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庄子钓于濮水》

在古代,文化人有两种出路,一种是做官,一种是教书,而对于一生清贫的庄子来说来,有时候连生计都成了问题。

如果说起:孔子,大家马上想到孔子弟子三千,在社会各个阶层的都有,如大富翁:子贡,大侠客:子路,还有被孔子骂成: “朽木不可雕也” 的 宰 予 等,  孔子收的学费是十条肉干, 所以说孔子的生活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问 庄子学生有多少,几乎没有人知道,当官没做好,教书学生也不多,对于 出身贫寒 庄子, 生活艰难,以打草鞋为生,后做过漆园小吏。

有一天庄子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服、用麻绳绑着破鞋见魏王。魏王见到庄子这样,便问他为何困顿如此。庄子回答说:“贫也,非惫也。”

庄子解释到,我穷但不困,穷是外表,衣服破烂,困是精神状态萎靡,我外表穷,但我精神状态极好,我精神上并不穷困,所以不能说困 顿, 这是贫穷,不是困顿。

庄子解释说,困顿是士有道德不能行之于世,而衣裳破旧鞋履破损是贫穷,与困顿是截然不同的。

这是庄子的一个重要特征: 骨子里的“傲气” 

庄子虽说贫穷,但它却有两个傲气的资本,一个是出身,庄子是赐姓,庄姓在当时是贵族出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庄子知识渊博,所以说庄子想做官是很容易的,但是他不像其它人,嘴上说不想实则很想,他一直很坚定:我没有兴趣,正如下面一则故事。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 战国 ] 《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一天,庄子正在如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

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

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 处顺 ;

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贫则不困的庄子, 是怎样做到不受 世间万物所束缚, 他向往的 心灵 自由 和精神 境界 达到 高度 的 统一。 他拒绝到楚国做高官,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世俗束缚了自己,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如《逍遥游》中 的忘却物我的界限。

读庄子的文章, 汪洋恣肆 ,气象万千 、如行云流水,跌宕跳跃,想象奇幻, 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哲理性,读庄子的文章一定让你有所收获。

闻一多评庄子的文章说道: 读庄子的文章不知道哪里是思想之美,哪里是文字之美,思想和文字结合这么巧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庄子名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2025-7-1 12:07:15

国学百科

庄子的“生死观”

2025-7-1 13:07:4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