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不分高下,没有对错,不落两边的答案,这正是佛印禅师禅机妙用的善巧风格。

一次,苏东坡拜访佛印禅师,佛印禅师对他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回答:“可暂借和尚的四大为座呀!”
佛印禅师见苏东坡与他论禅,于是说:“学士!我有一问,道得即请你坐,否则请解下玉带留在本寺。”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
佛印禅师说:“ 四大本空,五蕴 非有 ,请问学士要坐在哪里呢?”
东坡哑口无言,只有解下玉带了。

贰
又有一次,苏东坡作了一首诗,自认为悟境深远,就派书童过江,送给对岸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 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
八 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佛印禅师看了,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
苏东坡以为佛印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 修行 参禅 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为风。)
叁
二十八岁时,佛印禅师驻锡江州承天寺,后又住持淮山的斗方寺、庐山 归宗寺 、丹阳金山寺等九大道场,其间也曾住在云居山,前后四十年 教化 众生 ,德风广化。宋神宗钦仰他的道风,特赐以高丽磨衲、金钵,赐号“佛印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