我雄赳赳的虎齿和豹尾了么?

西王母,这位神秘莫测的存在,以其多变的面貌——怪兽、天公主、乃至救世主,让人不禁心生疑问:她究竟是谁?是令人畏惧的血腥女巫,还是雍容华贵的女王陛下?她的身影,是深植本土的信仰图腾,还是遥远西方的神灵降临?关于她 的种种解释与说法,纷繁复杂,各执一词,却都言之有理。究其根本,西王母形象的复杂与矛盾,或许正是多元文化、历史与信仰交织碰撞的产物,难以一言以蔽之。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位神话人物,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探寻其他文明中是否存在与西王母相呼应的“姊妹”形象。幸运的是,在两河流域的璀璨神话中,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位女神——伊南娜,天之骄女,其名寓意即为“天之女神”。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西王母自诩为天帝之女的尊贵身份,以及葛洪在《枕中书》中对西王母起源的浪漫描绘,两者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共鸣。

伊南娜,作为安努之女,在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努,那位苍穹之神、众神之王,其地位恰似我们文化中的“元始天王”。而关于“元始天王生天皇西王母”的叙述,虽在细节上存有争议——是单一人物的诞生,还是“天皇”与“西王母”两位神祇的分别降世,但西王母作为“天之女神”的尊贵血统,却是无可置疑的。在这一点上,她与伊南娜无疑站在了同样的高度,共同彰显了天界女性的无上荣光。

因此,当我们再次审视西王母这位复杂多变的神话形象时,不妨将其视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一个融合了多种信仰与想象的产物。她既是本土信仰的璀璨明珠,也是世界神话宝库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瑰宝,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丰富想象力,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与发现。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祭祀安努的乌尔塔庙
伊南娜有只宠物狮子,在艺术品中,她经常与狮子一同出现。而怪兽西王母被描述为“豹尾虎齿”,天下猫科动物是一家,西方的狮子,在中国人眼里很可能就是虎豹,哦,伊南娜和西王母对猫科动物同样有爱。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牵着宠物狮子的女汉子伊南娜
伊南娜的老公叫杜穆兹,原本是牧羊人,后来被尊为牧神,杜穆兹通过与伊南娜的婚姻成为了国王。从此,美索不达米亚流行一种叫圣婚的仪式,由国王来扮演杜穆兹,而女祭司扮演伊南娜,通过婚礼的缔结来昭示国王的合法性以及祈求丰饶。关于这个圣婚仪式的描述最早出现在乌尔第三王朝的舒尔吉王时期,一首史诗讲述了舒尔吉王带着礼物去见伊南娜,伊南娜很高兴,并为舒尔吉的英俊所倾倒,就唱了一首歌,以表达两人将要进行的神圣婚礼。这个国王拜访女神,两人欢会的场面,也和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不谋而合。

霸道丈母娘?慈悲救世主?多情天公主?猫状怪兽?……王母娘娘的不同面孔

身长双翼的美丽女神伊南娜,还记得西王母的侍从也有翅膀吗

探讨美索不达米亚的伊南娜与中国的西王母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神秘联系,诚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遐想。尽管我们不能直接断言二者等同,但不妨借由历史的碎片与文化的桥梁,构想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

试想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丽旅程中,他满怀好奇地向当地人询问起西王母的传说。面对这个陌生的汉语称谓,西域人初时或许一脸茫然,但随着张骞生动地描绘——那位天帝的掌上明珠,携带着如大猫 般威猛宠物的神秘女神,以及她与某位国王的不解之缘,西域人的眼中渐渐闪烁起光芒。

“哦,您说的是那位啊!”西域人恍然大悟,他们根据安息国长老的口耳相传,提及在条支国,于两条蜿蜒河流之畔,似乎确有这样一位女神的传说流传,只是未曾亲眼得见。张骞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迅速记录下这一线索:条支国,西王母,还有那传说中的弱水,或许正是连接东西方的神秘纽带。

当张骞满载而归,向汉武帝汇报此番奇遇时,条支国、西王母与弱水的名字便交织成了一段新的传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条支国”在史籍中的具体指向存在争议,但将其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相联系,无疑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想象。

或许,正是张骞及其后继使臣们在西域的广泛游历,不断搜集并融合了来自各方的“西王母”故事,使得这位女神的形象在中原文化中逐渐丰满而复杂起来。从威严的“霸道丈母娘”,到慈悲的救世主,再到多情的天公主,乃至那令人畏惧的大猫状怪兽,西王母的多重面貌,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体现。

如此看来,西王母的形象之所以如此错综复杂,正是因为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吸纳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元素与想象,最终成为了一个跨越时空、超越界限的神话符号。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摆脱弱者气息,活出强大的自我

2025-7-1 1:37:16

国学百科

扒一扒西方式如何抄袭中国古代观云图谱的!

2025-7-1 2:37: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