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 外篇 知北游 》其二,”东郭子问于庄子”,这则寓言主要说明了主宰万物的道是无处不在的, 大至天地, 小至瓦璧和屎尿,鲜明地阐述了作为自然规律的道的普遍性。
这启示我们,真理并非只存在于高雅或显赫之处,而道无处不在,真理蕴含于万物之中 。
此外,庄子的回答也告诉我们,发现真正的、至极的道理,既需要我们有辽阔浩瀚的眼界,去认识和接纳世间万物的存在和值;也需要我们有眼前脚踏实地的实践,这种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态度,是我们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重要路径。
我随着自然前往,却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去而复回,而又不知在什么地方停止。我来回往返,却从来没有想到归于何处。徜徉于虚旷之中,虽有大智之人进入其中,也不能得知大道的止境。
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
主宰万物的大道,与万物融为一体,是没有边际的,就一物而言是有边际的,即所谓某一物的边际而已。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东郭子问庄子说:”所谓道,在什么地方?”【译】
庄子曰:”无所不在。”
庄子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东郭子说:”必须指出一个地方来才可以。
庄子曰:”在蝼蚁。”
“庄子说:”在蝼站和蚂蚁中。”
曰:”何其下邪?”
东郭子说:”怎么这样卑下呢?”
曰:”在梯稗。”
庄子说:”在稀稗这类的杂草中。”
曰:”何其愈下邪?”
东郭子说:”怎么越说越低下了呢?”
曰:”在瓦璧”
庄子说:”在砖瓦中。”
曰:”何其愈甚邪?”
东郭子说:”怎么更加低下了呢?”
曰:在屎溺。。”
庄子说:”在屎尿中。”
东郭子不应。
东郭子不再说话。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庄子说:”先生所问的,原本就没有问到实质上。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
司正和司获向市场管理员询问踩猪验肥的方法,市场管理员便说’每下愈况’,猪的下腿肥了,猪的全身还能不肥吗?
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你不要限定道在何处,没有脱离物外的道。大道原本就是无处不在的,使用再大的言辞来说明它,也是一样。
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
‘周’、’遍’、’咸’这三种称谓,名称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它们所指的是同样的意思。试让我们一起游于虚无的境界,合万物为一,见道之同源,所论之大道是无法穷尽的!
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
试让我们一起率性无为吧!若能如此,便能恬淡而平静!寂寞而清澄!调和而悠闲!这样一来,我的心志也就虚寂了 。
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闼,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
我随着自然前往,却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去而复回,而又不知在什么地方停止。我来回往返,却从来没有想到归于何处。徜徉于虚旷之中,虽有大智之人进入其中,也不能得知大道的止境。
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
主宰万物的大道,与万物融为一体,是没有边际的,就一物而言是有边际的,即所谓某一物的边际而已。
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
没有边际的边际,乃是边际中没有边际。
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说到盈虚衰杀,大道能使万物盈虚,而大道并不盈虚;大道能使万物衰杀,而大道并不衰杀;大道能使万物有始终,而大道并非有始终;大道能使万物有积散,而大道并非有积散。”
新的一年开始了,无论我们是多么普通和渺小,但是我们迎来的是同一个日出与日落,同样我们 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 主宰万物的大道,与万物融为一体,是没有边际的,我们随着自然前往,却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而又不知在什么地方停止,却从来没有停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