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中国道教在数千年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完善,不断成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流派,在各自传承中形成了独有特征,并且各有传承,但是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些流派却共同遵循一个总体而系统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道藏。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道藏应该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历史学家顾颉刚在《走在历史的路上》曾说:“一部《道藏》,若拿它作研究时,便是一个无尽的宝藏;我们如果要知道我们民族的信仰与思想,这种书比儒学正统的《十三经》重要得多。”

《道藏》搜集了几乎全部的道教重要著作,囊括了道家哲学、道教教义、科仪符箓、仙传、山志等等。其中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料,还有大量的古代科技资料。

可以说,《道藏》是中华民族的大宝藏,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道藏》浩如烟海,有没有更简单更全面了解道教的经典书籍呢?那就要看我们的“小道藏”——《云笈七签》了。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什么是“云笈七签”?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云笈七签》是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凡122卷,大约170万字左右,编于北宋真宗时期。

编者张君房,宋真宗景德(1004-1007年)进士,安陆(今属湖北)人。曾任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御史台等职。后因“鞫狱无状”,谪官宁海。

张君房在《大宋天宫宝藏》大功告成之后,“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编成《云笈七签》。

这就是说,《云笈七签》的全部内容均是采撷《大宋天宫宝藏》而成,是后者的精华荟萃。

在这个意义上,《云笈七签》可称得上《大宋天宫宝藏》的缩编。

相比于《道藏》而言,这部“小道藏”具有系统、全面、简明等优点,因而广受欢迎。

“云笈”指道教藏书的书箱,“七签”即《道藏》七部三洞四辅,“云笈七签”四个字连起来本来就是“道藏”的意思。

张君房以之为书名,大概是有意指明其为《大宋天宫宝藏》缩编,系小《道藏》。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内容的广泛性来看,现存明《正统道藏》中其他任何一部书都无法与《云笈七签》比拟。不仅以辑丹法、气法为主的南宋类书《道枢》、拥有268卷篇幅的道法资料巨型汇编《道法会元》、拥有320卷篇幅的科仪巨著《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不能望其项背,就连包括内容类目较广的《无上秘要》《三洞珠囊》等,也与之相去甚远。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云笈七签》内容分类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云笈七签》的分类编次颇有系统性。其内容依次可分为七大部分。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第一部分卷1至卷3,为“道德部”、“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和“道教本始部”三类, 围绕一个“道”字,论道德,论述宇宙生成、变化及其主宰,详释道教品位和发源、天尊老君名号及历纪年号、《灵宝经》传授、三洞四辅三十六部之仙源等。该部分突出的是道教神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部分卷4至卷20,为“道教经法传授部”“经教相承部”和“三洞经教部”三类, 围绕一个“经”字,述三洞经法传授经过、《上清经》之传授世系及杨羲至李含光十师传记、道经品格、分类原则、名称和主要内容。该部分突出的是道经。

第三部分卷21至卷28,包括“天地部”“日月星辰部” “十洲三岛”“洞天福地”和“二十四治”五类, 释四梵三界三十六天及三十六天帝、三十六土皇内讳等,述日月星象、三台北斗二十八宿诸星神及三奔、服日月星气、存思日月星神、卧斗、升斗诸法,述仙山位置、帝王神话及神奇景象,释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方圆、位置及仙主,述二十八治位置、仙迹和仙主。该部分突出的是道教的彼岸世界。

第四部分卷29至卷31, 为“禀生受命”类, 述人生之源、体内诸神、保系长生法、存思长生法及隐身、变化法等。该部分突出的是从生命奥秘证明人可成仙。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第五部分卷32至卷86,包括 十九类: “杂修摄”“斋戒”“说戒”“七签杂法”“存思”“秘要诀法”“杂要图诀法”“杂秘要诀 法”“魂神”“诸家气法”“金丹诀”“金丹”“金丹部”“内丹 诀法”“内丹”“方药”“符图”“庚申部”和“尸解”等, 介绍成仙的各种途径。

第六部分卷87至卷95, 包括“诸真要略”“仙籍旨诀”“诸真语论”“七部语要”“七部名数要记”“仙籍语论要记”“仙籍理论要记”和“仙籍语论要记”八类, 述靖气洁精法、三元之术、绝情去欲正性修行之训、理神养性立身修道警句、修性修善之教,论神仙可学、阴阳和合、众生道性无异、世界虚无、法性和道性等。该部分突出的是人应修仙。

第七部分卷96至卷122,包括“赞颂歌”“歌诗”“诗赞词”“赞诗词”“纪”“传”“传录”“列仙传 ”“神仙传”“洞仙传”“神仙感遇传”“传”和“道教灵验记”等十三类, 为诸经及修道之人赞诗、神仙赠答授受诗歌、神谱、仙传及灵验故事。该部分突出的是神仙生活。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云笈七签》的使用价值
《道藏》太多看不完?那就先看看“小道藏”吧

 

由于《云笈七签》的内容丰富,中心突出,主题明确,分类也比较科学,将道教多重结构整合统一,所以对道教感兴趣的人阅读它可以迅速地对道教教义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轮廓印象。

此书也可以帮助对道教教义某个方面感兴趣的读者和研究者,迅速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

“《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宋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张君房撰。祥符中,君房自御史台谪官宁海。适真宗崇尚道教,诏以秘阁道书付杭州,俾戚纶、陈尧臣校正。纶等同王钦若荐君房主其事。君房乃编次得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进之。复撮其精要,总万余条,以成是书。”

“其称《云笈七签》者,盖道家之言《三洞经》,总成七部。天宝君说洞真为上乘,灵宝君说洞玄为中乘,神宝君说洞神为下乘,又太玄、太平、太清三部为辅经,又正一法文遍陈三乘,别为一部,统称三洞真文。君房以道经总旨不出此,故以名之。”

“《自序》所谓‘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者是也。诠叙之例,自一卷至二十八卷,总论经教宗旨及仙真位籍之事;二十九卷至八十六卷,则以道家服食炼气、内丹外丹、方药符图、守庚申、尸解诸术,分类缕载;八十七至一百二十二卷,则前人文字及诗歌传记之属,凡有涉于道家者,悉编入焉。大都摘录原文,不加论说。”

“其引用《集仙录》、《灵验记》等,亦间有脱遗。然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足为道家总汇,博学之士咸取材焉,诚不可废矣。”

从这个角度来看,《云笈七签》不仅具有思想史价值,而且体现了道教文化寓理于实践之中的特色,具有很高的阅读、研究和使用价值。

时光流转,《大宋天宫宝藏》已佚,撷取其中精华的《云笈七签》却幸运地流传至今,也为一幸事。

 

免责 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家居风水有哪些宜忌要求呢?

2025-7-2 3:20:34

国学百科

道藏 |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2025-7-2 4:20: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