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死观”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 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 (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达生: 《庄子·达生篇》当中对达生进行了详细释义,是为“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意思就是说,不要做生命本身不能做到的事为自己徒增烦恼。人没有翅膀,就不要强迫人飞起来; 生死是天地规 律,我们无法改变,故而无需为生而喜,更无需为死而忧。

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 “死生”两句:意谓生与死,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活动;它也好像昼夜的不停运行,是自然的规律。

“人之”两句:意谓对于自然的规律,人是无法干涉的,这都符合事物变化之情理。 ]

”于是,庄子在自己的妻子死时,却丝毫没有哀伤,反而是坐在妻子的棺椁之前,鼓盆奏乐放声歌唱,将死亡看成是一件平常之事。当他自己病重将死时,也嘱咐门生不要给自己放陪葬品,甚至不用给他下葬,就让他“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在世间默默消亡。

“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意思是一个人偶然来到世间,这是他顺时而生;偶然离去了,这是他顺时而死。安于时运而顺应自然,一切哀乐之情就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称此为自然的解脱。。看淡这时机,顺从这轮回,就能够悲喜不侵,虽生死而泰然处之了。

因此,“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相对于天道而言,人的一生实在太过渺小,一切都不值一提,因此也不必为小悲小喜而烦忧,为小生小死而愁闷。甚至还要为死而歌,为死而乐,毕竟生非喜,生时要经历贪嗔痴念,无数痛苦,那么这也意味着死非悲,死亡成为逃脱和解救的方式了。

在庄子心中,一开始世间并没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只是后来,天地间产生了气,气又演变成了形骸、生命和死亡。

这种生命的演变关系,就如同春秋冬夏四时的运行规律一样,是由一种生命形态到 另一种生命形态的转换关系。

所以,庄子的生死观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开始。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庄子钓于濮水》

2025-7-1 12:37:13

国学百科

《庄子》的木雁之间与龙蛇之变

2025-7-1 13:37:2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