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古代汉语文献中对于西域各个小国的记载整体非常简略有限,所以要清晰地了解古代西域各国的情况,可能还是要从他们自己的文献记载来分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楼兰人自己的简牍,来还原这个沙海中的沉沦王国的全貌。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佉卢文
在头衔上,楼兰王的头衔很有趣,他会同时使用波斯式的万王之王、印度式的“法的执行者”、伟大的执行者,还有汉朝赐予楼兰王的侍中,这是因为曾经有楼兰王子在长安宫廷当过人质,所以楼兰王一直保留了这个称号,几个称号累加在一起有一种莫名的喜感。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在行政分区上,楼兰的西面是于阗,北面是龟兹和焉耆,东面是秦人之地,而南方则是游牧系的苏畀人,楼兰国内一共有5个较大的州郡(raya)级的行政单位,这些州比如且末、迂尼等等都是曾经独立的绿洲王国,但是在东汉末年被楼兰吞并,所以楼兰人用梵语王国(raiya)来表示州郡级别的行政单位;州郡下有村落、百户、十户等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这些单位也是对应的征发赋税的单位,每个行政单位都有对应的民事法庭,最高法庭设置在楼兰王宫中。现在出土的大量佉卢文文书的主要内容,是司法和行政命令,有关于调兵防御苏畀人的记载,有关于调集护商卫队保护商人的记录,也有关于给拜火教神明献祭的记录,还有的则是关于如何征收赋税的文书,由于楼兰的主城靠近盐泽(罗布泊),所以楼兰的领土并不是很适合农耕,因此商业税成了楼兰王国的重要收入来源,比如佉卢文中有大量的下令清点商业税的简牍:
威德宏大的国王陛下敕谕,致州长索者伽谕令如下:和往年一样,阿迟耶摩乡的年税从你那里征收。二十年来,你一直在侵吞这笔税收。当你收到这份楔形泥封木牍时,应立即将这笔税收登记造册。这笔税收和账本务必由列帕陀转交司税和税吏,并从速将它们送来。既不能隐瞒,也不能短少。
威德宏大的伟大的国王陛下敕谕,致州长索者伽谕令如下:今有苏耆陀向本王庭起诉,他是税监,又任州书吏。此外,他还得和沙尔纬耶一起服哨兵之役。沙尔纬耶未兼任其他职务。当你收到这件楔形木牍文书时,应立即亲自详细审理此案,确认他是否身兼两职。依法作出判决。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在经济方面,也是出于保护脆弱的自然环境的需要,楼兰王国还制定了可能是现在中国境内最早的森林保护法之一:法律文书下令:“绝不能砍伐沙卡的树木。原有法律严禁砍伐活树,砍伐者处罚一匹马;如果砍伐树杈,则要处罚一头母牛。”这样的的法律也暗示了本地水土环境的脆弱,既然不能依赖土地产生主要的收入,那么楼兰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为贸易中转站收取过境商税,各种商人也会买卖各种货物,比如楼兰地区生产的葡萄酒,其中自然也包括人口买卖,比如一份简牍上就明确的记载了一桩人口交易:
比如一个楼兰母亲将女儿卖给了一个书吏,并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此乃关于女孩斯密蹉之字据,由书吏罗没索蹉妥为保存。兹于伟大国王、上天之子阿没笈伐迦陛下在位之11年2月12日。有一妇女,名莱毕没蹉及其子名钵祇多。彼等于饥荒之时愿将女孩斯密蹉卖给书吏罗没索蹉。给价为一岁骆驼一峰。莱毕没蹉及钵祇多现已收到该骆驼。另又给绵羊四头。故现罗没索蹉对女孩有权为所欲为,可以打骂、弄瞎眼、捆绑和送人。
双方在执政官元老毕特耶之面前达成协议。证人为司土凯地耶、督军僧凯、税监鸠罗吉耶、阿钵吉耶、凯布伽、莫伽多、蒙吉耶、莱钵多、沙门达马陀罗及司税凯托。此字据系由我、书吏耽摩色钵之子、书吏莫伽多奉诸执政官之命所写。其权限如生命一样长达百年。
此外,楼兰人在贸易中的计量单位也是希腊式的,比如他们的金银和钱币单位采用trakhma (德拉克麦)来自希腊语drachma;重量单位采用milima和khi,前者来自希腊语medimous,后者来自希腊语chous。这些都是希腊罗马常用的度量衡。比如比如在一件佉卢文木简上,写着这样的药方:胡椒三达尼、薑一德拉克玛、胡椒二德拉克玛、tvaca一达尼、小豆蔻一达尼、 糖四斯塔特……这个药方名叫“达子香叶散”,出自古印度。可以治疗面色苍白、慢性腹泻、暴怒和发烧。它能止呕吐、腹泻、腹部肿胀、肠胃气胀。在印度的医疗典籍《医理精华》与《医师本集》中都有记载,而计量方式却是希腊式的度量衡,这就是古代楼兰作文十字路口的鲜活写照之一。
在诸多简牍中,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西域长史发布的简牍,它们显示楼兰曾驻扎过不少贵霜(大月氏)军人: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林编239号:“出床卅一斛七斗六升,给禀将军伊宜部兵胡支鸾十二人……泰始二年(266)十月十一日……”;林编293号“胡支得失皮铠一领,皮兜鳌一枚、角弓一张、箭册枚、木桐一枚,高昌物故”;林编294号“兵支胡薄成、兵支胡重寅得:林编605号“兵支胡管支、赵君风明省”……
至于为什么贵霜军人会出现在楼兰境内,这些人很可能是贵霜帝国在东汉退出西域后染指西域的结果,而且在贵霜帝国衰败之后,大量的移民选择北上进入塔里木盆地,最后在楼兰乃至更远的甘肃和洛阳落脚。魏晋时代很多名号中有“支”的西域人士,其实都是贵霜(大月氏)人士,正是这些人将健陀罗地区的语言和艺术带到了楼兰,让这里的文化面貌更加多元。
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的楼兰王国,虽然主流的文化面貌还是印度-波斯文化,比如各种人名和官职、行政单位的名字都是梵语,大量出土的佉卢文和健陀罗语简牍都证明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楼兰的影响,比如尼雅遗址出土佉卢文第514号简牍上的一首诗歌,就体现了典型的印度文化影响:大地不曾负我,须弥山和群山亦不曾负我,负我者乃忘恩负义之小人。我渴望追求文学、音乐以及天地间一切知识——天文学、诗歌、舞蹈和绘画。世界有赖于这些知识。
再比如健陀罗语书写的小乘佛教经典《法集要颂经》里记载的字句:
“请听我这个已获得最高果位的人说:从疲倦的睡眠中醒来之后,令人满心欢喜。我要向听众宣讲佛的语录《法集要颂》。世尊越初是这样说的。”
除了佉卢文和健陀罗问之外,汉文文献同样在楼兰很常见,除了西域长史发出的各种行政文书之外,还有一封信非常特别,这是一个羌族女子用汉语写给远方恋人的信,直白质朴但又语言凝练,回味悠长:“羌女白:取别之后,便尔西迈。相见无缘,书问疏简。每念兹对,不舍心怀,情用劳结,仓卒□致消息,不能别有书裁,因数字值信复表。马羌。”
西来的汉人军民也带来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典籍,出土的断简残篇显示,当时他们带去的有小学经典《仓颉篇》、《急就章》,还有儒家经典《论语》、《左传》和《孝经》。此外还有《史记-匈奴列传》和《战国策-燕策》等史书类作品。这些作品可能也是汉朝影响下楼兰王公贵族们学习的范本,而最能体现这些人学习成果的,是一套楼兰贵族用汉语书写的书信:1906年,匈牙利裔的英籍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尼雅地区的汉代精绝国遗址中,发掘出了一批有趣的汉代木简,这篇木简一共8枚,尺存和内容如下:
(1) 简长6.9厘米、宽1.1厘米。正面书写:“王母谨以琅玕一致问”,背面书写:“王”;
(2) 简长6.2厘米、宽1.1厘米。正面书写:“臣承德叩头谨以玫瑰一再拜致问”,背面书写:“大王”;
(3) 简长9.2厘米、宽1.2厘米。正面书写:“休乌宋耶谨以琅玕一致问”,背面书写:“小太子九健持一”;
(4) 简长7.7厘米、宽1.2厘米。正面书写:“君华谨以琅玕一致问”,背面书写:“且末夫人”;
(5) 简长10厘米、宽1.4厘米。正面书写:“太子美夫人叩头谨以琅玕一致问”,背面书写:“夫人春君”;
(6) 简长8.2厘米、宽1.2厘米。正面书写:“苏且谨以琅玕一致问”,背面书写:“春君”;
(7) 简长7.5厘米、宽12厘米。正面书写:“苏且谨以黄琅玕一致问”,背面书写:“春君”;
(8) 简长7.9厘米、宽1.3厘米。正面书写:“奉谨以琅玕一致问”,背面书写:“春君幸毋相忘”。
从简牍的内容看,这些木简出自精绝、且末等城镇的贵族之手,内容是这些西域王室成员以汉字书写木牍、彼此送去兼具中原和西域文化特色的问候语和礼物。
这些木简并不是单独一片片的出现的,而是战国秦汉时代常见的送礼形式:木简上写的是赠礼者的身份和物品,背后写的是收件人的称呼;木简下面的三角形缺口,是用绳子来捆扎木简和礼物盒的,很显然这样的方式随着汉的扩张,也被受汉文化影响的西域贵族们采纳。这些简牍出土的时候,是和一些木器碎片,漆器碎片,绣花皮革片等小物件摆在一起的,箱子的出土地点位于一个驼马房里面面,可能是贵族们在收到信件之后将信封集体收集起来的做法。
从发件人和收件人的的身份来看,宝石和玫瑰等礼物在精绝和且末的几位贵族之间流转:“王母”、“王”、“大王”、“小太子”、“且未夫人”、“太子夫人”、“夫人春君”等,其中春君的名字多次出现,可见此人身份比较重要,或者非常得宠。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他们赠送的礼物里,玫瑰和琅轩都是指的美玉类的宝石,《书经·禹贡》:“厥贡球、琳、琅玕”,孔传:“琅玕,石而似玉”。孔颖达疏引《尔雅·释地》,谓“石而似珠”;不过结合书简的出土地,则是本地盛产的玉石,根据罗振玉的考证,“今芒洛六朝古冢中往往得色青而明之圆玉,中有穿,如珠连属以为钏,殆古之琅玕矣”,琅轩可能是一种可以穿孔的圆形玉器,对于西域城邦而言,南疆地区盛产玉石,加上中原汉文化地影响,都让他们选择以玉石作为互相赠送的礼物。
在简牍的年代问题上,简牍可能创作于西汉时代,也有人认为是王莽时代,或者是东汉的中期。林梅村先生在考证了简牍的尺寸、间隔符号、字形笔画还有精绝王保留着王的头衔来判断,这些简牍属于西汉中后期,此时精绝还没有被楼兰吞并;当时汉文化已经随着联姻在西域传播开来:比如龟兹王绛宾迎娶了具有汉朝血统的乌孙公主弟史,夫妻二人一起去长安朝拜,然后在龟兹兴建汉式宫殿、模仿汉朝礼仪,到了他儿子承德的时代,龟兹王依旧自称汉外孙,后来龟兹还曾协助陈汤远征郅支城、击败了郅支单于。在一些选择对汉友好的城邦,当地的贵族和商人可能都需要掌握汉语和汉字书写。
值得一提的是,“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今天人看了这枚木简,都能辨识简牍的字迹、明白其大致的含义。而其中叫奉的男子,给名叫春君的美丽夫人送去了碧玉之后,还要加一句“春君幸勿相忘”这句典型的汉式问候语,奉究竟是谁?和春君夫人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单独加一句话,希望春君不要忘记他,到底是因为时空的隔绝、地理的悬殊还是因为其他因素?
而这件恳求春君“幸毋相忘”的木简,历经了西域的烈日严霜和飞沙走石的洗礼,仍然保持着优雅的形态和内涵,并在2000年之后重见天日。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3世纪楼兰壁画上手持商神杖的赫尔墨斯,暗示了希腊商业的强大辐射能力
除了印度文化的浓墨重彩和中原文化的余波波及外,也受到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余波影响,比如约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作者马林诺斯就记载了马其顿富商梅斯派出商队前往中亚乃至中国的贸易活动,根据马林诺斯的记载,他本人没有去过中国,但是他派出的代理人去过中国,根据他的代理人的报告,当时希腊与中国之间的商道是:从希脂半岛出发,经达达尼尔海峡,到叙利亚北北部东行伊朗西部哈马丹、里海南岸、伊朗北部达姆甘,直到阿富汗西境赫拉特,然后北上土库曼斯坦南境马里,再东行至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由此东行喷赤河,抵达帕米尔最高点,然后下山,经瓦罕走廊,进入中国,随后经过丝绸之路南道,经于阗、楼兰、敦煌,最后到达东汉首都洛阳城。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梅斯商队到洛阳的时间约在公元1—2世纪之交。这支希腊-马其顿商队抵达洛阳后,甚至惊动了东汉宫廷。《后汉书•和帝纪》记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蒙奇、兜勒分别为“马其顿”和“推罗”的汉代译名。根据梅斯的代理人的报告,商队经过了许多东方古地名,一个地名叫“Khauranai”的城市就是楼兰。在楼兰出土住卢文书中,“楼兰”之名写作Kroraina,所以大约在公元1-2世纪,希腊罗马世界就知道了作为丝路中转站的楼兰王国的存在。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上面几幅图里有罗马艺术中典型的花纲
既然此地已经进入了希腊罗马世界的视野,那么希腊罗马文化也开始大量影响当地:这一特点在楼兰艺术品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罗马艺术中的典型花纲,就也出现在了米兰佛寺的壁画中,在楼兰的一个墓地中,甚至出现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倪索斯:酒神还是手持着葡萄藤,身穿希腊式的长袍,但是脚下踩着一朵莲花,这是典型的健陀罗式艺术,佛教和希腊神话在健陀罗地区水乳交融,并直接反映在楼兰的壁画上。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公元3世纪出土于尼雅遗址的一个木雕小桌上,既有印度文化特色的8瓣莲花,也有类似于科林斯柱头上的各种植物和果实的花纹。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此外,尼雅东汉墓地里出土的一幅丰收女神和丰饶角的织物画,和希腊化时代的丰收女神形象相比,楼兰版本的丰收女神头顶有一轮光圈和背光,这很明显是受到健陀罗艺术影响的结果:
还是在楼兰王国故地的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个相当于中国汉代末期到三国时期的垃圾堆,里面有各种生活垃圾遗物,在2000多年后依旧散发着难闻的味道。但是在一堆陶片和碎布,稻草以及皮块中,有一些汉代行政木简,其中有的木简上,赫然出现了希腊诸神形象的封泥,虽然在画风上有东方化的色彩,但是这依旧是经典的古希腊风格: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西域简牍和壁画中的楼兰王国

这其中有赫尔墨斯,宙斯,雅典娜还有赫拉克勒斯的形象,与之一起出土的,还有管理鄯善的官吏的印信,“鄯善”二字在2000多年后清晰可辨,只是不知道当时使用这些简牍和封泥的中原官吏,是否知道这些圆形图章上神话人物的相关故事。从同期出土的汉字文献来看,文献记载中最后的截止日期是公元269年,相当于晋武帝时代,可见中原王朝在这之后,由于政治上的力不从心,已经无法继续经营此城。
而且在建筑风格上,和中原汉族移民带来的方形城镇区别很大,楼兰的土著城镇基本上是圆形城镇,这一点和古代希腊迈锡尼人兴建的城市,还有分布在中亚的希腊化时代的圆形城市遗址非常类似,这种圆形城寨的筑城艺术,也许是原始印欧人的安德罗沃诺文化的遗产,也许是楼兰人在继承先民遗产的基础上,受到了希腊裔移民的二次影响的结果,但希腊罗马文化的余波很明显已经触达了楼兰。
最后,楼兰人也有自己的本土信仰,比如有两份健陀罗语文书,就记载了拜火教徒在楼兰的祭祀情况:
685号文书
A栏
1.取克列耶羊一头,供祀三眼神。
2.取坎迪那羊一头,供祀三眼神。
3.取皮尔突亚羊一头,供祀妮娃迦女神。
4.取左摩色纳羊一头,供祀三眼神。
5.取普尔那沙羊一头,供祀三眼神。
6.取帕尔柯耶羊一头,供祀三眼神。
B栏
取索图亚羊一头,供祀三眼神。
686号文书
1. 取…………[牛]一头,供祀…………
2.取……牛一头,供食来自乌宾陀的秦人
3.取……牛一头,供食来自于闻的信使
4. 取…………牛一头,供食来自且末的秦人
5.取…………一头,供祀蓝迦神
6.取……牛一头,供祀三眼神
7,取迦延达伽牛一头,供祀三眼神
8.取…………牛一头,供祀三眼神
9.取 (牛)一头,供食来自尼壤的秦人
B栏
1.取塔迎左牛一头,供秦人食
2、取乌纳卡牛一头,供州长鸠尼塔食
3.取斯摩甘塔牛一头,供秦人食
4.取鸠鸟那牛一头,供祀三眼神
5.取昆帕罗牛一头,供祀帕吉神
6.取税监皮格那牛一头,供
7.秦人食……
其中三眼神的原文是dhyak siya,这是古代印欧人共有的主神之一,相当于婆罗门教的阿修罗,或者拜火教的阿胡拉-马自达,而女神尼娃伽(navaga)相当于波斯语的nw’g,意思是音乐,这可能是楼兰人自己的音乐女神。在介绍了楼兰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之后,下一期我们将讨论楼兰王国真正衰败的原因,以及楼兰遗民的去向,还有现代的新疆罗布人和古代楼兰人究竟有没有关系。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学百科

秋季"容平"

2025-7-16 20:07:51

国学百科

谈明建本的鉴别

2025-7-16 20:07: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