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蕨·每日课 | 应格得心,是“能学习”夫子智慧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所谓“解经”,无非是让玄理迁就陋我之知。

丹蕨·每日课 | 应格得心,是“能学习”夫子智慧

“父母唯其疾之忧”是何意?

单从字面就不是读经!如何是读经解义的方法呢?

“追格”是第一要点:何种“心”在说这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说这话的人的“底盘”意蕴是什么?

那就是:“父母之慈”希望子女不能有任何问题!父母之可怜,父母之“贱”,均在此爱。

追格得心,是能学习夫子智慧!

勇于不敢
孔子见到大难不死的颜回,含泪说道:“我以为你殁了!”颜回的回答至今没见正解,他说:“夫子在,我怎么敢死呢。”
不了解颜回,不曾被夫子加持,你断然不能切境体会。
丹蕨先生曾有过几个时刻,似乎临殁!那种“不敢”涉身有感!
平时生活看似嘻嘻哈哈,全不在意,而在“临殁”情境顿生兹兹心念:我走后,家人如何继续?!
真真担忧因我不在而让家人吃苦。此刻深觉自己由衷责任、惦念。此刻也才明白,原来时时刻刻我都在关心着大伙。不敢设想因我不在,家人遭遇!不敢想家人失我孤单。
由于不敢,绝处逢生!此处略去起码几百字。勇于不敢,大慈大悲!
弗洛伊德说过意外事故罹难的人,七成以上家庭不睦。因为潜意识于挣扎有所放弃!而家庭有爱的人,多数在雷霆万钧刹那会超级表现而转危为安。
也许家人照常,但如炬爱心不做此想。“不敢死”之不敢,也是浸泡在爱中才有的活泼红心。
有此红心者沐浴在爱中,有此红心者如太阳发光温暖家人。
 
智慧

历史上的“智慧”、“高人”是不好比较的!这一点没人说透过。

人的意识,人的心灵,不同时代开启并居其中的是不同的宇宙、世界。这一点真能切境体味的极少。人们在拿前人的智慧说事儿的时候,他们几乎无一人能够明白自己和古人的差异相当于一个足球场上的球星在跟一位武术家谈羽毛球并且还以为俩人都在一个足球场上踢球呢。

古人的世界里有的和没有的,跟你的世界不同!唯独当你明白世界是什么,它不是客观的,客观和主观之间存在着“协约”: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是一个完整的游戏。

世界上的任何存在,都得通过最终表现为认知才能进入生活。大批量的共同认知,形成人们共处的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认知跟着变迁。世界不一样!活在其中的智慧也不同。

我要说的是当你过分或盲目强调智慧可以借鉴的“共同分”的时候,那被忽略了的微细分别阻碍了你智慧的升级跃迁。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丹蕨·每日课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025-7-8 16:46:10

国学百科

丹蕨·每日课 | 自修是体,度人是用

2025-7-8 16:46: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