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宝鉴》是一部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清代白话长篇狭邪小说。以下是具体介绍:
基本信息
又名:《怡情佚史》《京华群花宝鉴》《都市新谈》《燕京评花录》。
作者:陈森,字少逸,号宋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江苏常州人。
成书时间:成书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
版本:最早的刻本是道光己酉(1849)年幻中幼了斋刊本,后世又有道光复课本、咸丰、光绪刊本及多种石印本。
故事背景:以清代乾隆时期京师朝贵名公的狎优生活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特殊的社会现象和文化风气。在当时,清代严禁官吏挟娼,达官名士为避禁令,每招优伶侑觞宴乐,呼曰 “相公”,流品一如妓女。
主要内容:以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描写了像梅、杜这样的 “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 “情之淫者” 两种人。书中还叙述了徐子云、田春航等 “公子名士” 与苏惠芳等十名男旦伶人之间的交往故事,穿插了奚十一、魏聘才等淫棍篾片的卑劣行径以及一些黑相公的下流行为。
作品特点
文学开创性: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狭邪小说,也是唯一一部写戏曲演员卑贱生活的长篇小说,开近代狭邪小说之先河。
描写手法:以酣恣的笔墨描绘出嘉、道之际京华紫陌红尘中的众生相,从富贵豪门、筝琶曲苑到茶楼酒肆、下等妓寮,无不收摄笔下,宛如一幅带有浓郁京华气韵的都市风情长卷。
思想内涵:作者以为伶人自有邪正,狎客亦有雅俗,因此妍媸杂陈,以寓劝惩。既表现了对伶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其人格的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和封建等级制度与观念的腐朽。
本书评价
正面评价:以平等思想对待同性恋,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展现了对封建等级制度与观念的背叛。在人物塑造、情节铺陈和修辞叙述方面,借鉴融合了传统文学中的多种元素,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负面评价:书中所写内容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部分学者认为其存在 “满纸丑态,龌龊无聊” 的问题,也因其内容曾被视为 “离经叛道” 及有一些淫秽描写,在同治七年被禁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