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下经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


而后又根据八卦本身的结构,赋予了其各种各样的形象,也称之为『万物类象』,比如:乾为父,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坤为母,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不论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都是由三个爻组成的,也叫三爻卦。比如这个乾卦,从下到上由三个阳爻组成,这个坤卦,是从下到上由三个阴爻组成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事的复杂,三爻卦已不能满足断事需要,于是六爻卦就应运而生。
周文王将八个卦两两叠加,演化为六十四重卦,并且为其制定了卦序。
到了西汉时期,有位易学家叫做京房,这个人是西汉研究易经成就最高的人,开创了『京氏易学』,自成一派,《汉书》中也为他立了传。
京房学《易》于焦延寿,并且在先秦纳甲法的基础之上,对《周易》六十四卦重新排序,每卦统七个变卦,以此创立了一套全新的筮法体系——六爻纳甲筮法。
什么叫做筮法呢?
其实就是占卜的方法,就是在六爻卦上装配天干和地支,并与五行、方位相配合,使每卦都有了干支五行属性。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沿用京房创立的这套体系。


卦,不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是由下自上画的,变化也是从下自上、由内而外变的。这说明古人发现,宇宙事物的变,都是从内向外变的,就像一个人变了,首先是思想上变了,然后行为上才会变。一个企业出了问题,必然也是内部先出了问题,正可谓“物必自腐,然后虫生。”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八卦是如何变成六十四卦的,先拿乾卦举例吧,看看这个乾卦是怎么变成乾宫八个卦的。八卦中,由哪个卦开始变的,变出来的卦就说是哪个宫的卦。由乾卦变出来八个卦就是乾宫卦,由坤卦变出来的八个卦就说是坤宫卦,以此类推。
第一步:把两个乾卦组合起来,变成乾卦,外卦是天,内卦也是天,叫作乾为天;
第二步:变最下面一个爻,阳爻变阴爻,变成姤卦,外卦是天,内卦是风,叫作天风姤;
第三步:接着往外变第二爻,注意还是从下向上,从内向外变,变成了遁卦,外卦是天,内卦是山,叫作天山遁;
第四步:接着往外变第三爻,变成卦,外卦是天,内卦是地,叫作天地否,否极泰来的否;
第五步:接着往外变第四爻,变成卦,外卦是风,内卦是地,叫作风地观;
第六步:接着往外变第五爻,变成卦,外卦是山,内卦是地,叫作山地剥;
第七步:接下来不能再往上变了,要把第四爻变回原爻,变成卦,外卦是火,内卦是地,叫作火地晋卦;
这里要特别注意,到第六步的时候,乾卦六个阳爻五个变成阴爻了,如果第七步接着往上变,就变到顶了,卦就完全变成坤卦了,直接就天翻地覆没得玩了,如果过程这么直接,那就没有万物变化的精彩纷呈了,所以古人这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又从外卦的第一爻变了,即整个卦的第四爻变回原爻。第七变比较特别,第七变变出来的卦也叫游魂卦。
第八步:这最后一变也很特别,直接在第七步卦的基础上,内卦变成本体卦,变成了卦,外卦是火,内卦是天,叫作火天大有。第八变因为内卦变回本体卦,也叫归魂卦。
总结一下 变化规律:一、本体卦,二、初爻变,三、第二爻变,四,第三爻变,五、第四爻变,六、第五爻变,七、第四爻变回原爻,八、内卦变回本体卦。
还有一个规律:将来做六爻预测的时候,有世爻和应爻,世爻就是本宫卦中你变动的那一爻,应爻就是变动的这一爻上面隔两个爻的那一个爻。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
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
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
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
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
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
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
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
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
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
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
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
晋从观更睽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
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