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傳太素脉秘訣》[二卷]張太素述劉伯詳註周文煒梓
《太素脉诀》,又名《太素脉秘诀》、《锲太上宝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宗统》。是一部凭把脉来断人之穷通祸福、富贵寿夭的奇术奇书。 脉诊,是中国中医四大诊病法之一,历代医家都极其重视,并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也撰著了不少有关诊脉的书籍。而明代的青城山人张太素,在深受古代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八卦等易数知识的影响,还能够探求人的生死寿夭、吉凶休咎,预测人的荣枯等,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全面介绍脉诊占卜的典… - 
                
 - 
                
《道言内外秘诀全书》
道言内外秘诀全书_(明)彭好古编_明新安黄之宷校刊本 涵盖了道教炼养的诸多方面,包括哲学思想、内丹修炼、外丹炼制、符咒法术、养生保健等,是道教炼养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 分为内外篇,内篇丹籍四十七种。包含《阴符经》《道德经》《五厨经》《玉枢经髓》《钟吕二仙传道集》等经类;《灵宝毕法》《入药镜》等书类;《破迷正道歌》《醉思仙歌》等歌类 - 
                
《龙缠度真本》1册/ [清]归允萧 著
龙缠度真本.1册/ [清]归允萧 著 作者: [清]归允萧 成书年:清代 形式: 1册 内容注释 地理龙缠度一书,过去民间从无藏本。龙著龙架所传授者,与此书藏于內殿,不轻泄漏。朝廷内外大臣,凡建造相府台间等项,必须亲进內庭,抄录吉期,然后得观此书。我国康熙己未状元归允萧,江南常熟,其人官居文华殿学士,素性好习堪與星学,暮年因造相府,竖造塔,遂得进内府抄录吉期,并二十四山总秘开天全图,常执秘之,不肯… - 
                
《洞渊口诀.真传诸帅心印》
书名:《洞渊口诀 真传诸帅心印》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82MB 页数:47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洞渊口诀附真传诸帅心印》道教秘本古书籍,为明代道士李简易所著,成书于明万历年间。此书被誉为中国道教史上划时代之作,被广大道教学者和爱好者奉为经典。 是一部极为珍贵的道教秘本古书籍,流传至今已成为稀世罕见的典籍之一。此书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 - 
                
《九天玄妙秘书内经》
书名:《九天玄妙秘书内经》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1.2MB 页数:124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玄妙之书世或有之,而皆外经非内经,盖玉龙子著内外二经藏于知異山,青鹤洞后五百年无学得之,秘而不传者只外经,外经于内经亦非三至,而但不指其妙理之归宿,刚后学何以知仙师遗旨哉,载意今之堪舆家非一而风水之法,予皆知之矣,或者以四大格或者以先后天生成之,至于净阴… - 
                
 - 
                
《内景图説》
书名:《 内景图説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3.2MB 页数:51 页 年代: 明 作者: 王磐撰.万历14年跋.1586年 简介: 《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 - 
                
《百将印谱》
00187·百将印谱(据书名叶题)(.)清赵穆篆刻_清光緖间钤印本。 书名叶正中题"百将印谱"。无序跋。每册封面签题"百将印谱"。册一封面墨笔题:"常州赵仲穆刻,江阴季冠三赠。辛卯中元日翁弢夫志"。辛卯为光緖二十四年(1891). - 
                
《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10卷
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36000余册 内容注释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 [1] ),36000余册,约八… - 
                
《开光点目内秘》
书名:《开光点目内秘(法本)》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6.2MB 页数:34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开光点目内秘》,道教古籍,清代手抄本,一册全。 天地自然,秽气消散,洞中虚玄,晃朗大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乾啰怛那,洞罡大玄,斩妖缚,杀鬼万千,中山神咒,儿始玉文,持诵一遍,祛鬼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手,侍卫我轩,凶秽消… - 
                
 - 
                
《紫微符咒(古籍)》
书名:《紫微符咒》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15MB 页数:54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内容包括,一殺,二殺,三殺,四殺,五殺,六殺,七殺,八殺,,年杀,月杀,日杀,时杀,以及三山印,八杀印,金钉印,五丘印, - 
                
 - 
                
《藏外道书》11册—第8册
藏外道书.11册 作者: 不详 成书年: 不详 形式:11册 内容注释 此叢書薈粹明代正統和萬曆年間編成的《道藏》和《續道藏》未收道書,以及自明萬曆以後至1949年以前的各種道書,並收編如《太清風露經》、《天罡玄秘都雷法》、《大成金書》、《玉笈金箱》等稀世孤本和海內珍本。 分類方法不再沿用《正統道藏》和《續道藏》,而採用按內容特點區分,分為:一、古佚道書類;二、經典類;三、教禮教義類;四、攝養類;… - 
                
《使者五雷结蕃符秘》
-使者五雷结蕃符秘上58页 书名:《 使者五雷结蕃符秘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6.1MB 页数:31 页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一本结蕃画符的手抄本的古籍 风法官书符先要凝神定虑,匆起丝毫之念,变为天皇大帝,口授存使者如鸦,形在壇就卓擎笔宣召现形,取此气三口吹笔历发精神闭气可泄气,怒容方可笔,左手雷局决或恰煞文书包含散形之说、散形式、聚形式、旛… - 
                
《宝元天人祥异书》
自古以来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每当“天有异象”发生时,人们总会以此占断未来的吉凶祸福。正因为懂天文历算的人实在太少,明仁宗曾问礼部尚书杨士奇“见夜来星象否?”杨士奇回:“国朝私习天文,律有禁,故臣等不敢习”,所以明仁宗在登基大典时仿效宋仁宗赐与臣下《宝元天人祥异书》,颁赐三公及六部尚书《天元玉历祥异赋》,并称“天道、人事未尝判为二途,有动于此必应于彼”,证明自北宋至明初依旧深信“天人感应”… - 
                
《道德经》2册/老子 著
道德经.2册/老子 著 作者: 老子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2册 内容注释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 
                
《罗经秘窍》1册
罗经秘窍.1册 作者: 不详 成书年:不详 形式: 1册 内容注释 此展品为清代文物。18厘米×24厘米。罗经密窍,清末上海书局出版,是罗盘使用学习的古书籍,是历代风水大师必看的风水古籍,书中详细介绍了罗盘如何运用于堪舆、点穴、镇宅化煞。 - 
                
《地理方外別传》
书名:《地理方外別传》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8.8MB 页数:151页 年代:清嘉庆癸亥年刊本 作者:熙斋上人辑注 简介: 清代石印本,《地理方外别传》。书题:熙斋上人辑注 ,清嘉庆癸亥年刊本。从内容来看,作者主张峦头形势是地理学的根本。——地理之学, 始于认星, 中于炼格,终于达势。 《地理方外別傳》。[清]熙齋上人輯注。清嘉慶癸亥(一八零三)刻本。 作者主張… - 
                
《冲虚至德真经》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后被尊为《冲虚真经》。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录《列子》八篇,班固曰:列子“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唐天宝元年,唐玄宗下旨设“玄学博士”,诏告《列子》为《冲虚真经》,北宋加封为“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的重要经… - 
                
《玉烛宝典》1册/杜台卿著
玉烛宝典.1册/杜台卿著 作者: 刘伯温 成书年: 不详 形式: 1册 内容注释 《玉烛宝典》是北齐博陵曲阳(今属河北)人杜台卿根据《礼记·月令》篇体例,广泛收集风俗人情资料,汇集成《玉烛宝典》十二卷。 - 
                
《七限團檄法全宗》
书名:《 七限團檄大法全宗 》 刻印方式:手抄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4.4MB 页数: 35页 年代:不详 作者: 不详 简介: 民间法本符书,内容包括:一阵结檄,二阵结檄,三阵结檄,三限大法,五限大法,六限大法,又棕扇符,拜萨祖誓章符, - 
                
《三世相》4卷/袁天罡著
三世相.4卷/袁天罡著 作者: 袁天罡 成书年: 唐太宗时期 形式: 4卷 内容注释 《三世相》为预言书之一种。内容通常由佛教之因果应报、因果酬报、善恶业报之因缘说中,掺杂以我国阴阳五行、占卜相生相克之说而成。依照各人生年月日之干支,以判断各人之命运、吉凶。此外,由此等道理,以预测世人之三世因果及吉凶,并预言某事物者,亦称为三世相。 

![《家傳太素脉秘訣》[二卷]張太素述劉伯詳註周文煒梓](https://www.guoxuezhijia.com/wp-content/uploads/2025/06/95911c0d353dfc162ca36e1f9042d1d9.png)


![《龙缠度真本》1册/ [清]归允萧 著](https://www.guoxuezhij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4fdd3ac35ca33ee5b32225af8d380f59.png)



















